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晚
大年初四 立春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
來自世界各地的76名年輕人
走進體育場
並肩而行
所過之處
一幅照片長卷
徐徐展開
如同一條影像的長河靜靜流淌
展現世界各國人民
為夢想激情拼搏
張張笑臉 滿目皆春
你是不是也好奇
這些照片從哪來?
它們又有哪些故事?
現在 我們為你揭秘
長卷上的二百六十余張中外照片
全部來自
新華通訊社
新華社攝影記者用鏡頭
記錄歷史
凝固新聞瞬間
一張張純真笑臉
是世界最美的風景
綻放着未來的希望





2021年12月15日,在河北省灤州市第三實驗小學,學生們在體育課上體驗旱地冰壺。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一張張奮鬥笑臉
是青春最亮的底色
蓬勃着向上的力量

2020年5月15日,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十八洞村扶貧隊長麻輝煌(左)與返鄉大學生施林嬌(中)一起直播推銷土特産。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2021年2月3日,貴州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村民在扶貧車間內加工衣服。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2021年5月10日,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的舞蹈隊員們在學校的劇場裏化粧時交流。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舞蹈隊1998年成立,20餘年的新老交替,一批批隊員在舞&上收穫了認可、掌聲與讚美。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2021年6月14日,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體育局和中國澳門龍舟總會主辦的“2021澳門國際龍舟賽”標準龍500米公開組及女子組賽事在澳門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舉行,這是澳門消防局龍舟隊在標準龍500米公開組比賽後慶祝。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 攝

2019年1月27日晚,湖南長沙街頭送餐的外賣配送員丁鴻與偶遇的同事交流。丁鴻的老家岳陽離長沙不遠,因此他主動承擔了當年春節值班的任務,把回家團聚的機會留給了歸鄉路遠的同事們。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一張張溫暖笑臉
是歲月滋養的安然
暖心幸福 怡然自得

2019年6月4日 ,安徽省肥西縣上派鎮志願者在北張養老服務中心與老人一起包粽子。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2020年1月18日 ,在陜西省洛南縣靈口區域敬老院,工作人員組織老人們一起做游戲。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2020年10月14日,謝金聲(右)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愛山街道紅豐西塘社區老年服務中心拍合影前向老人們提示注意事項。80多歲的湖州老人謝金聲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從2000年開始,他每年為社區裏老年公寓的老人拍一張闔影。從黑白到彩色、從膠卷到數碼,他説:“希望能拍到拍不動為止。”新華社記者翁忻旸攝

2020年10月25日,北京市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金暉遠洋社區舉辦“金秋十月 歡度重陽”社區居民運動會。這是社區老人羅家瑛(前)在運動會上參加“投沙包”比賽。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2021年5月20日,張建平(右)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新園廣場上指導老伴兒高素芬毽球動作。這對老夫妻被稱為“毽球俠侶”,只要天氣允許,老兩口就外出踢毽球,早晚各運動一小時,踢壞了幾百個毽球。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2021年12月1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鐵路迎春小區,山西省紅十字情緣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張建中(右)陪獨居老人謝淑英聊天。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一張張美好笑臉
是人類共同的語言
和衷共濟 和合共生

2019年9月13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扎裏亞傑公園,來自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的代表在展區獻唱。新華社發(馬克西姆攝)

這是2020年1月13日在緬甸皎漂馬德島雅瑪小學拍攝的學生。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2020年1月20日,北京交通大學組織寒假留校的來華留學生代表,開展“迎新春、賀新年”主題文化活動,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留學生孟德(左三)展示自己寫的福字。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2020年2月7日,在薩爾瓦多首都聖薩爾瓦多,卡斯特利亞諾姐弟展示畫作。畫上寫着:中國,你可以的!薩爾瓦多愛中國。新華社發(亞歷山大·佩納攝)

2021年9月19日,人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騎車出行。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這是2021年8月29日在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附近的馬賽部落拍攝的兒童。新華社記者 董江輝 攝
開幕式適逢立春
在春天裏迎接盛會
在冬奧會歡迎世界
讓我們心懷希望、攜手同行
一起向未來!

監製:賴向東
統籌:魚瀾 宋為偉
製作:王化娟 郝昭
編輯:張維革 鄭雅寧 羅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