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末清初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海南文昌興起到南洋地區營生的熱潮,“下南洋”和“走西口”、“闖關東”,被人們稱為中國近代史上三大人口遷徙行為。文昌人在南洋以勤勞智慧營生造福,帶回的南洋文化與本地文化融合,深深根植于文昌人的生活中。

  在第六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啟幕之前,海南省文昌市委宣傳部發起“南洋文化之旅 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體採風活動,新華網進行全程直播。

[新華網現場報道]
3月6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體採風活動啟動。此次活動將行走文昌5大僑鄉鄉鎮,旨在通過挖掘海南文昌的南洋文化來進一步探尋“僑”足跡、“僑”精神。參與活動的媒體有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海南日報、南國都市報、僑鄉日報、國際旅遊島商報、海南電視臺新聞頻道、文昌廣播電視臺、新華網海南頻道、新華網福建頻道、南海網、人民網海南頻道、鳳凰海南、騰訊海南、新浪海南、海南新聞廣播等。
[新華網現場報道]
本次活動將依次探訪文昌5個僑鄉鄉鎮,分別為文城鎮、鋪前鎮、會文鎮、公坡鎮、東郊鎮。新華網將跟隨採風隊伍為您帶來現場實時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上午十點整,採風隊伍到達第一站,位于文城鎮的孔廟。文城鎮的孔廟是海南省保護最好的孔廟,素有“海南第一廟”之稱,現為海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3300平方米。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孔廟內考生前來為考試祈福而挂上的牌子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據介紹,2016年2月27日,孔子學堂正式開講,自2月起至今,共授課53場,聽眾達3000多人。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史書記載:“文昌,星宮也。中國古代主功名利祿升遷之神明也。”文昌宮,就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宮殿。據介紹,古時的官員和學子會將此處用于祭祀和祈福。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蔚文書院,文昌中學的前身,如今講堂被改造成文昌歷史文化展館,分四大部分,分別展示文昌千年文化教育的歷史畫卷。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這棟白色的,孔廟內最具南洋特色的建築是民國時期的圖書館。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文昌孔廟尊經閣,這個古時收藏、查閱國學經典名著的堂閣,如今經常舉辦國學講座,成為宣講國學文化新場所。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遊客參觀孔子行教像。這尊孔子行教像為1993年文昌籍馬來西亞華僑捐贈。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文昌孔廟遊客絡繹不絕。圖為孔廟禮門,從禮門進孔廟是古代禮制根本。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出了孔廟,沿文中路一路直行則到達文昌市文城鎮第二站——文昌中學。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文昌中學的前身為建于1595年的“玉陽書院”,清朝年間曾更名為“至公書院”與“蔚文書院”。跨越明清兩朝代的書院時期,造就了16名進士,107位舉人、30位武舉人,培育生員萬余人。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據文昌中學原副校長鄭祝利介紹,學校裏的許多建築物都以歸國捐資的華僑名字命名,例如:潘正洲教學樓、張光穎科學館、文煥章圖書館、王兆松樓、陳家忠校史館、陳川慶音樂廳等。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校史館裏滿滿兩墻壁端放的獎杯記錄著文中學生在排球和田徑上獲得的成就。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媒體記者們在文昌中學的陳家忠樓前合影留念。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午後天氣陰涼,採風隊伍來到文城鎮第三站——文南老街。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文南老街始建于20世紀20年代,全長530米,寬7.5米。《臺灣人的根》、《海外赤子》、《天涯怪客》等電影都曾到此取景拍攝。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據了解,文南老街按建築風格可分為南北街道,南段沿街建築是當年闖南洋的文昌僑民在異國創業、功成名就後,返鄉而建的71幢具有濃鬱南洋風格的騎樓;而北段則是116幢兼具近現代風格的建築樓房。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文南老街,偶遇某劇組正在拍戲。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與文昌中學隔著教育路遙遙相望的是文昌華僑中學,這也是採風的第四站。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文昌僑中于1956年由旅居東南亞各國的僑胞集資創辦,建校至今60年。文昌僑中的建築物採用橋架式,每棟教學樓之間都有連廊連接,在連廊上設置的木牌會刻上遙相呼應的銘語,例如:行止于美與心止于善。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陳文民科學館右側的浮雕,上面鐫刻著為華僑中學捐資興學華僑們的名字。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趙玉山,是對文昌僑中捐資助學力度很大的一位新加坡華僑,他的子孫後代至今仍未中斷對學校的捐助。校內的行政樓和圖書館都以其名字命名。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下午四時,採風隊伍來到文城鎮第五站——王兆松故居。王兆松是馬來西亞瓊僑屆的著名僑領之一。如今的王兆松故居是其發家後回鄉修建的房宅,希望留下一點“搖籃跡”,便于子孫後代訪宗問祖和激勵後人。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這是王兆松的侄孫,目前是王兆松故居的管理人。據他介紹,王兆松的6代子孫在90年代陸續回到故居來拜祖及祭祀,最高記錄是來自12個不同國家的32位子孫後代齊聚一堂。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王兆松侄孫王祿理在介紹王兆孫及其子孫後代對海南教育的資助情況。據其介紹,目前,王兆松後人有130多人,遍布20多個國家,子孫後代繼承發揚王兆松愛國愛鄉精神,依托王兆松有限公司,連續十余年為社會捐資200多萬元,涵蓋教育扶持、社會救助等領域。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採風隊伍來到文城鎮採風的最後一站——松樹大屋。松樹大屋,又稱為符家宅,是文昌市頭苑松樹村華僑富商符用鐵110多年前回鄉修建的宅院,具有非常明顯的南洋建築風格。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採風隊伍在文昌文城鎮的松樹大屋。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參與活動的多家媒體記者手牽橫幅,在採風活動首日的末站松樹大宅門前合影留念。至此,採風活動在文城鎮的第一日的行程正式結束,3月7日新華網將繼續帶來文昌之旅。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3月7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體採風活動集中于文昌市鋪前鎮展開。上午十時,採風隊伍到達今日首站——鋪前鎮美寶村。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美寶村大大小小有100多戶,其中村子週邊的幾棟老宅是歸國華僑回鄉修建的,南洋風格特色突出。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採風隊伍來到其中一棟保存相對完好的吳家宅,宅子是由泰國華僑吳乾芬回鄉修建,至今有101年的歷史。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據其曾孫介紹,老宅的建築材料是當年從泰國漂洋過海地運回來,地板和墻壁則是將珊瑚弄碎之後一點點人工砌成。作為裝飾用的雕花在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年代全靠人工雕刻而成,至今仍舊栩栩如生。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沿著鄉鎮公路一路前行,採風大巴緩緩駛進美蘭村林家宅,這也是位于鋪前鎮的第二站。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林家宅始建于清朝末年,坐東南朝西北,三進格局,磚木瓦構築,抬梁式,硬山頂,佔地面積1710平方米。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據目前居住在林家宅的林道芳介紹,宅子是其曾祖父在越南發達之後,運回優質木材回鄉建成,至今120多年都很硬實不掉皮。每棟屋內屋檐都建得很高,林道芳提到這也是林家宅的一個特色,三間屋子平均有7米的高度,而普通宅子至多3、4米。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下午,採風隊伍來到鋪前鎮第三站——溪北書院。溪北書院是海南古代書院的代表之一,是我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磚木瓦結構建築物,辛亥革命後一直作為學校使用至今,佔地面積6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潘存題寫的“講堂”中的“講”字和楊守敬題寫的“溪北書院”中的“書”字,都刻意少了一畫(繁體字),意為“講不完的學,讀不完的書”。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講堂後面,有棟二層的經正樓。經正樓過去主要用于藏書,內部有8根實木柱支撐,已有124年歷史。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如今的溪北書院看上去依舊古樸,據介紹,目前的修繕方式主要以修舊如舊為主,這就意味著維護將耗資巨大。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採風隊伍在溪北書院門前合照留影。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伴隨著午後輕風帶來的濃鬱魚腥味,採風隊伍來到鋪前鎮第三站鋪前漁港。鋪前港背靠鋪前鎮,西與海口市美蘭區的曲口、北港島相望,港門向瓊州海峽敞開,是海南省開發較早的一個漁商港埠,同時也是海南島與大陸比較接近的港口之一。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據了解,鋪前港自明代以來,就是海南出名的對外貿易人員流動和華僑華人出國的港口,古代僑胞中許多人都是從鋪前港出國的。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與鋪前漁港相鄰的是今日採風的最後一站——鋪前老街。鋪前原名溪北,鋪前老街現在叫勝利街,始建于1895年,1903年重新規劃,1927年初具規模。勝利街長約400米,呈S型,兩旁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南洋風格騎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據介紹,街道兩旁的鋪面開寬有七至十一二米不等,深二十多米,高均二層半,一層為鋪面經商,二層為居家住宿,頂上半層為裝飾建築物。新中國成立後,珠江、八一等影視制片廠都先後選中鋪前老街作為外景地,拍攝了《南海潮》《南海長城》《小螺號》《寸草心》等數部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影片和《五星級酒店》《馮白駒》《解放海南島》等電視劇。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鋪前老街裏散布著一些老手藝理髮店,理髮師拿著剃刀一寸寸的為顧客理髮成街頭一景。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3月8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體採風活動涵蓋2個僑鄉鄉鎮,分別為會文鎮和公坡鎮。上午9點整,採風隊伍來到今日第一站十八行村。會文鎮湖豐十八行村位于會文鎮的西部,距離會文墟約5公里,總戶數66戶,房屋設計分為五進式和七進式,其始祖從福建遷來文昌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據了解,十八行村建宅子的材料大多採用的是空心的青磚。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和十八行村相隔不遠的白延圩是會文鎮的第二站,位于會文鎮西部,距文城25公里,始建于明代。民國時期,白延圩開設了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辦事處,圩上開始流通新加坡幣、美元等外幣,所以人們當年稱它為“小上海”。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老宅內的灰塑隨處可見,蝙蝠寓意幸福,牡丹代表富貴,蓮花象徵純潔,南瓜希求多子,瓶子意為平安,桔子寄托吉祥。據介紹,宅子裏的窗戶材料都是從南洋各國運回,窗扇銜接處的活頁至今還很耐用。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在文昌市會文鎮冠南村委會歐村,有一處林家老宅——“雙桂第”,這是今日在鋪前鎮的第三站。雙桂第是華僑林尤蕃所建,整座大宅位于村子中央,坐北朝南,佔地1008平方米。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下午三時,採風隊伍來到公坡鎮的英敏小學,這也是今日的最後一站。英敏小學始建于1911年,曾因故停辦,1988年由香港同胞陳文民先生牽頭諸僑胞捐資復辦。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學校的墻上展示了2004-2016年期間,僑胞們捐資助學的情況。據英敏小學校長介紹,復辦至今,陳文民先生為英敏小學捐資總額超1000萬元。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採風隊伍和英敏小學的學生們在懷鄉堂前合影留念。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3月9日,“南海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體採風活動最後一日上午的行程集中于東郊鎮,下午增加了航太發射場的參觀環節。上午9點30分,採風隊伍來到東郊鎮第一站老船長陳禮逢的居所。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陳禮逢,文昌市東郊鎮人,14歲開始出海作業,27歲第一次前往西沙,有將近60年的出海經歷。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陳禮逢至今仍保存著當年出海的各式證件和自制的羅盤圖。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採訪隊伍在東郊鎮拜訪了椰雕非物質文化遺産繼承人符史瓊。東郊素有“文昌椰子半海南,東郊椰子半文昌”的稱號。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椰雕桌,桌面磨得很平滑,沒有粗糙的磨礪感。
新華網現場報道
[新華網現場報道]
手工制作的椰殼貝雕,名為百鶴圖,據跟隨符史瓊學手藝的弟子介紹,該作品是非售品,目前多用于展覽供人參觀。
新華網現場報道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