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封面
周艷峰

年年有魚話冬捕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在吉林這片古老的黑土地上,遊牧、農耕和漁獵三種文化並存,特別是漁獵文化自史前綿延至今,成為如今人們過冬的特有方式。在萬物“貓冬”的季節,卻是吉林各地冬捕最熱鬧的時節。
精彩觀點
1
周艷峰

冬捕不僅僅是捕魚,也是對文化的傳承和堅守。

冬捕不僅僅是捕魚,也是對文化的傳承和堅守。
冬捕不僅僅是捕魚,也是對文化的傳承和堅守。
天還沒亮,在查幹湖的深處,一天的勞作已然開始。當地的漁民們乘坐馬拉爬犁,穿行于凜冽的北風中。在結冰的湖面上,漁工們先找到選定的下網點,用鎬頭在冰層上每隔八九米鑿出一個冰眼,分組進行勞作。轉眼間,上百個冰窟窿已成。隨後,漁工們將上千米的漁網通過鑿開的冰洞穿桿、扭矛、走鉤,一氣呵成地在冰下拉伸成一個“包圍圈”。鑿冰捕魚,打攛,刨冰,走鉤,馬拉鉸盤,冰下走網……這樣的技藝已經延續了上百年。
2
張文

冬捕的網眼必須要達到4寸,不能把子孫魚都打光了。

冬捕的網眼必須要達到4寸,不能把子孫魚都打光了。
冬捕的網眼必須要達到4寸,不能把子孫魚都打光了。
依循先人的捕魚文化,漁網一概採用疏織,只取魚齡在五年以上的大魚,以確保將來的漁獲,這也是漁民們心口相傳的規定。查幹湖“魚把頭”張文説:“打魚不能一網打盡,冬捕的網眼必須要達到4寸,只能打上五年生的魚,而且還要輪放輪捕,不能把子孫魚都打光了。”
0100700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