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平於公元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正式建縣,6800年前就有了人類文明,自古以來便是中原通往北方草原以及遼西地區的咽喉要塞,先後有肅慎、山戎、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厙莫奚、契丹、渤海、女真、蒙古、滿、漢等在這裡開發建設、繁衍生息,山戎民族從商周到戰國時期在灤平延續七百餘年,形成了鮮明民族特色的山戎文化,境內小興州是中國歷史上八大移民基地之一和中國十大尋根聖地之一。漢代,域內設白檀縣,直通漁陽郡和右北平郡;遼代,是上京(瀋陽)通往南京(北京)的必經之地;清代,是皇帝往來北京與承德的必經之地,滿清皇家文化積澱深厚,境內有禦路五條、行宮八處、敕建廟宇八座、官驛四所,各類遺址、遺跡及古建築360余處。
南鄰京畿的灤平地區,普通話發音標準,是全國普通話語音採集地,她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西南部,總面積2993平方公里,轄3個鄉、8個滿族鄉、9個鎮、1個街道,總人口32萬,以滿族為主的少數民族30個、人口占總人口的62%,是省政府確定的民族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省環首都扶貧攻堅示範區。
縣內金山嶺長城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周到,同時每年主辦、承辦多種文體賽事及活動,包括越野、徒步、攝影、雙年展、杏花節、老爺車展等。縣內同時擁有白草洼國家森林公園、碧霞山地質公園、轉山湖景區、澇洼觀星&等多處秀美自然景觀。
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孕育了灤平人民“崇德重信 開放包容 堅韌不拔 眾志成城”的灤平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