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儋州鐵匠村:人人會手藝 家家有作坊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海南省儋州市鐵匠村是一個家家戶戶以加工黃花梨手工藝品為主的特色村莊,全村520余戶村民中,逾300戶設立了家庭手工作坊。2017年,全村年GDP總量達3.5億元,年每人平均收入超過3萬元。日前,鐵匠村因黃花梨加工産業特色鮮明、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入選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精彩觀點
李巨川李巨川李巨川
1
李巨川

因“戶戶有高爐,人人會打鐵”得名鐵匠村

因“戶戶有高爐,人人會打鐵”得名鐵匠村
因“戶戶有高爐,人人會打鐵”得名鐵匠村
我們鐵匠村已經有800多年歷史了,最早一批村民宋朝的時候從福建莆田遷移上島,後來來到儋州北岸地區,由于大家都是姓李的,所以剛開始被稱為北岸李村。
村子所在區域十年九旱,土地貧瘠,因而村民大多外出謀生。20世紀初期,一批學得打鐵技藝的村民回村築起高爐,發展打鐵業,制造的鐵具由于技藝精湛常常供不應求。整個村子逐漸發展成“人人會打鐵,戶戶有高爐”,成為木棠鎮內遠近聞名的“鐵匠村”。
2
李巨川

主動轉型,全村“人人會手藝,家家有作坊”

主動轉型,全村“人人會手藝,家家有作坊”
主動轉型,全村“人人會手藝,家家有作坊”
李巨川説,到20世紀80年代,打鐵業在現代科技的巨大衝擊下,逐漸走向衰落。一部分村民開始轉型加工珍珠、貝殼、海柳、海鐵樹等手工藝品補貼家用,另一部分村民則選擇再次外出學藝,謀求新出路。2004年,一批在外學藝的村民帶回了新商機,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黃花梨加工産業使鐵匠村年産值達2億元-3億元。同時還對周邊村莊起到了帶動作用,據統計,目前已通過招納學徒等方式,解決了2000名-3000名村民的就業問題。
據李巨川介紹,鐵匠村有520多戶人家,全村80%以上的村民都從事黃花梨加工,並開設了逾300戶家庭手工作坊。可以説從當初的“戶戶有高爐,人人會打鐵”成功轉型為“人人會手藝,家家有作坊”。該産業的經營模式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類,村民不僅在村裏開設了店鋪,向遊客銷售各類黃花梨手工藝品,在海口、上海、北京等地也開了實體店,同時,還有村民在京東、淘寶、天貓以及微信上以“互聯網+”的模式開網店。
産自鐵匠村的黃花梨手工藝品,在這十余年間,不僅走向省外,還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深受消費者喜愛。李巨川介紹,在2005年之前,全村每人平均收入不超過5000元,而截至2017年,村民每人平均收入已經超過3萬元。
3
李巨川

下一步要在村子周圍謀劃打造海南黃花梨交易市場

下一步要在村子周圍謀劃打造海南黃花梨交易市場
下一步要在村子周圍謀劃打造海南黃花梨交易市場
在李巨川看來,鐵匠村能夠憑借兩項優勢産業兩度興盛,離不開村民吃苦耐勞、不斷創新、不斷學習的創業精神。因此,村民們把鐵匠村從發展到現在,使用過的老工具都陳列在村史館,希望鐵匠村的年輕一代看過之後,能了解老一輩創業的艱辛,繼承老一輩創業創新的精神。
提及鐵匠村未來的發展規劃,李巨川表示,目前鐵匠村正積極與各級政府溝通對接,擬在村子周圍建立一個海南黃花梨交易市場,這不僅能為黃花梨手工藝品的交易提供固定而集中的場所,規范銷售標準,還能大幅帶動周邊就業。此外,鐵匠村還計劃聯合東坡書院、洋浦千年古鹽田以及龍門峨蔓火山海岸,打造一條精品旅遊路線,推動村子旅遊經濟發展。(周淑儀 張碩)
嘉賓簡介
李巨川
儋州鐵匠村駐村第一書記
往期對話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