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8/ 12 08:45: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5G應用規模化發展階段挑戰猶存

字體: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5G商用兩年來,在實體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面臨企業資金壓力大、制造業數字化基礎薄弱、産業鏈有待成熟等難題。受訪企業和專家表示,我國5G應用已進入“從1到N”規模化發展階段,應發揮重要行業和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5G從輔助環節向生産核心環節滲透,同時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

  多企業實現5G應用商用落地

  5G正成為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助推器。伴隨著5G融合創新、場景應用加速落地,一些企業在産品規劃模式、企業服務模式、生産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進行了轉型升級。

  記者近日從比亞迪了解到,公司與中國聯通在老舊工廠5G改造、5G智慧雲巴、5G車聯網、5G智慧園區等方面開展了合作。“老舊工廠改造方面,2007年投産的總裝工廠通過5G賦能數字化轉型,提升效率,規劃了5G+AI、5G+AR、5G+AGV等20個應用場景,目前已落地13個。”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稱,截至目前,改造實現了綜合成本下降3%、關鍵工藝返工率下降15%、綜合生産效率提升2.5%的良好效果。

  創維聯合了中國電信,打造5G專網、建設工業柔性制造平臺,同時落地了4大核心5G場景。“結合5G技術特點,項目實現了感知式的智能生産輸送,園區物流智能化管理,大幅提升了生産輸送協同效率,降低了AGV故障率。”創維相關負責人説。

  在能源領域,5G低時延、大頻寬和廣連接的特性,以及網絡切片和能力開放的創新功能,可以滿足電力業務發、輸、變、配、用各環節差異化的網絡需求。記者了解到,南方電網聯合中國移動和華為共同推進“5G數字電網”建設,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係統運作部通信管理部主管周建勇介紹,實現5G+機器人巡檢以來,通過機器人搭載的攝像頭採集視頻和紅外成像數據,利用5G網絡實時回傳數據並控制機器人運動,實現了變電站內的自動巡檢。相較于傳統人工方式,5G結合AI等技術的應用使輸電效率提升了80倍。

  “5G+智慧港口”領域也有多個項目脫穎而出。記者在深圳5G媽灣智慧港看到,公司聯合深圳移動在自動化碼頭(海星港)區域打造了5G全場景智慧港口試驗田,基于5G專網實現了無人集卡、港機遠控、智能理貨、網聯無人機、智慧運營五大場景。據介紹,5G+無人集卡的協同運作使得港口綜合作業效率提升30%;5G創新應用使得巡檢效率提升100%、裝卸速率提升20%、運營效率提升60%。

  助力工業企業轉型升級

  5G商用兩年來,隨著網絡建設的快速推進,我國正在進入到5G發展的第二階段——“從1到N”規模化發展階段。根據工信部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7月份,全國5G應用創新案例超過1萬個,數量和創新性均處于全球第一梯隊,全國已有超過600個三甲醫院開展5G+急診急救、遠端診斷、健康管理等應用;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500個,138個鋼鐵企業、194個電力企業、175個礦山、89個港口實現5G應用商用落地。

  中國移動政企事業部工業和能源行業拓展部高級專家郝森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5G對于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意義,一方面,無人化、少人化工業已成為“未來工廠”的一種趨勢,工廠的智能化改造需要通過大量數據進行決策支撐,5G可滿足工業大數據蓬勃的傳輸需求。同時,5G的邊緣計算技術、切片技術和QoS機制可更好地幫助工廠實現數據的可靠傳輸與安全隔離。

  另一方面,在柔性生産的趨勢下,5G可滿足工業現場網絡的靈活組網需求。在制造業企業中,個性化定制要求生産線具有更高的靈活性,甚至可根據訂單變化和業務需求而快速增加、移除可移動操作設備實現生産線重構,5G技術可輔助其實現。同時,5G的技術特點可以為未來的企業網絡升級擴展留足空間,從而節約改造成本。

  中國信通院5G應用創新中心副主任杜加懂表示,5G應用將給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三方面改變。第一,産品規劃模式改變。改變傳統的定期規劃、“千篇一律”的設計模式,實現個性化、實時化定制。第二,企業服務模式由生産型、産品型向服務型轉變。第三,企業生産模式和管理模式由傳統的規模化、流程化生産向個性化、精益化生産轉變。

  針對近期工信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公布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國信通院無線電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張從武對記者表示,不同于消費互聯網應用,5G應用的主戰場在賦能實體經濟,行動計劃的出臺,體現出國家對5G應用領域的高度重視。從推動實體經濟領域看,未來將重點推進5G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採礦、智慧電力、智慧油氣、智慧農業和智慧水利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加快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不過,業內專家同時表示,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仍面臨一定的挑戰,包括推進5G應用資金壓力大,産業鏈有待成熟;中小企業數字化基礎薄弱,項目實施難度大;行業標準有待完善,跨界融合需進一步加強等。

  首先,是企業資金壓力大,産業鏈有待成熟。郝森參表示,制造企業尤其是中小制造企業近兩年受到疫情衝擊,存在缺人員、缺市場、缺供給、缺資金等現狀,短期內對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技術的投入意願縮減,而目前5G模組等終端及設備的價格仍然較高。

  中小企業數字化基礎薄弱是另一大障礙。受到技術壁壘、研發成本、市場碎片化等各種因素影響,我國開展5G應用研發的中小型企業還相對較少。“5G工業專網能力需進一步匹配企業實際需求,目前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已陸續推出面向工業互聯網企業的5G專網部署方案和産品,但仍缺乏與企業內網及OT、IT網絡的融合方案。”郝森參説。

  此外,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尚缺乏完善的、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基于5G網絡的工業互聯網行業標準規范。

  杜加懂認為,5G商業模式的構建還處于探索階段。“目前5G與工業的融合還處于初期,IT和OT兩個産業的融合也剛剛開始,這需要兩個行業進行磨合,探索‘共贏’的商業模式,尤其是與中小型企業合作的商業模式。”他説。

  未來應如何更好地發揮5G對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用?郝森參建議,政府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推動終端模組、企業內網改造等資金補貼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進行5G改造;地方應加快出臺配套政策、在金融稅收等方面為制造企業提供支援,鼓勵龍頭企業先行先試,也扶持中小企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需要運營商和5G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入行業、了解行業。郝森參建議,龍頭企業應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深化5G應用場景的打造與復制,與運營商積極合作,從輔助環節向生産核心環節逐步滲透;鼓勵大型制造企業共同參與5G在細分行業的標準制定。“這需要制造企業的龍頭牽頭,攜手産業鏈,共同推進5G在制造業的相關標準體係建設。”郝森參説。

  杜加懂認為,未來可以通過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的方式來孵化生態,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和技術門檻;可以通過應用標桿的方式,讓企業看到應用的價值,同時探索出不同情況下可行的商業模式。(記者 李唐寧 余蕊)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775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