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福建人把“老房子”稱為古厝。
這些古厝,是福建大地上的生動面孔,是生活在其中的福建人的共同記憶和身份憑據。
古厝是根,這裏有家、有親情、有鄉愁。
古厝是魂,這裏有家風家訓、有中華文化、有中國智慧。
請跟隨福建古厝微紀錄片攝制組,一起走進福建古厝,聽在古厝裏長大的他們講述他們和古厝的故事。
而這些古厝,不僅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
讓我們一起來讀懂古厝,讀懂過去的輝煌、今天的資源、未來的希望。
新華網福州10月28日電(林晨)蘆山堂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是北宋宰相蘇頌的故居,始建于五代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後歷經滄桑,幾度重建,現為蘇氏蘆山衍派總祠堂,1991年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蘆山堂為二進的院落式建築,鏤空式的石窗、高高翹起的屋檐、陡斜的屋頂,都呈現出多雨消水的閩南古建築特徵。
蘆山堂中人才輩出,宋代榮登進士榜者有十八人,世稱“十八進士第”,其中最出名的是宋代名臣蘇頌。蘇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鐘——水運儀象臺,編輯《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華夷魯衛信錄》《蘇魏公文集》,繪制“蘇頌星圖”,創七項世界第一,聲震中外。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稱蘇頌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
現如今,蘆山堂已成為聯絡海外鄉情的紐帶,海內外後裔紛紛到此尋根謁祖。在《〈我們的古厝〉第三集——蘆山堂》中,蘆山堂蘇氏第四十代後裔、蘆山堂蘇頌研究會會長蘇清祥為我們講述了這座蘇氏精神家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