新華社西寧12月17日電(記者王金金、陳傑)12月17日,“引大濟湟”北幹渠二期工程松多水庫下閘蓄水,標誌着青海省“一號水利工程”——“引大濟湟”工程主體全面建成。
“引大濟湟”工程是從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大通河引水,穿越大坂山引入湟水流域,主要由“一總、兩庫、三幹渠”組成,即:調水總幹渠、石頭峽水庫、黑泉水庫、北幹渠一期、北幹渠二期和西幹渠,規劃供水範圍為湟水流域的青海省西寧市、海東市。
圖為松多水庫。(青海省水利廳供圖)
據了解,松多水庫位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上水磨溝流域內,是一座攔河式調蓄水庫,正常蓄水位為2763.00米,水庫總庫容為789.53萬立方米。
作為“引大濟湟”北幹渠二期控制性工程,松多水庫可調蓄供水4975萬立方米,用於保障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工業、生活供水,水庫下游人飲、灌溉供水及生態基流,對緩解湟水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改善湟水流域生態環境、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據青海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27年建設,“引大濟湟”工程六大子項目中黑泉水庫、調水總幹渠、石頭峽水庫、北幹渠一期已建成併發揮效益;北幹渠二期工程、西幹渠工程主體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
圖為松多水庫。(青海省水利廳供圖)
青海省水利廳監測顯示,10年來,“引大濟湟”工程部分建成項目已累計向青海省西寧市供水1.94億立方米,調蓄灌溉水量達40.85億立方米,向下游河道生態補水3.94億立方米,水庫電廠發電達20.6億度。
根據規劃,“引大濟湟”工程全面完成後,湟水流域將新增“旱改水”總面積100萬畝,提供東部城市群300萬人飲用水、湟水幹流各工業園區生産用水和東部&&長廊特色現代農牧業用水以及生態用水。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