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養生、治未病?國醫大師有話説
中醫如何養生、治未病?國醫大師有話説

中醫如何養生、治未病?國醫大師有話説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劉尚義是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2014年獲“國醫大師”榮譽稱號,成為貴州獲此稱號第一人。近日,劉尚義教授做客新華訪談,就如何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如何彰顯中醫藥在疾病預防、疾病治療中的優勢,如何實現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等話題與網友進行交流,闡明國醫大師對中醫藥産業發展的獨特觀點。
精彩觀點
1
劉尚義

中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

中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
中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

我這一次到北京參加全國中醫藥大會,這次大會是中醫發展史上的裏程碑。我是作為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的獲得者去參加這個會的。國家對中醫藥很重視,這次專門做了指示,就是要遵循中醫藥發展的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大力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和産業化。我很受鼓舞。現在國家把它作為一個戰略層面上的東西來考慮,上升到了中醫的頂層設計方面。

中醫是獨特的醫療資源,中醫藥是人文科學和生命科學的結合體。它是相當獨特的。並且它和其他醫學是不一樣的,它把中國文化和中醫學有機結合到一起。它裏面含著深邃的哲學理念和豐富的養生健康防病知識,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也是打開中國古代文明的鑰匙。

中醫不同于西醫,它強調個性化。中醫很強調天人相應,這也是中醫的整體觀念,萬物休戚與共,生命周而復始,萬事萬物都是互相聯繫的。它因時因地因人來治療,所以它一個處方一個病人,幾個醫生開的處方都不相同,都可能把這個病治好,這是中醫的一個優勢。我總結了幾句話:中醫是科學,指導是哲學,表述是文學,辨證是美學,治療充滿社會學;中醫藥學多而雅,法無定法最風流;築基于針灸藥,建勳于有理論,妙在辨證。這幾句話是經過多年的時間,我把它總結出來的。 >>>閱讀更多

1
劉尚義

中醫在養生、治未病方面有獨特優勢

中醫在養生、治未病方面有獨特優勢
中醫在養生、治未病方面有獨特優勢

有中醫專著談到“上古之人,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天年,度百歲乃去”。

這當中就談到“法于陰陽”,第一就是要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春天陽氣上升,秋天陽氣潛藏,所以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養生的一個知識。第二要懂得各種鍛煉身體的辦法,比如我們走路步行,“安步當車”,古代的人都是用走路來鍛煉身體,中醫很推崇這個鍛煉方法;打太極拳,太極拳實際上是很高明的東西,它有舞蹈的造型,有哲學的內涵,有音樂的韻味,所乙太極拳很受人們的歡迎,各個層次的人都可以練,中醫的太極拳內涵是相當深的,我練了幾十年,越練越覺得當中有無窮的韻味。

中醫的養生跟西醫的養生為什麼不同呢?中醫的養生是養心,動靜結合,藥食共養。“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畜為益”,這是中醫的一個食譜,好吃的東西他就吃,不好吃的就不吃,所以很樸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肚子餓了才吃飯,所以古代的先民是這麼來養生的。“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就是不至于過度勞累。

最精彩的是“形與神俱”,就是你是一個健康的人。你如果思想不健康,情緒不好,你就不是一個健康的人。中醫第一個提出來要把精神修養和健康結合起來,這是了不起的一個提法。所以中醫認為情緒的調養是很關鍵的,情緒可以導致疾病,情緒還可以治療疾病,所以中醫針對情緒就提出了要每天思想愉快,這樣的話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中醫的養生還有一個對比法,用對比來獲得幸福感。養生有一句詩:他騎大馬我騎驢,仔細思之我不足,回頭看見推車客,上不足來下有余。它用對比獲得幸福感,所以今天這個東西對我們還是很有好處的。 >>>閱讀更多

1
劉尚義

薪火承傳 讓中醫藥發展得更好

薪火承傳 讓中醫藥發展得更好
薪火承傳 讓中醫藥發展得更好

我覺得這次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對中醫的發展促進是很大的,我們學校是個教學單位,要培養更多的人才來為更多人服務,從我們來説的話就是要盡職,就我自己來講,能夠評上“國醫大師”,又能夠獲得國家的中醫藥傑出貢獻獎,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學校的榮譽。

我知足,也知不足,也不知足。知足就是説,給這麼大的榮譽,可以了。不知足就是説,很多病我治不好。知不足就是要把自己的缺點、不足的地方補上去,發揮余力,更好地為人們的健康服務。

這次的全國中醫藥大會給我們一個很好的鞭策,使我們更好更努力地為老百姓的健康服務。把自己學的東西傳給下一代,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薪火承傳,青出于藍勝于藍,這樣會把中醫藥發展得更好。 >>>閱讀更多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