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潘碧灵:奋力彰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高校之为

发布时间: 2024-05-10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作为承载着毛泽东同志殷殷嘱托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湘潭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更好肩负起高校职责使命,努力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贡献更多湘大智慧和力量。

  一、深刻认识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对高校发展的任务要求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迫切需要高校在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面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需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任务更加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必将对教育变革带来巨大影响,也必将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作为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的代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教育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依赖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要依靠教育来培养,在新质生产力视域,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度契合。高校要坚定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要聚焦当前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高质量发展需要,特别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最新趋势,对接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要求,下好学科建设的“先手棋”,做好人才培养的新布局,系统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力与贡献度。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在此基础上催生而成的新质生产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新的动力。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大学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治理体系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只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大学学科体系重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只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大学教学体系重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数字技术,促进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方式发生变革。高校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共同为强国建设开辟新领域、新路径。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和战略支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推动高校变革的动力源泉。只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大学治理体系重构,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高校必须写好的必答考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理论上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总结、概括,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标志以及核心要素,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这一重大部署涉及领域宽、范围广,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必须结合实际认真谋划、扎实推进。要自觉在思想上对标,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自觉在行动上对表,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校建设发展实践,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更大力度推动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高校推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科技,依靠创新人才,也依靠创新产业。高校作为创新科技的“策源地”、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产业的“孵化地”,理应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作为,着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交出一份具有高等教育优势特色和价值追求的满意答卷。

  坚持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关键要素。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摇篮”作用,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连绵不绝的“源头活水”。激活创新思维“源动力”,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平台,针对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来一场大调整、大变革,努力使青年学子的创新意识、思维模式跟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建好人才储备“蓄水池”,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播种”,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用心“选种”,加快推动传统专业优化升级,提前布局前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探索改革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敢于在新领域“弄潮”、在新赛道“领跑”的青年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团队等,引领青年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逐浪前行不止步、奔涌向前不停歇。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更多能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大先生,能够深入研究阐释新质生产力相关理论的大专家,积极营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环境。

  坚持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生成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科技创新。高校是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优势创新人才会集地和科技创新成果重要集聚地,应坚持“四个面向”,敢于向科学技术最深处进军、最高处攀登,用科技创新硬实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插上科技创新“翅膀”。向内发力抓创新,高校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盯重点产业、前沿领域,聚焦现代化产业真需求和技术老大难,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奋勇突破,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聚力攻坚,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上久久为功,下定决心把高端科技领域最难啃的骨头啃下来、最难攻的堡垒攻下来;花大力气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缺钱转”等难题,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添上更多的“含智量”“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借势借力抓创新,高校要善于联合社会各方创新力量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有效推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全力打通产业链、制造链、人才链、资金链间的“堵点”“淤点”,积极构建“国家和地方命题、企业出题、高校和科研组织答题、市场和群众阅卷”的协同创新体系,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建新功。

  坚持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部治理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优化内部治理作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实现内部治理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锻造适应于高校自身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努力展现事业发展“破茧化蝶”的生动局面。要理顺机制激活力,向制度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顽瘴痼疾开刀,实现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推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要深化改革提效力,摒弃不科学、不合理、不健全的教育评价做法,建立个人目标与集体价值相统一、隐性工作与显性成果相结合的目标考核体系,健全共建、共管、共享的智慧校园服务生态,着力提效率、增效能、扩效益。拓展资源添动力,凝聚企业校友力量,拓宽社会合作网络,广纳海外优质资源,为可持续发展蓄力赋能。

  三、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选择

  推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对高校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湘潭大学将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坚持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努力寻找与新质生产力链接的切入点,努力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进程中彰显责任与担当。

  聚焦培养更多拔尖人才,着力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蓄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科技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重点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湘潭大学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将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单独设立创业学院,首创招收创业本科生。开设9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探索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六三”模式。一是坚持三个拔尖。将思想政治过硬作为首要目标,将学术表现优异作为主要特质,将创新能力突出作为重要素养。二是创新六项机制。建立“使命+创新”的目标引领机制、“单招+优选”的动态进出机制、“经师+人师”的成长辅导机制、“兴趣+精尖”的个性培养机制、“专属+倾斜”的条件保障机制、“评价+跟踪”的持续改进机制。三是汇聚三大优势。发挥红色基因优势、重点学科优势、综合性大学优势,厚植家国情怀,强调示范引领,推进交叉融通。

  深化科学研究创新突破,着力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赋能。一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学校将聚焦“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发挥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等重要平台的引领作用,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要素集聚性强、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度高、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大的国家级重大科技(科研)创新平台,持续推动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优化科研机制建设,开展高水平的有组织科研。立足学科优势,打破学科壁垒,打造分工明确、协同高效、运转协调的“大团队”科研攻坚模式,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依托学科综合优势,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三是瞄准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锻造一批高层次青年科研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国际引智计划、优秀博士引进计划等系列举措,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撑保障,引进汇聚高层次人才扎根湖湘大地、建设伟人故里。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聚能。一是积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强化校地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主动与全省各市州合作“结对子”,搭建全方位战略合作平台,探索契合地方需求的合作项目,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共建。二是积极对接行业领军企业,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在与学校学科专业对口的行业领军企业内,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或科研工作站,有效打通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通渠道,实现“科研实验室”与“工厂车间”的无缝对接,着力推进“全流程贯通、全要素集聚、全链条服务”的成果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三是牵头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基地,强化协同联动攻关。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对接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布局,重点发挥计算数学与人工智能、智慧司法与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电子机械、化工材料、资源环境等专业和学科优势,聚焦产业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科技人才集聚的势能转化为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服务产业技术攻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点燃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推进国际合作纵深发展,着力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注能。一是广泛借鉴国外经验。实施好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加强师生国际交流,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力度,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传播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二是加强与非洲高校的智库交流和科研合作。深度融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依托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与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非洲法律查明基地,建好“非洲法律经贸研究院”,共同办好“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持续擦亮学校非洲法研究特色品牌,加快培养高端复合型的紧缺涉外(非洲)法治人才,助力湖南打造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示范高地。三是强化科研人员的国际交流。推进建立与国外高水平科研院所的定期交流机制,深入开展研学和深造,积极主办或承办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会议,产出标志性的国际合作科研成果。

  (作者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

作者: 潘碧灵
责任编辑: 叶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