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南昌11月19日電(記者黃和遜 溫美良)11月16日—17日,江西吉水縣舉辦紀念解縉誕辰650周年係列活動,探討明代大才子、政治家解縉成長的社會背景,更好地繼承發揚以“文章節義”著稱的廬陵文化。
紀念解縉誕辰650周年學術交流會現場
11月16日,在紀念解縉誕辰650周年學術交流會上,吉水社會各界、專家學者、解氏宗親代表就解縉的政治思想、書法風格,解縉與廬陵文化,永樂大典的文化價值等話題進行交流。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39歲主持編撰《永樂大典》,後下獄而死。
中共吉水縣委書記袁守旺致辭
中共吉水縣委書記袁守旺表示,各位專家學者齊聚吉水,紀念解縉,緬懷其愛國情懷,學習交流解縉思想,有助于汲取先賢智慧,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創造廬陵文化新輝煌。吉水縣人民政府縣長陳克龍指出,吉水素有“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的美譽,孕育了楊萬裏、解縉、羅洪先等名人學士,他們留下的經典文化與人文精神,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廬陵文化的寶貴財富。
江西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明史學會顧問方志遠評價解縉
學術交流會上,南昌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谷霽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黃志繁,江西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明史學會顧問方志遠,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歷史學院教授劉後濱,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張金奎等學者就解縉思想內涵、廬陵文化特質等主題發言。方志遠教授認為,解縉是廬陵文人的代表,“顧大局、講真話”是其最突出的人格特徵。
位于吉水縣城的解縉墓
17日上午,社會各界、專家學者們瞻仰了解縉墓。
近年來,吉水縣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創新開展“一年一主題”先賢文化傳承活動,先後舉辦了楊萬裏誕辰890周年紀念活動、“一帶一路話陳誠”活動等,高標準建設中國·吉安進士文化園、楊萬裏公園等,並精心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村級文化廣場、村史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用歷久彌新、熠熠生輝的先賢文化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激勵廣大幹部群眾見賢思齊,將廬陵文化播撒華夏大地,飛入尋常百姓家。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