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南昌9月22日電題:“夢”進現實——四胞胎家庭十年脫貧記
新華社記者萬象 黃浩然
“我的夢想是長大能像老師一樣站在講臺上”“我的願望是長大後有一架鋼琴”……
蠟燭點亮,燭光映照在生日蛋糕上4個公主造型的小女孩身上。蛋糕前,4個長得幾乎一樣的小女孩異口同聲地喊道“我們十歲了”,並許下生日願望。
2010年9月,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上堡鄉上堡村村民吳年有的妻子在縣醫院産下四胞胎女兒。吳年有又驚又喜,他給四個女兒取名吳夢婷、吳夢玲、吳夢雲、吳夢琴。
可吳年有也犯了愁:夫妻二人在外打工,家境本就不富裕,住的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現在孩子多了就沒法出去打工,靠家裏的3畝田,奶粉錢都賺不夠。”
更何況,4個孩子都是早産兒,老三出生時只有兩斤,老大被懷疑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手術費要10多萬元。
在脫貧攻堅中,吳年有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地政府為夫妻倆提供了公益性崗位,為四胞胎姐妹申請了低保。夫妻倆起早貪黑,幹農活,當保潔員、護林員,一有空還到附近工地打零工,挺過了最艱難的日子。最讓他們高興的是,4個孩子都健康成長,當初最擔心的老大吳夢婷在進一步檢查後,被確認先天性脊柱裂並不嚴重,身體不受影響。
10年來,記者先後5次赴贛南山區,記錄4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穿過小石橋,經過幾畝稻田,記者再次來到吳年有家的小院。4年前,在農村危房改造和産業扶貧等政策扶持下,吳年有建起一棟三層小樓,並在院子旁邊搭起雞舍、鴨舍,挖了魚塘,發展産業。
四胞胎一家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2017年,四胞胎姐妹上了小學一年級,她們有自己的房間和書桌;2019年,家裏收入達7萬多元,新房墻壁上多了一張脫貧光榮證書;2020年,學會開挖掘機的吳年有開始在工地上接活。
每次結束採訪時,記者都會給吳年有一家拍攝一張全家福,照片中四胞胎姐妹從父母懷裏抱著的嬰兒,到如今扎著馬尾辮圍在父母身旁,改變的是孩子們逐漸長大的身影,不變的是一家人溫馨幸福的神情。
從吳年有家出來,曾經的碎石路已經修成水泥路,道路兩旁稻田金黃,遠處樹木蒼翠,新蓋好的一棟棟樓房掩映其中。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