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嘉賓簡介
張勇 重慶市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會長
長期從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重點研究領域為環境政策,環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等。主持了《重慶市黨政一把手環境保護實績考核研究》《重慶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重慶市“十二五”環保投資績效評估研究》等重要課題研究。
按照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總體要求,重慶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所在,我們要守住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
重慶的環保産業能夠為重慶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包括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提供技術和物資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産業。
融合就會碰撞出新的增長點來。在融合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來解決環境領域裏的一些技術性難題。
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是雲、貴、川和重慶共同的任務,應做到“六個協同”,聯防聯治,齊抓共管。

    主持人:各位網民大家好,歡迎關注本期“聚焦綠色産業發展,助推重慶經濟高品質提升”線上訪談。目前,綠色發展理念正在深刻融入中國。國家鼓勵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戰略城市,去年以來,重慶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黃金經濟帶”三個關鍵,以“上游意識”擔“上游責任”,把“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本土綠色産業發展迎來東風。

    如何積極發展本土綠色産業,協同創新,促進傳統産業升級轉型,實現資源集約型增長轉變,助推重慶經濟高品質提升?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重慶市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會長張勇,就“重慶綠色産業發展”有關問題做線上交流。張會長,你好!

    張勇:網友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重慶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戰略城市,面臨的生態環境壓力有哪些?

    張勇: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從生態環境的壓力開始,便于今天下午這個綠色發展主題的展開。重慶生態環境保護經過多年工作的努力應該説成績不錯,但是我們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我想這個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是工業污染的壓力;第二是生態修復和保護的壓力;第三是我們的生活環境還不夠令人滿意所帶來的壓力。

    第一個方面是工業污染。重慶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制造業中心城市,第二産業佔比很高,在50%左右。重慶有39個工業大類,其中制造業是重點,31個制造工業門類重慶全部都有,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工業門類很齊全的城市之一。工業的環境問題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壓力重點之一。

    大家都知道,工業是資源、能源消耗大戶,重慶的工業,傳統工業佔比比較大。污染物排放量雖然經過多年的持續削減,但是總的排放量仍然很高。去年,二氧化硫、COD,這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仍然是很高的,二氧化硫去年排了30多萬噸,COD也有30多萬噸,還是處在一個高位。

    再有就是我們的能源結構。根據我們的判斷,重慶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還會長期的存在,重慶一年要消耗差不多5000萬噸原煤,能源結構裏面原煤佔的比重在50%左右徘徊。短時間內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這造成相當一段時間裏面污染物排放量高位徘徊,壓力比較大,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壓力,首先要解決工業污染防治問題。

    從重慶所處發展階段來講,整個經濟發展是快速的,我們會持續多年以6%左右速度增長。我們的人口城鎮化還要提升,去年大約是65%左右的流動人口城鎮化率,如果按照70%的目標我們還有5個點的空間,5個點的空間差不多是150萬人,按照前十年的城鎮化速度,一年差不多有50萬人從農村進入城市,這個也對我們的環境産生壓力。

    第二個壓力是生態保護和修復的壓力。這個是由重慶的地理位置決定的,重慶地處中國東西部的結合部,處在長江上游的核心地帶,按照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總體要求,重慶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所在,我們要守住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後一道關口。自三峽工程建設以來,83%以上的庫區在重慶境內,重慶的水環境狀況和生態狀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峽谷型河道變成了半封閉的水庫,這個對重慶水環境、水生態的改變也是很大的,重慶面臨著很大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壓力。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重慶的生態保護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比如森林覆蓋率從25%左右上升到48%,但是仍然不夠。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現在水土流失面積還有28000多平方公里,差不多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3。消落帶的保護問題,長江水生生物的保護問題,魚類的保護問題,這些都是生態保護、修復所面臨的壓力。

    第三方面的壓力來自于老百姓生活環境的改善要求。重慶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的環境狀況有很大的改善,老百姓的獲得感還是蠻高的。去年我們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16天,比前年又多了13天。48條黑臭水體的綜合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任務。但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品質與老百姓的要求比起來差距還是蠻大。舉幾個很直觀的例子,大家比較關心的空氣品質,很多年輕人天天都看空氣品質預報。這裏面問題還是挺多,我們去年雖然有316天的優良天氣,但是天氣品質真正達到優的,也就是空氣污染指數在50以內的天數不到100天,只有96天,距離老百姓的要求還有差距。

    還有一個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降塵指標,這是我們長期監測的。降塵指標老百姓可能不太熟悉,就是每個月在我們城市每一平方公里范圍內有多少塵降下來,我們是用降塵缸收集,一個月重量法測一次。老百姓常説的灰塵大主要是這個東西,就是降塵。重慶去年降塵是4.43噸每平方公里每月,就是一個月一平方公里要降4.43噸的塵下來,所以我們老説塵大。而且重慶這個氣候特點年度裏面月份差異不大,最低的月份監測數據也要降4噸以上,4.1噸,高的4.8噸。這個比直轄之初有很大的改善,在97年的時候重慶主城區降塵量超過12噸每平方公里每月,我們現在4噸多一點,應該説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大家仍然覺得灰塵很大。所以我們的道路控塵,工地控塵這個任務十分繁重。

    生活環境品質的改善包括水體,我們現在兩江四岸的親水性還是不夠。黑臭水體僅僅是初步目標叫消除了黑臭,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我們還會進一步提升,讓水體的水質達到四類以上水質的要求,這裏要一河一策進行治理,滿足老百姓親水、戲水、游水的需求,壓力還是蠻大的。

    關于生態環境壓力,工業污染的壓力,生態保護和修復的壓力,生活環境的壓力,從三個方面來看,重慶都有大量的工作,艱巨的任務。

    主持人:綠色産業做大做強,是重慶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那麼重慶綠色及環保産業發展現狀如何?它們在重慶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張勇:綠色産業是一個大的概念,其中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是重要的內容。重慶市環境保護協會受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委、建委、市統計局幾個職能部門的委託,“十三五”以來連續四年開展了,環保、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這三個行業的統計調查工作。所以我給大家就這三個行業的基本情況做一個介紹。

    下面我統稱“環保産業”,包括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産業在重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有將近1500家企事業單位,超過10萬人從業,參與這個行業。涵蓋了從科學研究、技術咨詢、設計、工程建設、設備(儀器)制造、設施運作管理、監測、評估、監理、認證整個産業鏈。能夠為重慶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包括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提供技術和物資支撐的戰略性新興産業。

    2018年,我市的三個行業,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營業收入達到了909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21%,成績不錯。環保産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僅貢獻了投資,貢獻了GDP,解決了就業,貢獻了稅收,去年環保産業實現利潤125億元,稅收38億。當然這個行業它的主要貢獻,我認為還是為我們的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好的、更多的,綠色的、環保的産品。這是最具公共性、普惠性的,良好的生態産品是沒有階層,不分貧富的,人人都可以享用。清潔的空氣、水、綠地、公園這些是我們行業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2018年我們這個行業做的工程就可以報出一個長長的單子,全市完成了7臺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了676家燃煤(氣)鍋爐的深度治理,完成了主城區1400萬平方米的裸露地面的覆蓋綠化,完成了2200多家餐飲業的油煙治理。完成了8座城市污水廠的改擴建,4座提標改造,完成了100座鄉鎮污水廠的升級改造,完成了2380公里鄉鎮污水管網的建設,新建成14個工業集中區(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48段黑臭水體基本完成了消除黑臭的任務。這個單子可以列得很長,説明我們的環保産業,在重慶的生態産品,環境産品的提供上,在環境品質改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就是説重慶的環保産業為重慶的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提供技術和物資的支撐,這個支撐的力度是很大的,效果也是明顯的,老百姓的獲得感也是很強的。

    主持人:日前,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綠色産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提出綠色産業發展的重點,對綠色産業的范疇做出統一界別標準。那麼,重慶産廢和處置企業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在這一政策背景引導下,重慶綠色及環保産業如何抓住機遇,成為重慶新興支柱産業?

    張勇: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綠色産業是為綠色發展服務的,我們要談綠色産業先還是要説一説綠色發展。“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了五大新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在新的發展時期,要轉型發展、高品質發展,在這個過程當中,綠色發展是其中重要前提。

    關于綠色發展我們要有三個認識。人與自然和諧是綠色發展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不能像我們過去以徵服自然為驕傲,其實恩格斯100多年前在已經説得很清楚,人類對自然界的每一次徵服最後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都要受到自然界的報復。這一點人類有很多教訓,所以中央提出來我們要綠色發展,要有新的發展觀,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實現綠色發展的基本路徑就是學好用好“兩山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走深走實“兩化路”,把産業生態化,生態産業化,這叫“兩化”。把生態和産業緊密的融合起來,走深走實“兩化路”,學好用好“兩山論”,這是我們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

    對綠色發展我們還有第三個認識,就是要實現綠色發展需要的條件,要培育壯大一個綠色産業。綠色産業的大發展是綠色發展實現的前提,這是我們講如何抓住綠色發展的機遇,來發展壯大綠色産業這麼一個邏輯關係。其實每一次新的發展理念的提出,新的發展機遇的把握,往往會孕育一個新的産業。我們的環保産業其實是和中國的環境保護共生共榮,一起發展起來的。環境保護搞得好,力度大,環保産業就發展得好。綠色産業是我們新時代新提出來的,重慶要抓住這個機遇。

    這裏我還想到重慶現在正在經濟轉型。重慶是傳統老工業城市,我們傳統工業比重比較大,在轉型過程當中,我們的經濟指標現在變得不這麼好看。其實這就是挑戰,考驗我們的智慧。我們各級政府,各個企業,各個方面應該要抓住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要求給我們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綠色發展將孕育出一個很大的綠色産業,這是我們可以判斷、可以預期的。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綠色發展的要求,綠色發展的路徑,綠色發展帶來的新動力,來培育、壯大新興的綠色産業。

    “十八大”以來,綠色發展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以後,綠色這個概念深入人心。但在認知上有一些邊界不清楚,概念不清晰等一些問題存在,今年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建設部,國家能源局、人民銀行七個部門一起發了《綠色産業指導目錄(2019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這個文件發出以後對于厘清概念,明確邊界,集聚資源,突破重點,非常有意義。

    這個文件對綠色産業作了一個明確的界定,分六個大類,第一是節能環保産業,第二是清潔生産産業,第三是清潔能源産業,第四是生態環境産業,第五是基礎設施綠色提升,第六是綠色服務。六個一級目錄,往下還分了三十個二級目錄,再往下還分了211個三級目錄。明確了每一類的標準、規范,很重要。

    國家政策主要扶持什麼?支援什麼?我們的資源向哪個方向傾斜?哪些産業哪些做法是最有利于綠色發展的?都聚焦在這個裏面。所以這個指導文件的下發,對于我們國家綠色發展,綠色産業的發展應該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有指導意義。

    那重慶怎麼抓住這個機遇,讓我們在綠色發展中培育壯大一個綠色的産業出來,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甚至成為我們的支柱産業,我想這個是重慶當前各級政府、各個企業、社會三個方面都應該共同來提高認識,共同來發力的一個重要的著力點。

    我還是要強調,推動綠色産業的發展,關鍵還是政府,這樣一個産業仍然是政策主導型,法規推動型的産業。沒有政府的主導,沒有法規的推動,這個産業很難發展起來。所以政府在這其中的作用是最大的,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政府首先要制定很好的産業發展規劃,要有很好的扶持政策,要營造很好的市場環境,要出臺有促進作用的標準、規范。還要著力的去培育,培養一批綠色産業的龍頭骨幹企業,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講培育一批龍頭骨幹企業,什麼叫龍頭骨幹企業?年行銷收入可以上30億、上50億,甚至上百億的這樣的企業,在細分行業領域裏面有一定影響力的,有全國性影響力的,這樣的企業要培育。我説的培育就不是自生自滅的,不是自然生長的,不是在完全自由市場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培育就是要像農業上澆水、施肥、除草、殺蟲一樣,這才叫培育,政府就要做這些工作,讓企業在最好的環境裏面成長起來。我們重慶在這個領域裏面有一些成長潛力很好的,或者素質很好的企業,有一批這樣的企業。我相信通過假以時日,通過政府的扶持幫助這些企業是可以培養壯大起來的。

    像我們的三峰環境,現在在垃圾焚燒發電這個領域裏面在全國已經很有影響力了,做得非常好。但是他們現在還是面臨發展的一些瓶頸,市場的一些制約,仍然有一些需要突破的,需要政府扶持幫助的地方。所以政府在綠色産業發展上是主導的,是佔有關鍵位置的,我們希望政府各職能部門認真的學習研究國家七部委的綠色産業指導目錄。拿出真正有價值的扶持政策、舉措,來幫助企業做大做強,為重慶的綠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物質支撐,這是我們的期望。這是講的政府,還得講企業。

    這是主體的一個方面,企業要發揮在創新當中的主體作用,企業在技術創新,在模式創新上要下大功夫,重慶企業應該説在創新這一塊上表現不是非常好。剛才有一個數據,就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這個板塊來講,我們去年技術研發的投入還不到7.3億,這個投入是不大的。不論是在全行業裏面,還是橫向的在全市各個板塊裏面,這個比例都不大。所以我覺得重慶環保企業、綠色産業的企業,在創新這個領域裏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其實重慶基礎條件還是可以的,我們有30多所各類高校擁有環境類的專業,有這方面科研的力量。還有國家級、市級的研究機構可以利用,在産、學、研的融合上大有文章可作。

    在技術、資本、人才這些方面,包括智慧財産權的保護等等,我覺得我們的企業都還有空間。重慶的環保企業問題比較大還有一個組織結構問題。重慶有差不多1500家企業在從事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這個行業,以新企業為多。調查結果,重慶20年以上的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的企業,只有101家。我們有1000多家企業,都是這10年建起來的,有500多家是這5年幹起來的,説明我們這個領域新企業很多,以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為主。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的企業結構做一些調整,在資本的參與之下形成一些“航空母艦”,像“航空母艦”艦隊這樣一種雁陣型的産業結構那是比較合理的。要有龍頭企業帶隊,一些中小企業跟進配套,這樣我們産業才能健康發展起來。希望我們的企業家們,我們的企業領導者在這方面可以多下功夫。就企業這一塊而言我認為主要是一個創新,要敢于思考,敢于走新路。

    説到創新,我這裏給企業、網友朋友們講兩個案例。第一個叫環境管家,環境管家是我們環境服務領域裏面的一個新事物,也可以説是一種服務的新模式。環境管家是根據市場需要,管理需要,應運而生的一種環境服務,環境管家已經有1.0、2.0版本。重慶環境管家也做得不錯,有幾個企業環境管家服務做得很好,但是比較起來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在廣度上、深度上都有很多文章可做。

    我最近看到山東的媒體報道,淄博市的一個區有2000多家企業簽了委託環境服務的合同,找了環境管家。這個我很吃驚,淄博市的一個區,2000多家企業採用了環境管家服務這種模式。如果按照一個企業年50萬的服務費來算,2000多家差不多就是10個億,是一個很大的數,也是一個很好的服務模式。環境管家有不同的模式,像中醫看病一樣,有只診病開方子的,淄博做的管家模式基本上就是診病開方子就完了,吃藥,動手術,企業自己幹。我們還有一種管家服務是從診病、開方子,一直到吃藥、動手術、康復所有服務全包。環境管家作為新型的環境保護商業模式希望能夠在重慶進一步推廣。

    我們在綠色産業裏面的清潔生産這個産業裏,需要強調的,我們産污企業和環境企業的機會在哪裏?就是融合,融合就會碰撞出一些新的增長點來,我説的環境管家服務是其中之一,還有就是生産過程當中的清潔生産。

    清潔生産産業是綠色産業裏面一個重要類別,清潔生産産業的核心是生産過程當中的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置和綜合利用。強調生産過程中“三廢”的處理和綜合利用,改變了過去傳統的末端治理模式。過去都是排出來了我去幫你處理。現在提倡清潔生産,過程式控制制,那麼環境企業就必須深度融合到生産企業裏面去,才能為他做好服務。如何在三廢産生的過程當中就把它處置掉,把它利用起來,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形成一個清潔生産産業。其實清潔生産産業在“十九大”報告裏面已經提出來了。“十九大”報告中有一句話叫做“推動發展節能環保産業、清潔生産産業”,這次綠色産業指導目錄把清潔生産産業作為專門的一個大類列出來,其中核心就是生産過程當中三廢的處置和利用。這也為我們環境管家服務提供了很大的一個拓展空間,我們的環保企業就要在這方面下功夫。當然這需要和生産企業融合,不熟悉,不了解就不能得到人家的支援配合,這個事是幹不了的,但是只靠生産企業他也幹不了,所以需要結合。

    講一個産業融合案例,産業之間的協同其實有很多案例。重慶有一個環保企業,利用冶金行業的裝備,焦化有煉焦爐,燒結有燒結爐,我們這個企業把冶金行業的燒結爐的裝備經過改造,經過創新,變成了可以處置污染物、危險廢棄物的這麼一種裝置,當然他們得到了專利。這是很好的産業融合案例。還有現在生活垃圾要分類,要回收利用,我們重慶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是很低的,到2022年能不能達到20%還是一個問號,有待于全社會充分的配合。但是垃圾到了處置廠還要分,垃圾分選是個難題,我在上世紀90年代參與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工作,這裏面也有一個裝備的問題,怎麼樣讓我們五花八門的生活垃圾能夠拿來分類再利用。這個分選對我們的生産線就是一個考驗,長的、短的、軟的、硬的、稀的、幹的,這個垃圾太復雜。我們也是採用了很多的礦山機械,在礦山機械裏面有各種破碎機、篩分機,還有磁選、重選等選礦設備,這個在礦山機械裏面是很成熟的,改造以後在垃圾分選裏面也可以用。但是要做改造,要做技術的創新,這就叫産業融合,在融合當中創新,在創新當中提升,來解決環境領域裏面的一些突出的技術性的問題、難題。這方面案例很多,今天時間關係不展開。希望給網友朋友,給企業界的同仁有啟迪,真正能夠讓我們重慶的企業,我們重慶的各級政府能夠在綠色發展,綠色産業大發展的機遇面前不喪失機會,為重慶的轉型發展,高品質發展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謝謝主持人。

    主持人:重慶地處長江經濟帶重要戰略位置,同時具備長江上、中、下遊的産業特徵。那麼,重慶應該如何落實‘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張勇:謝謝主持人,這個話題很大。我個人認為,在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至少是兩方面的要求,第一個是要做好自己,首先要自己做得好,當好排頭兵,綠色發展中你才可能是示范,讓人家有可學的榜樣。還有第二方面,就是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在各個方面要産生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剛才主持人講得好,重慶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城市,我們又是一個直轄市,産業門類很齊全,環境類型也很齊全,又處在東西結合的重要的區位。所以重慶也有條件産生可復制可推廣的一些經驗,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起示范作用,引領作用。

    重慶通過這些年的努力,特別是“十九大”以來,在去年中央生態文明大會以後,重慶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我們在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方面,有些工作應該説是走在了長江經濟帶十一個省市,甚至全國的前列。像我們的生態環境體制改革,我們的機構改革方案走在全國前面,我們的機構改革方案是全國的試點,是最早一批上報中央同意執行的。我們在環境執法、環境督察、環境監測這些領域裏面的改革,在全國都是走在前面的,包括環境金融體制改革也是做得不錯的,全國很多省市都來學習。我們在環境品質的改善上,我剛才給大家報的帳,其實成績也是很顯著的,雖然説還有很多不滿意之處,但是縱向看我們的進步還是蠻大的。

    所以我認為重慶有條件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起到示范作用,是有條件的。但是還需要努力,我下面講三點,需要下功夫做好的,做好示范作用。

    第一個首先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這是中央提出來的全國三大攻堅戰之一,要解決一些突出的環境問題,重點的環境問題,解決我們面臨的工業污染持續、居高不下的問題,解決老百姓最關注關心的一些民生問題。重慶市政府正式印發了《重慶市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8-2020)》,實行了指揮長制度,書記、市長親自擔任指揮長,責任是層層落實,按照區縣,按照部門,這裏面涉及的項目很多,有34項指標,206項工程。指標都要很好的完成,甚至超額的完成,這是實現綠色發展示范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各地各企業都要盡到自己的責任,要落實。

    第二個就是市委市政府印發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這個行動計劃列出了重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工程項目,責任部門和單位,非常明確。這裏面有28類工程,119項任務,我以為如果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不折不扣的落實完成,那麼重慶發揮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作用就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這兩個大事不要折騰,就是沉心靜氣,久久為功,保證完成任務。這是重慶市當前推動綠色發展最重要的任務。

    第三個是協同上、中、下遊的問題。重慶要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協同上、中、下遊一起來走綠色發展之路,這是重慶上游責任、上游擔當,體現上游工作水準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個方面都應該在這上面下功夫,做文章。尤其是長江上游雲、貴、川、渝四個省市,作為長江上游地區共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是我們共同的任務。重慶是叫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築牢這個屏障是重慶的任務,但是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是雲、貴、川和重慶共同的任務,協同好長江上游四個省市共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我以為當前也是一個重點。

    這裏面有幾個事情必須要抓住的,我們叫“六個協同”,一定要打破地域和行政區劃的界限一起來幹。第一個叫“規劃協同”,三峽庫區及其上游,國務院印發過《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這個規劃是雲、貴、川、渝都有的,其他的共同規劃好像就很少見了,我覺得在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共建這個問題上,應該協同現有各個省市已有的規劃融合起來,這是規劃的協同。

    再一個是政策、制度的協同。現在仍然有各自為政的情況,所以長江上游共建生態屏障需要我們在政策、制度建設上要有協調統一。特別是生態補償,轉移支付、損害賠償、環境保險這一類的制度上應該有一些協調。

    還有標準規范的協同,地方標準大家盡量要靠攏,要協調。

    再有行動的協同。我們現在環保專項行動很多,各種各樣的行動,四個省市的行動要盡量的統一,盡量的同步。

    監管的協同十分重要,聯防聯治,齊抓共管這個事是應該做的。現在我們和四川還做得比較好,我們希望雲、貴、川、渝大家聯手,共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主持人:重慶市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未來將如何統籌推進重慶綠色産業發展?

    張勇:這是一個挺難回答的問題,協會、商會作為社會組織,在社會經濟的發展當中應該有它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中國的行業協會發展也跟中國的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一樣,經過了很多階段,最近我們也在按中央要求進行改革。

    總的來講,我個人認為,行業協會商會這類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體係裏面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央提出了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國家治理現代化,其中應有之義就是要把社會組織,把我們這種行業協會的職能充分發揮出來,只有這樣國家的治理體係才能完整全面。

    在推進綠色發展這麼一個重要的機遇期到來的時候,重慶市環境保護産業協會首先是認真學習中央的、市委的方針政策,明確自己的定位,明確自己的責任所在。我們有基本的職責,第一就是充分發揮好協會的服務功能,橋梁紐帶作用這個要充分發揮好,我們為政府服務,為企業服務,為社會服務,這個作用要發揮好。我們現在有很多工作,比如我們受政府的委託搞産業調查,就是一個很好的基礎性服務工作。我們為企業提供很多的政策、技術、咨詢甚至金融各個方面的服務,企業也由此能夠感受到協會能夠促進大家共同的發展。

    我們還為政府提供一些政策的咨詢。今年國務院常務會做出決定,政府以後出臺涉及企業的一些重大的政策舉措都要爭求行業協會的意見,所以我們在這方面的話語權提高了,我們的作用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發揮。政府的規劃編制我們也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我們協會還要做的一件事情,除了要服務好政府、企業和社會,要發揮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我們協會自己還要做平臺的建設。我們一直把平臺建設作為我們一個重點工作,當然我們會和很多機構來合作,建設一批服務性的平臺,這裏面有線上的,也有實體的,通過各類平臺的建設,為我們的會員企業,為我們的各級政府,各個部門提供協會的服務。

    我們協會在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當中也可以發揮作用,重慶市環保産業協會去年發起建立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産業協同發展機制,包括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和5個副省級城市,三峽集團這樣的骨幹央企和E20環境平臺,我們在重慶開了大會,簽了字,建立了這麼一個協同發展機制。這是我們重慶體現上游責任,上游擔當的一個主動作為的一件好事,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援響應。今後還要繼續把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産業協同發展這個機制建立好,用好。讓長江經濟帶上、中、下遊各個省市能夠在生態環境市場一體化,統計調查一體化,技術、裝備、創新、智慧財産權保護這些方面的融合,互鑒上能夠有所作為,共同推動我們綠色産業做大做強。這方面我們重慶環保産業協會還有一些想法,我們爭取今後多做一點工作。謝謝主持人!謝謝網友朋友!

    主持人:非常感謝今天張會長接受我們的訪問,我們也祝福重慶市環境保護産業協會能夠起好橋梁紐帶的作用,把環保産業能夠越做越好,同時能夠為社會做到更好的一個服務。非常感謝網民朋友的關注,也謝謝張會長!

    張勇:謝謝主持人!謝謝網友!

CopyRight ©2000-2019 CQ.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重慶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
新華網重慶頻道
2019 cq.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