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香港成为亚洲文化重镇——专访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马逢国

http://www.cflac.org.cn  2007-7-6  作者:冉茂金 孟祥宁  来源:中国文联网
 

马逢国近照 本网记者 孟祥宁 摄

  香港艺术发展局(简称艺发局)在推动香港艺术繁荣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网记者在香港专访了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马逢国。

  全方位发展香港艺术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向内地读者介绍一下香港艺术发展局的有关情况。

  马逢国(以下简称“马”):香港艺术发展局于1995年成立,是特区政府指定的全方位发展香港艺术的法定机构,专门负责策划、推广及支持香港艺术(包括舞蹈、戏剧、文学、音乐、戏曲、视觉、电影及媒体艺术),以及艺术教育、艺术评论及艺术行政的发展。

  记:我们注意到香港艺发局的组织架构比较奇特,采取的是委员会制,由各方面的委员组成。

  马:香港立法局通过的一个条令就是关于成立艺发局的,这里面规定了我们这个组织的架构、功能、责任。香港像我们这样的法定团体还有五六个,像旅游发展局、贸易发展局、生产力促进局、平等机会委员会等。我们有27位委员,其中有3位是官方成员,包括一位教育统筹局的局长或其代表,一位民政事务局的局长或其代表,一位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署长。还有10位是通过界别推举,由行政长官任命的艺术界代表,我们简称是民选代表,这也是全世界惟一的法定团体里有民选成分架构的。另外14位委员是直接由行政长官任命。

  我们组织架构里最高机构是全体27个委员参加的大会;下面有一系列委员会,各委员会负责不同的具体工作;再下面一层有10个不同门类的组别。

  记:在香港的整个社会发展中,艺发局对自己的责任、作用有什么样的定位?

  马:我们主要是为艺术团体、艺术家提供资金和支持、援助。我们还要提升社会对艺术的重视。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做很多推广工作。提升全民的艺术素质,提高其对艺术的鉴赏水平之后,整个社会的素质就会提高。从长远来说,我们现在讲创意、创意经济,但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很难有创意。香港从来就是一个经济城市,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要做好一个经济城市,不单单是让人知道怎样赚钱就够了,还必须要推动艺术发展。

  香港过去民间对文化的投入比较少,需要我们来开拓推动,在这方面我们的表现一直不够理想,现在正在努力。

  记:艺发局未来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马:作为香港特区政府、文艺界和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艺发局未来的发展策略是:善用香港创作自由和中西文化荟萃的优势,促进国内外的专才和艺团来港交流,使香港成为艺文表演及创作发放与交流中心;建立不同的平台和渠道,提升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协助艺团面向公众及市场;缔结合作伙伴,推动艺术教育发展,协助培育艺术教育的专才;开拓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各界支持本港的艺文活动和发展,为艺文界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空间;协助艺团及艺术家走向专业管理,提升艺文界的专业水平;加强对艺文界的支援,配合整体艺文发展方向。

  艺发局将致力于推动香港成为亚洲的文化重镇,促进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发展,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从而提升市民素质,并借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配合香港的经济发展。

  资助艺术团体与艺术家

  记:我们得知一些文艺团体的重要活动得到过艺发局的资助,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马:这是我们的艺术支援工作,最主要是给艺术团体提供资助。我们目前正支持20多个艺术团体。这个资助是长期给它们定额的拨款,另外也给它们相关计划的拨款,比如它们提出新的演出、展览或者是研究计划,我们都提供资助,但得由它们提出申请,我们审批。艺发局与内地的文化机构有些不一样,我们的运作好像一个政府成立的基金会,向全社会完全开放,香港的艺术团体、艺术家都可以向我们提交他们的申请书,从我们这里获得拨款资助。每年我们有两次机会公开让香港艺术团体和艺术家提出申请,这些申请各种各样。我们是帮政府去资助艺术团体和艺术家。

  记:每年有那么多团体与个人申请资助,怎样来评审与考核呢?

  马:我们有不同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有民选的代表,也有业界的专家,采取民主的制度来共同审核,使用评分制度,拿分最多的就通过。通过以后,每一个资助计划都要求有会计师的报告,要符合财务规定。我们的办事小组会监督资助计划的实施,派一些审核员去观看展览或演出,跟进评价和评分。更多的是依靠业界的一些有公信力的人来协助我们做好这个工作,我们有100个顾问。

  记:艺发局怎么解决资金问题?

  马:我们今后要加大自筹的力度。因为以前社会有一种理解,认为文化艺术是政府的事,民间不管。现在西九龙文艺中心项目提出之后,社会对文化艺术投入的积极性也有所提升。而且现在有很多大的公司、民间团体也愿意投入资助一些民间的艺术活动。

  把艺术渗透普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记:在艺术的普及方面,艺发局承担怎样的责任?采取何种方式来为香港市民服务?

  马:我们的工作里有很重要的一项:艺术推广。比如在公交车上展示艺术,外借艺术品去民众家里展示等。最近我们与浸会大学合作,搞了一个创意艺术中心,跟北京的大山子同一性质,把一个工业的厂房大面积改造成艺术家的工作室,我们得到了香港赛马会几千万的捐款,今年11月就能做好,大概能提供一百多位艺术家活动与工作的空间。如果成功,我们还会有类似的第二个、第三个计划,希望能够创造更多的空间资源给我们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另外我们也办其他的活动,比如每年协助香港贸易发展局组织香港的书展,举办一些地区的艺术节,举办一些大型户外媒体的艺术展览,资助民间团体办艺术杂志等。我们想把艺术渗透普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去。

  记:您曾经提出,文艺的发展必须踏上面向社会及公众之路,同时走向艺术专业化及现代管理。怎样理解面向公众与走向专业化的关系?

  马: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我们一方面提倡卓越,提升专业水平,但同时整个社会的普及也很重要,没有一个普及的氛围,从长远来说卓越的艺术就后继不足。如果不提倡卓越的话,又不能充分发挥艺术的效能。只有让大家觉得艺术原来这样美好,才会对艺术心向往之。这两方面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要发展艺术,就要做好卓越和普及,这两方面并行不悖。

  记:香港的艺术教育整体状况如何?艺术发展局在这方面有何作为?

  马:艺术教育主要是教育统筹局来做,但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理念来说服我们的教育部门去实施。另外我们也主办一些活动,比如我们认为香港的电影事业在过去几年相对低潮,后继乏人,于是我们就推出一些新浪潮的电影比赛,我们提供资金,组织了很多小团体来参与。

  记:香港艺术发展局每年都会提出一个主题,比如“艺术让生活更缤纷”、“艺术创建未来”、“凝聚社会动力,激发无穷创意”、“艺术:启动潜能,创新香港”等,请问这些主题的含义是什么?

  马:其实这完全是从推动一个活动来考虑,提出一个口号,让民众更容易理解,更能够接受,不管哪一个口号,其实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引起民众关注。我们觉得推动艺术发展,不纯粹是艺术局的工作,是要很多人、各社会团体,包括私人机构,共同参与,做这个工作。我们希望大家在做生意的时候,也考虑投入到艺术事业里面,从长远来说,这也是有回报的,艺术与个人或机构的发展,是互动的关系。

  推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记:回归以后,香港艺术发展局是否把加强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马:文化交流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计划。其实,我们一直在推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我们每年支持的文化艺术活动非常多,在上海办过香港艺术节,在深圳也办过香港艺术周,每年参加深圳的文博会。我刚到艺术局的时候就表达过这个愿望,希望奥运会开幕的时候办一个香港艺术周,我们把香港的艺术活动带过去。还有,我们也争取在国家大剧院开放的时候,在一系列演出里面能有一些香港的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两地的合作,把对口的一些文艺团体联系上,他们来筹办活动,我们来支持。我们的艺术创意中心开业以后,合作交流的空间也应该很大,我们希望把创意中心也办成一个交流的基地。我们甚至想今后赞助一些香港艺术家到北京去体验一段时间生活,搞创作,我们这里也可以接纳内地一些艺术家。

  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要同时做

 记:关注产业化做法的理念这几年在艺术发展领域比较盛行,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马:我个人对这有一个看法,艺术领域单纯提产业化,可能有欠平衡,有一些艺术的形式、范围,不一定产业化,有些艺术可能有保护的意义,有历史的价值,有社会的价值,应该保留它。这应该是投入,很难产业化。但是,强化管理、讲效率的管理是需要的。在这个前提下,有产业化潜能的,我们应该去发挥它,推动、扶助它产业化,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创造艺术成果。这两个效果都能达到的,就丰收了。对于那些不能产业化的,在取得社会共识以后,政府的公共资源应该投入,去把保育、推广的工作做好。这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分野。

  记:就是说艺术要在当代社会发展得好,还需要提倡现代的管理理念?

  马:对,一定要提倡科学的管理。另外对一些很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但不一定有产业化能力的艺术项目,也一定不要吝惜投入,要放开来投入,好好推广。两方面要同时做。

  记:现在香港也在提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您对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怎么看?香港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又怎样?

  马:我的认识可能不是很准确,我认为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前景非常乐观。第一是因为人口多,这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但是这个市场一直都没开发好。改革开放以后,意识形态放开了很多,空间和氛围已经完全改观,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是对比美国等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非常大的国家,我们还远远落后。我们有潜力可以挖掘。文化产业应该怎么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可以产业化的,就要让它充分的产业化,不要做太多的干预。拿香港来说,我认为有很多领域是可以产业化的,比如说舞台演出特别是话剧这一块,香港的前景很好,只不过我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演出场地很不够,而且主要集中在公共机构的手里,一到公共机构的手里,它要讲公平公开公正,好的剧它可能演两个礼拜就换别的剧了,不能做到产业化,按市场需求来调节。有一些有潜力的,比如歌舞剧,香港还没有很好的发展。但是一些高雅艺术,按香港的观念来说,是很难产业化的,比如搞一个管弦乐团,就很难产业化投入,但能不能改善它的经营?完全可以。就是把我们的眼光扩大到超出一千平方公里,扩大到珠三角,几百万人口的观众群扩大为八千万的观众群,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可以改善它营运的环境,把它的投入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虽然可能不会盈利,但观众效应好,社会效应也会改善。这就是科学的管理,投入就有价值。如果一个剧团一年只演两场,那效益就不行,你可以把两场变为20场,到珠三角巡回演出的话,那效益就不同了,对剧团好,对参与演出的演员也好,也能改变待遇、知名度、影响力,大家的专业满足感也可以提升。香港回归十年,跟内地的融合过去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的交往,其实融合更应该体现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在这方面目前还远远不够理想,很多客观的因素我们要想办法来解决。

  记:但我感觉香港对一些文化产业的管理,比如流行歌曲、动漫等,都走在内地的前面。

  马:其实我们在这里不太喜欢用“管理”这个词,实际上香港很少说管理某个产业、行业,香港说得更多的是“推动”,开拓空间,提供支持,我们的经验是,管得越多的领域,它可能发展得越不好。越关心它,反而越不好,甚至你投入资源如果投得不对,也会制约它的发展。所以我的观点最重要是提供两个资源,一个是经济资源,一个是空间资源,然后让它们充分发挥。当然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大家还是要依从,还有必须承担公共的社会责任。除了这两个方面,香港其它的管得比较少。所以在创作的时候,它的空间可能会大一点,它们使用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也可能会更直接一点。

  香港文化发展与国家紧密相连

  记:您曾经提过“立足香港,胸怀国家,面向世界”的思路,可否具体谈谈?

  马:这是我十多年前就有的提法。我觉得作为一个香港人或香港的机构,第一是为市民服务,所以要立足香港。但香港毕竟是一个小地方,我们长远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国家好我们就好,我们好,也是对国家的一个贡献,所以胸怀国家,很多事情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当然也要考虑香港的利益。香港是国家的南大门,我们有一个历史传统,就是跟海外有很多联系和接触。国家要发展也好,香港要发展也好,都不能关起门来自己做,一定要面向世界。这个话题不仅限于艺术领域。作为一个香港公民,就应该这样看问题,从这三个层次,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就支持了国家的发展,另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眼光一定要看到全世界。

  香港要发展,首先要把我们香港自己的事情做好,这需要打造很多的条件,我认为有几个是很重要的。第一,香港的市民一定要比较能够包容,比较有团结的意识,把香港的事情做好,吵吵闹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特别是艺术领域里面,意见是很多的,要取得共识很不容易。但是要打造社会共识,需要更多的包容,更好的集中精力,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第二,绝对不能与母体——我们的国家有很多的隔阂,一定要共融,要把握国家发展的脉搏,才能知道自己的定位,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你知道她怎么走,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出特点,这也是香港的灵活和优势所在,是我们如何很好的理解“一国两制”、如何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和特点的关键所在。

  记:内地很多省份提出既要建设经济大省,又要建设文化大省,我不知道您每年向特区政府提交的报告里有没有这种提法,或者是特区政府的发展规划里有没有类似的提法?

  马:香港现在还没这样具体的提法,但我觉得,我们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方方面面都大,我们国家是文化大国,但我们还远远没达到文化强国,我的理想是我们国家要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你看看我们印刷品的进出口,我们进口量远远比出口量多很多倍,什么时候我们的出口量超过进口量,我们的地位就强了。打造一个文化强国,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回到香港来说,香港某种意义上是文化出口强于进口的,但现在文化出口的增长远远达不到应该有的份额。所以从文化上来说,香港谈不上文化大市,但是我们能不能成为一个非常坚强的文化据点,这是应该做的。因为从长远来说,通过内地与香港的进一步融合,香港的文化产品进入内地不能再算作出口,但是我们能不能打造一个很强的内容,这个内容可以辐射出去。比如说香港有很多演出团体,它们的演出多数不在香港,但它们以香港为基地,有很多的电影制作公司的拍摄不在香港,但是它们的输出是以香港为基地,或者把香港作为融资的基地。做文化上很强的据点,可以走这个思路。香港能不能成为一个文化产业人员汇聚的地方,这是很重要的。搞电影也好,搞其他文化艺术创作也好,都要在香港来发表来公布来计划,这就好了。这样香港就可以扮演一个不一定说是龙头地位、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角色,就好像洛杉矶在电影业的位置,纽约在舞台演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