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河長江在這裏“相遇”

黃河長江在這裏“相遇”
黃河長江在這裏“相遇”

  新華社記者 牛少傑 何娟

  黃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自南向北,把長江水從丹江口水庫送入北京,黃河與長江在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焦作市溫縣段“相遇”。

  記者近日在滎陽市的南水北調穿黃管理處看到,清冽的渠水自南向北洶涌而來,流入閘口樓後便不見蹤影;在對岸的溫縣,渠水又從閘口下噴薄而出,一路向北。

  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到底如何穿越黃河,引長江水安全跨過黃河“天塹”?

  “總幹渠是從黃河河床下穿過的。”南水北調中線穿黃管理處主任工程師胡靖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揭秘”,在河床深處,兩條平行的穿黃隧洞將黃河兩岸緊密相連。

 

  穿黃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的關鍵性工程,位于鄭州市西約30公里,從滎陽市王村鎮的孤柏嘴橫穿黃河。在全長1200多公里的中線幹線上,穿黃工程南距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取水口470公里,北距渠道出口北京團城湖780公里。

  據了解,因為黃河地質條件特殊,穿黃工程在設計之初考慮過隧洞和渡槽兩種方案。經技術、經濟等因素的綜合比較後發現,隧洞方案對黃河衝淤變化、河勢和生態環境影響相對較小,因而最終決定採用隧洞方案。

  這是9月15日在河南鄭州滎陽市境內拍攝的南水北調穿黃隧洞進口南岸明渠(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在黃河河床下施工,工程技術是一項重大挑戰。胡靖宇説:“穿黃工程採用了泥水準衡盾構機進行水工隧道的掘進施工,在黃河古河道砂土層中施工,要克服地下水的作用、砂土對機械的磨損、枯樹孤石等因素的影響。”

  胡靖宇介紹,施工單位首先在黃河岸邊開鑿了一個數十米深的施工豎井,將盾構機分部件運進施工通道,在地下組裝後進行隧洞挖掘,將施工面的泥土、砂石等刮出,通過豎井輸送出來。這在當時開創了水利界應用泥水準衡盾構機的先例。

 

  9月15日,在南水北調穿黃隧洞進口南岸明渠水質監測點,工作人員取水樣後準備離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穿黃工程從2005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2013年12月主體完工,成功穿越黃河“天塹”,讓沿線北方群眾用上了長江水,對沿線區域生態涵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不間斷安全運作2000天,累計調水量突破300億立方米,沿線省份6000多萬人直接受益。

  9月15日,在南水北調穿黃隧洞進口南岸明渠水質監測點,工作人員在進行取水樣前的準備工作。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穿黃工程建成後進行了綠化美化,從空中俯瞰,像在黃河南、北岸放置了兩把琴身相對的巨大“吉他”,優美壯麗的風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與此同時,這裏也成為向中小學生科普水利知識、宣傳節水理念的重要平臺。

  穿黃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後並非“一勞永逸”。胡靖宇介紹,為確保工程安全,隧洞、明渠等重要位置都布設了監測設備,工作人員將根據監測數據定期對穿黃工程進行維護。

01007024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