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信保诚人寿二十年:以变革创新铸就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13日,中国第一家中英合资的寿险公司——中信保诚人寿迎来了20周年司庆纪念日。这家由中国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集团于2000年联合创建的公司,自成立以来就秉承“变革与创新”的经营理念,以“稳中求进”为基调,坚持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渠道发展策略,聚焦质量和效益,逐步成长为一家总资产突破千亿元、综合竞争力在合资寿险公司中名列前茅的优秀企业。

  千禧年诞生,为寿险业注入新生力量

  1992年至2001年,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进入试点阶段,一批外国保险公司获准进入中国并设立营业性机构。英国保诚集团便是其中之一,而它的合作伙伴则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的中信集团。

  就这样,在千禧之年,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中信集团与有着百年保险底蕴的英国保诚强强联手,信诚人寿(2017年更名为中信保诚人寿)应运而生,同时也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作为中国第一家中英合资的寿险公司,当改革创新精神和百年保险基业碰撞在一起,承载着两大股东期望的中信保诚人寿从扬帆起航的第一天起,便以先行者的姿态活跃在国内寿险市场。

  凭借深入的市场洞察,中信保诚人寿在创业初期就意识到,保险之于客户,不仅仅是一纸合同,更应该是从购买到服务的全链条体验。于是,2001年,尚在发展初期的中信保诚人寿便大胆推出“寰宇卡”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球旅游咨询和海外紧急救援,并于次年将紧急救援服务范围扩展至全球。如今,以“寰宇卡”为代表的尊贵服务已成为公司最具代表性的增值服务之一。

  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成熟保险市场,对刚进入21世纪的中国寿险市场而言,保险理念、知识的普及仍显得任重而道远。对此,中信保诚人寿决定以实际行动破题:2002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发行多媒体《客户权益手册》的保险公司,帮助客户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权益;2004年,公司成为第一家进行保单条款通俗化的试点公司,同时也是首家获得批准实施通俗条款的保险公司,让以往的“天书保单”成为客户“看得明白,买得放心”的新保单。

  2007年,对中国寿险业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医师协会共同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使得25种重大疾病有了统一的行业定义。就在这一规范推出的同时,中信保诚人寿再一次走在了行业前列——立即推出全新的、符合行业标准的新型健康险“及时予”,并对规范中10种常见重疾进行早期理赔,改变了“不到严重不理赔”的行业惯例。

  从“寰宇卡”到“及时予”,中信保诚人寿在发展初期的每一次创举,无不体现了对股东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没有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一帆风顺的,中信保诚人寿走过的二十年,也曾遭遇瓶颈和挑战。

  在经历最初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信保诚人寿也曾遭遇过调整期,公司业务发展一度停滞,但随着新一届管理层的到来以及经营理念的转变,公司的经营格局得到扭转。

  自2013年起,新的管理层秉承“变革与创新”的经营理念,围绕“优化四项机制、打造四大能力、突出一个转型”的工作方针,在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评价机制、人力使用机制等方面均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越创新,并通过积极寻找市场发展空间、产品管理与创新突破并举、提升投资能力等举措,为公司的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以激励机制的变革为例,2013年以来,中信保诚人寿实行以实际增长文化代替计划达成文化,突出关键指标,简化经营考核指标,增奖降罚,奖罚分明。通过激励机制改革,迅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推动了公司经营业绩增长。

  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上,中信保诚人寿在专注保险保障业务的同时,开始深耕高净值客户市场,发展独创价值,引领高净值客户保险市场。2014年,中信保诚人寿推出旗下高净值客户专属高端子品牌——「传家」,弥补了国内高净值人群专属保险品牌的空缺,该子品牌针对高净值人群生前、身后个性化的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需求,提供以财富保全、累积和传承为主的全面定制化、金融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面升级高净值客户的资产传承规划。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信保诚人寿的业务板块也愈加多元。2018年,中信保诚人寿成为第一批取得税延养老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2020年,中信保诚人寿成立了中信保诚资管公司,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水平。

  随着财富管理、养老、资产管理三个板块的先后拓展,中信保诚人寿进一步完善了以客户全生命周期为主体的产业链布局。

  坚守主业顺势而为,实现价值规模双增长

  成立二十年来,中信保诚人寿的发展,离不开对保险行业发展规律的遵循,更离不开对“保险业姓保”初心的坚守。凭借创新变革破局,中信保诚人寿迎来发展新局面,实现价值与规模的双重增长。

  2019年,中信保诚人寿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原保费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位居合外资前列;盈利方面,中信保诚人寿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63%;同时归母净资产收益率上升4.2个百分点至24.5%,业务创造价值的效率稳步提升;资产规模方面,中信保诚人寿2019年末资产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1亿元,同比增长39%。

  此外,2020年上半年,中信保诚人寿上半年依旧保持增长势头,取得保费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实现保费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67%。截至2020年6月,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已达到1236亿元,共设立21家分公司,业务遍布全国97个城市。

  规模与价值的增长,既得益于公司在产品和服务上的精益求精,也得益于一贯以来对全面风险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

  在风险管理方面,近年来,中信保诚人寿紧密围绕偿二代监管要求,在公司总体战略框架下,制定了《中信保诚人寿偿二代实施暨全面风险管理战略(2016-2020)》,将偿二代实施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提升风险战略层面统筹安排、整体部署。

  自2016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中信保诚人寿在风险综合评级中已连续18个季度获评A类。在2016年、2017年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SARMRA)监管评估中,中信保诚人寿均位居寿险公司前列。

  在产品保障方面,近年来中信保诚人寿进一步加大保障型产品开发力度,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大病保障、商业补充医疗、子女教育、养老保障、意外伤害保障等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保障型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20年来,中信保诚人寿已累计为超过929万人提供保障,承保金额累计超过9.7万亿元,理赔金额累计77.6亿元。

  在服务提升方面,针对线下理赔流程繁琐的“痛点”,中信保诚人寿早在2016年就正式推出“微理赔”服务。2019年,中信保诚人寿持续提升官微服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功能,如推出“微信函”服务,方便客户查询和接收保单信息;升级拓展“信易通”在线智能医务核保服务,有效提高承保时效;引入身份证明文件及银行卡OCR智能识别和人脸识别和功能,免去客户逐项信息录入的繁琐等。

  除了优化线上服务,为了让客户获得更好的理赔服务体验,中信保诚人寿还致力于打通理赔环节中线上与线下的壁垒。2019年,中信保诚人寿加速拓展“理赔快赔”服务,借助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无缝对接医院及公司系统,打通医疗数据与公司理赔系统的交互通道,客户仅需在官方微信上上传本人身份证明文件和银行卡,其余资料如病历、收据、费用清单等均由公司从医院方直接获取,大大减少了客户的线下操作。

  针对疫情对线下保险服务的影响,2020年,中信保诚人寿通过科技赋能,开发推出基于5G、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搭建的实时在线虚拟洽谈平台——“VR会客厅”,通过3D、VR等虚拟现实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同时结合线上全流程技术手段,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此外,中信保诚人寿还持续打造、完善有特色的保险服务体系:以全球紧急救援为代表的尊贵服务,以覆盖逾百万客户,服务遍及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倡导“新保险、新生活方式”的管家式健康服务,覆盖健康全旅程,实现病前聚焦预防、病中聚焦就医协助、病后聚焦康复的全周期守护。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