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坪“先行” 重慶深度貧困鄉之蛻變

自2017年8月被識別為市級深度貧困鄉鎮以來,後坪鄉立足青山綠水,盤活鄉村旅遊,鄉鎮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昔日的“深度貧困鄉”蛻變成“先行小康鄉”。[詳情]

國社觀察更多
本網原創更多
  •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9c1d1a2f995c712c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山,曾是重慶發展的桎梏,地處秦巴山區的城口縣、巫溪縣,位于武陵山區的彭水縣、酉陽縣,曾是重慶最後四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過去一年裏,重慶“兩山”地區18個深度貧困鄉鎮,一直在向大山要答案,要如何走出“窮山”。
    山城重慶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一線觀察
  •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a2c07145cc28599f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水資源問題就像一雙黑手,卡住了三義鄉奮力脫貧的咽喉。駐鄉工作隊帶領各村組幹部不畏山高坡陡,不懼荊棘叢生,翻山越嶺、披荊斬棘,腳步踏遍每一寸土地,只為找到那生命的源泉。
    三義鄉的“大隊長”:只為找到那致富源泉
  •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b38c85180cb506dd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喇叭響起來,全村動起來,這是瓦房村在脫貧攻堅路上的的別樣“秘方”。一個個小小的喇叭,成了村委會與村民之間最好的“傳聲筒”。天氣變了、賣農産品了、可以領扶貧款了、村裏要放電影了……廣播聲聲裏,藏著濃濃情誼!
    瓦房村的“喇叭秘方”:喇叭響起來 全村動起來
  •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1f198977460d05df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2001年,備受出山難困擾的蘭英村村民,決定在高1500多米的崖壁上修路。2005年,歷經4年零3個月,23戶83名村民鑿出了這條長1.2公里的“天路”。2018年,該路全部硬化完成。化完成後的“天路”,因其背後感人的鑿路故事,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別樣的自然風光,迅速在網絡上走紅。
    一條“網紅天路” 一村脫貧致富
  •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ba9546c1961882b13f7f6e673a93af98&playType=0
    伍小拉,酉陽車田鄉苗繡工坊負責人,本身也是一名手藝精湛的繡娘。家族世代從事苗繡的她,為了幫助貧困鄉親,主動承擔起苗繡手藝的傳授任務,讓車田鄉50余名繡娘家庭通過這門手藝擺脫貧困。
    非遺繡娘織出脫貧新畫卷
媒體聚焦更多
扶貧人物更多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