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明之花燦爛綻放——永靖縣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紀實
近年來,永靖縣以鞏固提高省級文明縣創建成果和爭創全國文明縣城為重點,切實加強道德建設,積極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精神文明之花在永靖大地燦爛綻放。
道德清泉催生文明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農村婦女王蓮兄,十年如一日,義務照顧孤寡老人,為其養老送終;景區保安羅仕澤,不顧個人安危,跳入黃河炳靈寺景區段,勇救落水遊客;聾啞村民孔海雲,撿到裝有萬元現金、銀行卡和票據的皮包,著急尋主,連夜歸還……翻開永靖“群英譜”,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凝聚著社會正能量,催人奮進。
在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領下,精神文明之花在永靖常開不敗。
近兩年來,永靖縣移民小學榮膺“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太極鎮上古村獲“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縣婦聯等4家單位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縣市政局等4家單位被州委州政府評為“州級文明單位”,太極中學等6家單位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單位”;在永靖縣各鄉村全面開展以“科技致富、誠信守法、和諧友愛、公益義務、文明新風”為主要考評內容的“五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截至目前,共評選單項以上“五星級文明戶”4146戶。
文化雨露滋潤心田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近年來,永靖縣把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打造了一批集文化宣傳、學習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文化生態庭園工程。
黃河文化廣場、水景公園、水電文化博覽園等一個個文化生態庭院如雨後春筍。先後建成了縣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宣傳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成17個鄉(鎮)文化站、139個標準“農家書屋”、120多個村級文體廣場。承辦了兩屆中華龍舟大賽和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開幕式;連續幾年舉辦吧咪山登山節、紅棗節等大型節慶活動。同時,組織縣文化館、黃河三峽藝術團、縣鄉文藝家協會創作編排了富有濃鬱地方特色的節目,將一場場精彩的藝術大餐送到群眾家門口,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志願服務弘揚新風
志願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傳統美德、人類文明和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
“您好,我是志願者,請問我能為您提供什麼幫助嗎?”在永靖縣舉辦的各類節會活動中,處處可見志願者穿梭在人群當中,他們中既有學生團體,也有社會群體及個人,都把最燦爛的笑容送給了遊客。
在社會各行各業中形成了“千樹繁花”的志願服務格局,這是永靖縣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又一特色。該縣圍繞“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生命文明出行”“小手拉大手——我與家人共文明”“低碳家庭時尚生活”“清明節——讓低碳與文明同行”等主題,在扶貧濟困、支教助學、醫療衛生、搶險救災、社區服務等方面開展了志願服務活動。目前,全縣共成立31個志願者分站,注冊志願者人數達1000余人,累計出動各類志願者1.35萬人次,服務群眾9000余人次。
呵護“花朵”托起希望
“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日前,永靖縣各中小學組織開展了以“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的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向國旗敬禮,抒發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永靖縣建立了以學校為龍頭、社區為平臺、家庭為基礎的“三結合”教育網絡,在全縣中小學普遍開展“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祭英烈”“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等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建成了4所“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讓廣大農村孩子享受到與城區孩子同樣的素質教育。同時,針對學生開展專題講座、健康熱線、維權進校園等活動,深抓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2016年,永靖中學的焦安欣被授予臨夏州首屆“美德少年”榮譽稱號。
隨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一幅“環境美、精神美、生態美”的美麗畫卷正在永靖大地舒展開來。(孔維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