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美國堪薩斯城9月5日電 通訊:架起東西方文化交流之橋——訪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徐靜
8月11日,人們在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位於美國中部密蘇裏州堪薩斯城,這座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初的博物館收藏了數千件中國文物,被認為是西方最好的中國藝術收藏之一。多年來,博物館在幫助當地民眾拓展視野,增進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8月11日,一名男子在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
據博物館相關介紹,館藏中國文物有兩大特點,一是歷史跨度較完整,貫穿中華文明五千年,且各歷史階段藏品都不乏傑作。二是文物門類較齊全,不僅有青銅、雕塑、玉瓷、字畫,還有傢具、織品,乃至葫蘆和蛐蛐罐等“小玩意”,既反映中國藝術的流變,也體現了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遷。
這是8月11日在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拍攝的展品。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
記者採訪時,博物館正在舉辦《生氣勃勃——中國藝術中的動物》展覽。為了讓參觀者更為直觀地了解展品,博物館特地為參觀者準備了一套動物圖片,一面是水墨動物圖畫,另一面解釋其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如龍象徵尊崇,馬象徵力量,虎象徵佑護,鷺象徵品行高潔等,其中象徵繁榮的鳳凰最受參觀者歡迎,記者採訪時看到,鳳凰圖片已被拿光。
這是8月11日在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拍攝的展品。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
17歲高中生隆巴德選擇了龍,因為他覺得中國龍“很酷”,與西方龍不一樣。看完展覽,他告訴記者,“我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國發現更多有趣的東西”。
博物館教育部的馬卡爾介紹説,博物館共展出了600多件來自東西方帶有龍圖案的文物。今年秋天,博物館還將專門為三到五年級小學生舉辦“龍作坊”,讓他們探索和對比博物館展出的東方龍和西方龍,了解它們不同的文化含義。“東方龍,一種善良、智慧、仁慈的生物,存在於自然界各種形態中,在東方文化中備受尊崇。”博物館在“龍作坊”介紹中這樣寫道。
8月11日,人們在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
博物館志願者部經理托爾努特説,美國孩子對了解中國龍和西方龍的區別很有興趣,中國龍似乎總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
在托爾努特看來,培養孩子的全球視野特別重要。她説,這裡不像東西海岸有那麼多亞裔移民,也不是主要旅游目的地。對美國中西部居民來説,能夠接觸這麼豐富的中國文物,了解中國文化的創造力,這“給了他們拓展眼界的機會”。
這是8月11日在美國堪薩斯城拍攝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
多年來,這座博物館服務於美國中部大片地區,圍繞中國文物開設青銅等主題作坊及中國畫課程等,不時舉辦中國文物研討會或演講。在為學生設計導覽項目時,博物館會查閱學校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為教師準備講解課件,致力於把館藏中國文物亮點與學校教學內容及美國孩子的實際生活&&起來。
正如托爾努特所説,在當今世界,人們需要對彼此和其他文化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她希望“在學生們離開博物館時,能帶着對中國文化、歷史的欣賞和尊重”。
8月11日,一名女子在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