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手足口病高發 重症有3種表現-新華網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至少有20多種,但EV71是導致患兒重症、死亡的“元兇”。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手足口病高發 重症有3種表現

2023-07-24 10:28:38 來源: 福州晚報
字體:

  入夏以來,隨着氣溫迅速攀升,手足口病發病人數快速上升。這種急性傳染病專挑孩子們聚集的場所“興風作浪”。近日,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兒科就收治了不少因手足口病引起反復高熱、咽喉疼痛甚至熱性驚厥的患兒。

  幼兒突發抽搐長出許多皰疹

  不久前的一個凌晨,福州1歲男孩同同(化名)突發抽搐,被媽媽抱進該醫院兒科急診室。醫生檢查發現,同同的口腔、足底、臀部長有許多皰疹,血常規提示存在病毒感染,診斷為手足口病合併熱性驚厥。同日下午3時,3歲的悅悅(化名)也因抽搐入院,同樣是手足口病高熱引起的抽搐。

  該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夏桂枝&&,入夏以來,兒科急診已接診200多例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患兒,其中發生抽搐的約10例。

  大部分患兒病程約兩周

  夏桂枝醫生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還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傳播。此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發熱,手、足、臀部以及口腔黏膜出現丘疹或水皰。這時,孩子會説自己咽喉疼痛或者拒絕吃東西。

  部分患兒會出現特殊症狀,在發病1周至3周後,手掌和腳掌會脫皮;發病一兩個月後,可能會出現指(趾)甲脫落的情況,發病兩三個月後恢復正常。

  大部分患兒症狀輕微,具有一定自限性,病程約兩周。少數患兒的病情會快速惡化,短期內出現持續高熱、嗜睡、嘔吐、頭痛、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發涼、出冷汗、皮膚濕冷等症狀,累及腦部、肺部和心臟,出現腦炎、心肺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癥。

  這三種情況是重症表現

  “3歲以下的孩子,最容易發展成重症!”夏桂枝醫生提醒,一旦病毒侵入,就可能隨着血液循環進入大腦,引發腦炎、腦膜炎、顱內高壓,最快只要2天至4天,就能導致死亡。因此,一定要學會鑒別輕重症,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是重症表現,病情進展極為迅速,一定要及時送醫。

  1.孩子持續高熱,體溫38.5℃超過3天,常規退熱效果不佳。

  2.孩子神經系統異常,出現精神萎靡、嗜睡、頭痛、嘔吐、抽搐、吸吮無力、驚跳等表現。

  3.孩子出現心衰前兆,心率增快、四肢發涼、出冷汗。

  夏桂枝醫生強調,目前手足口病無特異抗病毒藥,以支持和對症治療為主,早期識別重症是成功救治的關鍵。建議儘早到正規醫院就診,根據醫生建議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

  接種疫苗可減少重症發生

  “只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就能保護孩子。”夏桂枝醫生&&,在手足口病高發期,家長要重視預防工作,做好以下措施。

  避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孩子親密接觸患兒,不要擁抱,不要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

  洗手對預防手足口病非常關鍵。孩子們喜歡到處亂摸,因此,要指導孩子做到便後、飯前、外出後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至少有20多種,但EV71是導致患兒重症、死亡的“元兇”。接種EV-71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手足口病重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

  孩子出現驚厥怎麼辦?

  大多數患兒熱性驚厥是短暫發作,持續時間為1分鐘至3分鐘,不必急於使用止驚藥物治療,應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防止其跌落或受傷。

  勿刺激患兒,切忌掐人中、撬開牙關、按壓或搖晃患兒,導致其進一步受傷害。

  患兒抽搐期間分泌物較多,可讓患兒平臥,頭偏向一側,或者側臥,及時清理患兒口鼻腔分泌物,避免其窒息。

  監測患兒生命體徵,同時就近送醫。

  得過病的孩子以後還會得嗎?

  很多家長會問:得過手足口病的孩子,今後還會再得這病嗎?

  醫生&&,這有可能。因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種,它們之間沒有互相交叉免疫。即使打了疫苗,也可能還會得手足口病。

  但只要是打過疫苗,出現重症的可能性就非常小。(記者 陳丹 通訊員 張文明)

[責任編輯:連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