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宛霞:在香港长大的梅花奖得主

http://www.cflac.org.cn  2007-7-6  作者:冉茂金 孟祥宁  来源:中国文联网
 

邓宛霞近照 本网记者 孟祥宁 摄

  作为香港土生土长的京昆表演艺术家,邓宛霞以精湛的表演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香港戏曲工作者。多年来,她还一直为京昆艺术在香港的扎根与成长而不遗余力。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网记者与邓宛霞进行了深入交流,听她畅谈了多年来执著于京昆艺术的艰辛与快乐,更深刻感受了她作为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顾问和戏曲教育工作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不懈努力的良苦用心。

  从小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

  邓宛霞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其外祖父是曾任清朝四川、两广、云贵总督的岑春煊,祖父则是香港中华总商会前会长邓典初。对于邓宛霞来说,在艺术方面对她的启迪及影响最大的是她毕业于燕京大学的母亲。邓宛霞说,她从两岁时起,就每天听母亲请来教京剧的老师唱戏。耳濡目染之下,邓宛霞渐渐对京剧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情感。

  邓宛霞虽然从小就长得温婉柔弱,但性格却像个男孩子,爬树、翻筋斗,样样在行,完全一副“假小子”的做派,而她对于京剧中舞刀弄枪的武打场面更是喜欢。家里人觉得她是个学戏的材料,就专门让她跟粉菊花、祁彩芬等京剧老师学戏,因此,“朝天蹬”、“劈叉”等毯子功对她来说完全不在话下。除了京剧,邓宛霞从一懂事开始,就学习弹奏钢琴、背诵古诗词,学习书法和绘画。

  年纪稍大,因为在香港没有一所京剧或者昆曲的专门学校可供她深造,她负笈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学习。在国外,她接受了西洋文化,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意大利的歌剧、苏联的芭蕾舞以及贝多芬的交响乐等等。这些学习让邓宛霞对艺术有了更广泛而深刻的认识,综合能力也不断提高。然而,在邓宛霞的心目中最喜欢的还是京剧,她认为京剧是糅合了歌唱、戏剧、舞蹈的综合舞台表演艺术。京剧的种子,早已埋在她的内心深处。

  对于邓宛霞来说,除了京剧外,她还喜欢昆曲。她告诉记者,京剧和昆曲不分家。过去的京剧演员一开始都要学二、三年的昆曲打基础。昆曲比较讲究身体语言上的功夫——身段、舞步优美,表演特别细腻。

  1983年,邓宛霞开始跟随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学艺。1985年正式拜在俞老门下。从1983年至1993年,她跟随俞振飞学了十年戏。因为学过音乐,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邓宛霞在戏曲艺术上表现出非常强的悟性,连俞老也禁不住夸奖她为“多年来戏曲人才中所罕见”。

  邓宛霞没有正式进过戏曲学校学习,但她反而更加幸运,除了得到俞老的亲自指点,她还得到了李玉茹、杜近芳、陈正薇、张美娟等名师的悉心传授。通过多个大师的悉心教诲,邓宛霞形成了自身风格,逐渐成熟起来。她的嗓音宽厚圆润,又文武兼备,京昆皆能,表演风格清新脱俗,细腻入微,被人形容为“香港京昆艺坛明珠”。

  香港唯一的梅花奖得主

  1990年12月,对于邓宛霞来说永远值得纪念。在参加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的40多个剧团中,邓宛霞领衔的香港邓宛霞京昆剧团以其对京昆艺术传统精华的全面继承和大胆创新而独树一帜。12月21日,邓宛霞京昆剧团和山东京剧院一团在北京同台演出了传统剧目《大英杰烈》,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大英杰烈》这出戏不好演,它集花旦、花衫、武小生于一体,合唱、念、做、打于一身,唱旦角的没两下子,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邓宛霞演起来,却是那样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邓宛霞的扮相俊美,嗓音甜润、清脆,更可贵的是她身上、脸上,还有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处处有戏。把少女陈秀英那天真活泼、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大英杰烈》的唱腔运用上邓宛霞也独具匠心。比如前边拉弓的“流水十三咳”,后边行路的“西皮娃娃调”。前者俏丽流畅,抒发了少女的喜悦之情,后者女扮男装反串小生,情绪激昂、雄壮,伴随着悲愤凄怆,揭示了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感人至深。

  身披大靠,脚踏厚底靴,拿刀舞枪,起霸开打,对旦角来说均非易事,邓宛霞在后半出戏里,却以极为精湛的技艺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邓宛霞在《大英杰烈》里演绎的陈秀英别具风格,打动了观众,更打动了梅花奖评委,她也由此获得了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让京昆艺术扎根香港

  童年时候随父母到北京,邓宛霞曾经专门到戏曲学校观摩。记得那些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踢腿、翻身、打飞脚,个个精神抖擞;班上纪律严明,却又充满了生气、活力与欢乐。这幅图画,一直留存在邓宛霞的脑海中。她也每每生发出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这幅学生刻苦用功的图画也能够出现在香港这块土地上。

  1997年的香港回归对于所有香港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而对于邓宛霞来说,更是喜上眉梢,因为她心中的那幅学生刻苦学习戏曲的图画实现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语言与地域的因素,香港过去偏重于西方文化艺术,孩子们都知道有一个莎士比亚,却鲜有人知道跟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大戏剧家汤显祖。京昆对孩子们来说绝对是个新名词。要让孩子们喜欢京昆,首先要拓荒,让孩子们接触京昆。为此,邓宛霞邀请了内地的一批有名的演员及琴师,以生、旦、净、丑全行当的阵容与现场乐队,加上经过精心选择、编排的剧目片断,配以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讲解,务求给首次接触京昆艺术的同学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印象。

  为了让孩子们学好京昆,邓宛霞成立了京昆艺术工作坊。工作坊教授不同的技艺,包括唱腔、身段、刀、枪、棍等,把京昆的精髓以轻松的方式介绍给他们,慢慢达至潜移默化的阶段;当有了基本认识后,同学们每每嚷着要学得更加正统,开始由身段学起。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香港很多小孩子逐渐从接触到认识,最后喜欢上了昆曲。邓宛霞说,京昆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孩子们接触了昆曲,喜欢上了昆曲,传统文化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作为一个戏曲艺术家,这是职责所在。

  2000年,邓宛霞根据香港实际情况,为小学生们创出了“演京剧学普通话”工作坊。即把中国的“狐假虎威”、“掩耳盗铃”等经典成语故事改编成以念白与表演为主的京剧独幕剧让小朋友们在学会标准普通话的同时,于不知不觉间深刻领略了戏曲的基本元素。

  这些演出获得了学校与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邓宛霞多年来几乎走遍了香港的大中小学校,有超过6万学生参加过“演京剧学普通话”工作坊的活动。2004年起,邓宛霞开始在高山剧场实行驻场艺术家“京昆艺术培训计划”,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孩子们的热情使邓宛霞非常振奋,她发掘有京昆表演潜质的小朋友,根据孩子的声音、相貌、形体特质,为他们选择行当。

  对于那些喜欢京昆的孩子们来说,是邓宛霞为他们创造了接触中国传统戏曲的机会。很多孩子说,如果不学习京昆,我们就会学钢琴等西洋乐器,跟传统文化肯定会有隔阂。无论是京剧还是昆曲,虽然学起来有些难,但学进去后,你会感觉到那种扑面而来的传统气息。而这种气息使孩子们沉醉其中。长期跟随邓宛霞学戏的黄雪妮是香港启基学校的学生。在谈到为什么爱学京昆时,小姑娘不假思索地说,看见邓老师的动作好漂亮,好吸引人,她的眼神有“电”呢!边说边流露出羡慕又向往的神情。

  学习京昆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对于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香港孩子们来说,他们能够受得了苦吗?黄雪妮说,虽然辛苦,但我们是从心里喜欢啊。在香港西湾河文娱中心举行的一次“青少年京昆艺术培训计划”结业演出中,多位学员在专业乐队的伴奏下,演出了基本功、把子功、形体结合、京昆唱段以及一些专门为小学生而设的入门项目;另外还有两个精彩的压轴节目——折子戏片断《琴挑》以及小朋友们演出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次演出,展示了同类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水平与舞台风貌。

  邓宛霞说,现在,京昆等传统艺术已经越来越深入到香港孩子们的生活中。他们也许将来会成为京昆专业演员,也许不会,但至少他们接触了京昆,他们肯定会是京昆等传统艺术的观众。

  邓宛霞从来就没有任何停步的想法,她始终把对青少年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她说,我自己表演得再出色,终究只有我一个人。我进行这样的工作,除了想分享我对京昆艺术的爱,使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所认识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加深年轻一代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景仰,从而对本民族文化艺术产生一种自豪感。

  在迎来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日子里,邓宛霞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她说,香港的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又同时与外来文化相容并存,是一个多元开放的国际都会,在世界文化版图上占一席之地。香港可以利用自己各方面的优势,积极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而香港的艺术家,正可以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肩负起这项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