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3/ 25 22:15:39
來源:新華網

東航客機墜毀事故第5天:八大關注焦點得到回應

字體:

  新華社廣西梧州3月25日電 題:東航客機墜毀事故第5天:八大關注焦點得到回應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3月25日,東航客機墜毀事故救援進入第5天。在25日召開的“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第五場新聞發布會上,公眾關心的諸多焦點問題得到回應。

  焦點一:第二部黑匣子搜尋進展如何?

  目前還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救援現場正在抓緊搜尋。

  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初步勘探結果,應急處置指揮部組織有關各方專業人員研究制定核心區域開挖方案,為下一步搜救工作提供指引,也為網格式摸排搜尋第二個黑匣子提供技術支撐。

  焦點二:第一部黑匣子破譯需要多久?

  民航局事故調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表示,黑匣子數據存儲晶片受損,通常按照記錄器生産廠家的建議需將存儲晶片返回記錄器生産廠家進行晶片修復處理。民航局的專業實驗室自接到第一部記錄器至此,一直都在緊張地開展修復和數據下載工作,何時能夠完成下載並開展對數據的分析工作,目前還不能有一個確定的時間。

  焦點三:現場新發現多少遺骸遺物?

  廣西梧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勞高進介紹,經過對中心現場的勘查以及三輪面上搜尋,截至25日15時,發現部分遺體殘骸,發現、提取現場指紋檢材18份、遺物101件。“我們從未放棄找尋幸存者的努力。”朱濤説。

  毛延峰介紹,除了24日公布的失事飛機大件殘骸之外,25日又在現場核心區發現了發動機齒輪箱和飛機主起落架殘件。

  朱濤介紹,當前,搜救依舊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應急處置指揮部總計出動7000余人次、200余臺車輛、5架直升機及一批搜尋救援設備。

  焦點四:遇難者身份鑒定和DNA檢測比對進展如何?

  勞高進介紹,在公安部專家團隊現場統一指揮下,公安部、自治區、市、縣四級公安機關共投入236名專家和刑事技術人員組成34個工作組,全面開展生物特徵、痕跡物證勘察勘驗,遇難者身份鑒定和DNA檢測比對工作。

  焦點五:失事航班是否曾挂出緊急代碼?

  針對網傳“失事航班曾挂出緊急代碼”説法,東航集團宣傳部部長劉曉東回應稱,航班失聯前,通訊一直是正常的,機組沒有挂出任何緊急代碼。

  焦點六:旅客名單資訊是否會公開?

  劉曉東介紹,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單都屬于受法律保護的隱私資訊,不屬于主動公開的范疇。“我們認為,根據國內外慣例,是否要公開,應該首先服從于旅客搜救和家屬聯絡的緊迫需求。”

  據介紹,東航已經第一時間向調查組提供了完整的旅客名單,也已經在事發後24小時內與所有的旅客家屬取得了聯繫。“我們還要充分尊重旅客隱私和家屬的意願,並且符合法律的規定。”劉曉東説。

  焦點七:家屬接待情況如何?

  朱濤介紹,截至25日10時,抵梧家屬531人,涉及92個旅客家庭;離梧家屬244人,涉及55個旅客家庭;在梧家屬287人,涉及55個旅客家庭;入住酒店12家,其中梧州市區8家,藤縣4家。

  本著尊重生命、尊重家屬訴求的原則,截至25日10時,應急處置指揮部已有序組織安排375名失聯旅客家屬到事故現場吊唁,並妥善做好遺體遺骸遺物的接收、轉運、存放與保管等工作;有序開展失聯旅客直係血親DNA採樣和心理輔導,已累計為家屬開展心理輔導500余人次;對有身體不適症狀的家屬及時安排就醫檢查,醫護人員24小時待命。

  焦點八:何時遞交初步調查報告?

  毛延峰介紹,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也就是《芝加哥公約》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徵候調查》的有關標準,初步報告應當在事發之日起30日內發送給有關國家和國際民航組織,應以國際民航組織工作語言發送,中文和英文都是國際民航組織的工作語言。根據中國民用航空規章《民用航空器事件調查規定》,民航局應當在事故發生後30日內向國際民航組織遞交初步調查報告。

  “調查組將根據國內規章和國際公約的有關要求開展事故調查工作。”毛延峰説。

【糾錯】 【責任編輯:錢中兵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57211285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