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9/ 28 20:05: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雲南出土大量簡牘封泥 表明西漢中央政府已對雲南行使治權

字體:

  新華社昆明9月28日電(記者伍曉陽、嚴勇)古滇國考古獲得重大突破:去年以來,雲南河泊所遺址出土大量漢代封泥和簡牘。這表明西漢中央政府已對雲南行使治權,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實證。

  在28日國家文物局舉行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上,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了河泊所遺址最新考古成果。

  從空中俯瞰雲南河泊所遺址發掘現場(無人機照片,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河泊所遺址位于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河泊所村附近,是古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區。其東北約一公里便是曾出土金質“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古墓群。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正雄介紹,去年以來的考古發掘揭露出主體為兩漢時期的文化堆積,發現建築基址、灰坑、墓葬、河道、水井等重要遺跡,出土封泥、簡牘、銅器、鐵器、骨器、玉石器等文化遺物2000多件。

  考古工作者在檢查雲南河泊所遺址出土的封泥(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考古工作者在清理雲南河泊所遺址出土的簡牘(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其中最重要的發現為封泥、簡牘、大型建築基址、道路等。”劉正雄説。封泥共發現500余枚,有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包括“益州太守章”及益州郡下轄24個縣中18個縣的長官封泥;私印封泥有“宋虞之印”“君馮私印”等。這些封泥集中出土點可能是當時文書資料的銷毀場所。

  簡牘集中出土于上蒜一小探方的灰坑中。出土簡牘目前僅清理了一小部分,發現字跡明顯的簡牘殘片200余片,字跡不明顯的簡牘殘片1000余片,已辨識出“滇池以亭行”“建伶縣”“始元四年”等文字。

  考古工作者在清理雲南河泊所遺址出土的簡牘(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考古領隊、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蔣志龍介紹,本次發掘還發現了大型建築基址、寬達12米的道路、長達48釐米的瓦片、瓦當和鋪地磚等,表明西漢設置的益州郡郡治就在發掘現場附近。

  雲南自古為多民族地區,古滇國是從戰國延續至漢代的區域性政權,屬西南夷的一部分。漢武帝以兵臨滇,滇王投降。漢朝既設置益州郡,又“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

  考古工作者在雲南河泊所遺址現場進行清理髮掘工作(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河泊所遺址考古新發現意義重大。”蔣志龍表示,相關封泥和簡牘等文書資料的發現,是西漢時期中央政府對邊疆雲南行使治權的直接體現,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增添了考古實證。

  視頻記者:王安浩維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9039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