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博会的分期与规划设计
http://www.cflac.org.cn    2010-04-30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

陈易(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世博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建筑、景观、展示、标识等系统的整合。世博会是一项以城市为依托的多元化大型展示和庆典活动,它是城市竞争力的标识,影响着城市的未来,世博会的计划与城市的战略发展必须形成协调的关系。世博会将耗费大量的资源,如何充分后续利用其设施,尽可能使建筑的寿命得以长期延续,从而节约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良好的城市环境品质、明确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后续发展规划也是世博会规划、建筑等综合整合的目标。

    世博会基本上是城市的世博会,与城市的发展史密切相关。回顾世博会的历史,成功的规划当然是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基本保障,但是并没有报道说哪一届世博会的成功单纯是由于成功的规划。成功的规划只是世博会成功的一个前提。世博会的成功与否仅就与设计有关的领域而言,就需要取决于规划与建筑、景观、展示、标识等系统的整合,改变以往相互割裂、自我封闭的专业领域界限。世博会在规划上的成功则取决于其区域定位以及与城市的总体关系,包括交通、环境及城市管理等因素。世博会是一项以所在城市为依托、世博园区为主要平台的多元化大型展示和庆典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这种大型活动不仅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标识,而且通过活动,可以影响城市的未来发展,成为城市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动力。因此,世博会往往成为各个举办城市进行大规模建设,推动城市再城市化的催化剂。同时,国际展览局在考察各申办世博会的候选城市时,也非常注重世博会项目计划和城市规划战略之间的联系、主办城市的发展战略以及世博会项目与该战略的和谐程度、世博会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等,同时,也特别关注世博会结束之后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让这个地区成为孤立的城市碎片。

    综合考虑社会历史事件的变迁、世博会规划和场馆建筑规划利用以及建筑思潮的演变,可将世博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更新期4个阶段。

    萌芽期(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1851年5月1日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伦敦万国工业成就大博览会,简称“大博览会”,是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其主题为“万国工业”。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由于其强大的帝国号召力而使这届世博会举办得空前盛大,也对19世纪的科学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从此,世博会被后人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这一表述表明世博会的宏观意义绝非一般的交易会所能相比。

    这一阶段是世博会发展的雏形期,先后举办了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1853年纽约世界博览会、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1862年伦敦世界博览会、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和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共6届世界博览会,由此初步奠定了世博会的地位。

    由于早期的世博会参展国家有限,也为了炫耀早期工业革命的成就,世博会往往采用将全部展区集中于一栋建筑的布局方式。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只有一幢建筑,所谓会场,也就是水晶宫本身。1853年的纽约博览会是首次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其展馆建筑完全模仿水晶宫的布局和形制。1855年和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产业宫”以及1862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的会场也都采用了单栋建筑的形式。

    早期的博览会还没有形成主题馆、国家馆、地区馆等布展方式,在场馆布局上也没有尝试过分散布局的方法。直到1867年的费城世博会才开始允许各个国家建立自己的独立展馆,并从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开始设立独立的主题馆展馆,包括工业馆、机械馆、艺术馆、农业馆,这四大展馆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世博会中最主要的展馆。同时,在这届博览会的布局上,突破了以往单栋建筑的结构,开始注重与周边环境的配合。

    回顾这一时期的展馆建筑,受到工业革命和早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出现了以伦敦水晶宫为代表、以铸铁和玻璃为主要材料、以传统温室结构为蓝本、采用便捷迅速的预制装配方式进行施工的大型展览建筑。虽然在建筑风格上它们还受制于古典风格,但作为打破欧洲石砌建筑传统、建造全新的空间体验、并引发以后关于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和思潮的起点,其影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水晶宫是第一座运用当时的现代建筑材料建造的建筑,是第一座能够在同一天容纳10万人的大型建筑,是第一座使用成批工厂工艺建造的建筑。它是一幢临时性的建筑,建造和拆卸都极为方便。建筑总面积为74000平方米,长度达1851英尺(555m),宽度为408英尺(124.4m),共有5跨,结构以8英尺(2.44m)为基本单位,外形为简单的阶梯形长方体,并有一与之垂直的拱顶,应用了铁、木、玻璃3种材料,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建成。水晶宫的设计者是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博览会结束后,水晶宫被拆除。1852年至1854年,水晶宫被移至锡德纳姆重建,规模有所扩大,并且添建了一些仿古埃及、希腊、罗马和尼尼微的庭院。在建成最初的30年中,它作为世界各地艺术品的博物馆,每年吸引了大约200万人前来参观,并因其焰火表演而享有盛名。水晶宫在1936年毁于一场大火。

    发展期(187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这一时期的世博会由最初的展示产品,开始走向展示概念。同时在布展方式上也有所变化,在原有主题馆的基础上出现了主办国展馆,在原有无所不包的展示计划基础上,走向专题表达,把世博会从工业的范畴转向文化的范畴。

    由于早期世博会的举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主办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带来了切身的利益和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之后一段时期,欧美列强纷纷热衷于举办各种展览会,炫耀各国的国力,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从此引发了一场举办世博会的竞赛。为了协调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1928年11月22日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上,由法、英、德等31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第一个管理公约——《1928年国际展览会巴黎公约》,而作为该公约的执行机构——国际展览局(BIE)也同时建立,总部设在巴黎。

    世界博览会已经不仅仅是各国产业技术的竞技场,有时也成为国际关系的晴雨表。如193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埃菲尔铁塔下的苏联馆与德国馆在形象设计和布局上均构成明显的对峙状态,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国际政治局势。纵观从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到1939年的旧金山金门世博会,各国先后一共举办了20届世界博览会,其中美国就占了约半数,俨然超越欧洲列强,确立了其霸主地位。美国从19世纪后期开始急追直上,到20世纪20年代,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人均产值为英国的1.4倍,在国力急剧上升时期,它也努力向世界展示它的发展。巴黎也是在承办了4届博览会后,最终奠定了巴黎的城市格局。

    在布展方式上,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第一次出现了主办国展馆,当时只是两个独立的小展馆,之后逐渐发展成为由数个展馆组成的主办国展区。最初的国家展馆采取分散布局,直到1900年巴黎世博会才开始有较为集中的国家展馆区。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间,随着会展组织方式由按照展品分类转变为按照国家分类,国家展馆逐渐取代了主题展馆,成为世博会展区内所占比重最大的展馆区域。直到1937年的巴黎世博会才开始出现了主办国各地的地方展馆。

    世博会的展示方式在发展期开始有了新的理念。国家展馆的出现标志着新的展示理念,体现了国家的竞争力,也意味着人类知识和科学的进步。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以来,历届世博会在展示方式上基本都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展示。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策划者,史密森尼博物馆秘书G·布朗·古德把未来的世博会描述为“展示概念而不是实物”。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会的目标是“确定每一门科学和艺术学科的当前状态,并强调人类知识和力量的每一个分支中要解决的新问题”。它预示了在原有无所不包的展示计划基础上,走向专题表达,把世博会从工业的范畴转向文化的范畴,从产品转向概念。1939年纽约世博会展示的“民主之城”就是这一转向的表现。

    为了配合主会场的展示活动,一些文化展馆与休闲区逐渐出现。1878年巴黎世博会第一次将塞纳河左岸的夏约宫作为文化活动的专门场馆,但真正的独立娱乐休闲区出现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当时在美国消费主义的推动下,世博会展区将喧闹的娱乐项目集中布置在中央大道上,以保持展览会其他展区公园般的氛围。随着世博会的功能从单纯的工业产品会展演变为综合性的城市活动,娱乐休闲区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休闲设施也纷纷进入世博会展区,并与公园绿地一起形成了主题公园式的中心活动区。

    在规划结构上,1876年费城世博会开创了以绿地广场和水池为核心、围绕着主展厅和主题馆、独立国家展馆分散布局的规划结构。这种布局方式在其后的历届世博会中反复使用,如1915年的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和1935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

    在功能分区上,1900年巴黎世博会开始出现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之后,大部分的世博会展区都按照轴线对称的方式集中布局,即展区内有明显的中央轴线大道,各场馆区围绕中央大道对称布局,且在轴线大道旁常常放置会展标志物。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世界博览会普遍存在场馆用地规模过大的现象,特别是美国举办的几届世博会,例如有“白色之城”称誉的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就是一例。这类博览会场馆规划存在两大弊端:一是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场馆内部及场馆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设施;其次是对过于庞大的会展场地的后续利用考虑欠周,如193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黎世博会,每次的会场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处于塞纳河两岸和香榭丽舍大街沿线或端部,这在世博会历史上和世界城市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奥斯曼的巴黎计划为这一地区的改造奠定了基础,而每一次博览会场馆的规划建设,对巴黎中心区城市空间的日趋完善及交通市政设施的健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1889年建起的埃菲尔铁塔,成了巴黎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由于步入了新世纪,现代文明逐渐成形,各种建筑艺术美学思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最终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从19世纪末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到一战后以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运动”的积极实践,建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改观。如勒·柯布西埃在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展上设计的“新精神馆”、密斯·凡·德·罗于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和阿尔瓦·阿尔托在1937年和1939年世博会上设计的芬兰馆等都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这些建筑在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口号是“科学去发展,工业去应用,人类去跟随”,仍然将参观的人们看成为消极的和无知的,暗示着展会所陈列的是最先进的工业和技术成就,这一理念的局限性在以后历届世博会中渐渐被人们所认识。

    成熟期(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1990年大阪博览会)

    以“科学、文明与人性”为主题的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以“太空时代的人类”为主题的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博会、以“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的1964年至1965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以“人类与世界”为主题的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以“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为主题的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标志着世博会的展示由产品展示转向文化展示和概念展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人民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开始重建家园。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到来,表明西欧已经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同时也展示了“技术乐观主义”。1964年纽约世博会揭开了汽车时代的篇章。日本作为战败国迅速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在经济迅速崛起腾飞的同时,借举办世博会之机建立起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伴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的大飞跃,新的展览格局逐渐完善,世博会发展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成熟期。

    战后,世博会场馆的规划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是展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发展的协调,并十分注重展区的再生利用问题。1958年布鲁塞尔博览会事先就决定了场馆现场的后续用途,有计划地保留一些主要的永久性展馆,作为该市一个主要国际性商贸会展中心。而1990年的大阪以“花与绿——人类与自然”为主题的博览会场馆规划早在5年前就与其周边的千里新城规划同步进行,到博览会开幕时,新城已初具规模。通往展区的轨道交通系统也与新城的交通系统相互衔接,世博会之后若干展区也按规划改造成了以绿化为主的文化公园与新城融为一体。

    博览会场馆规划与城市再开发结合是展区再生利用的又一特点。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展区规划就结合了城市旧有内陆港区的再开发计划,这届世博会同时也是纪念加拿大建国100周年。整个展区呈3部分分散布局:第一部分是利用了旧防洪堤;第二部分是原有绿化公园的江心岛;第三部分则是根据河道改造要求填埋的人工岛。三部分通过博览会展区的规划建设构成了良好的道路有轨交通和水上交通网,完善的市政设施也给随后的城市开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这届世博会提出的目标是:向每位与会参观者展示我们生活的世界,以使他们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共同地和各自地相互负有责任的,而且,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意义远比把人们分开来得重要。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使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开始向世界开放,20世纪60年代成为蒙特利尔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世博会举办的主题上,和平的呼声日渐高涨。工业化的弊病、战争的创伤惊醒了人们的梦,使人们开始反省、思考和探索,国际间的理解、合作、协调得到重视,人的价值、人类的进步乃至日常生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急遽变化,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各届世博会的主题上。建筑领域受到社会思潮和新兴科学技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场馆建筑涌现出一批“博览巨构”。1958年布鲁塞尔的“原子球”和1967年蒙特利尔的美国馆和联邦德国馆就是其中的代表,当年的《建筑实录》杂志盛赞蒙特利尔世博会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其后,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更成为一场现代建筑的实验场,也是日本当代建筑发展的先声和契机,以丹下健三为首的日本现代建筑师开始活跃于国际建筑舞台,并最终确立起日本当代建筑的国际地位。而在美国,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一批“后现代”建筑应运而生,如1984年新奥尔良世博会就聘请了查尔斯·摩尔作为首席建筑顾问。但这一时期也不乏现代建筑名作诞生,如1958年由勒·柯布西埃设计的飞利浦馆等。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是第一次在亚洲、在日本举办的世博会,这届世博会也是为了纪念明治维新100周年。在此之后,日本又举办了3次专业博览会,它们分别是:1975年冲绳海洋博览会,1985年筑波博览会,1990年大阪花卉博览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观众超过了6400万,创下了世界博览会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以环境为议题的国际会议;两年后,在美国斯波坎举办了以“无污染的进步”为主题的1974年国际环境博览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的世博会。世博会不仅为斯波坎市带来一条干净的河流,还建造了河滨公园、歌剧院和会议中心。也正是从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起,世博会开始关注环境的价值。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在葡萄牙的推动下,联合国宣布1998年是“国际海洋年”。这届世博会上几乎所有的展馆都提到了全球环境问题。

    更新期(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2005年爱知世界博览会)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自然、科技、发展”,延续了从产品展示转向文化和概念展示的理念。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以及2005年爱知世博会都将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作为世博会的中心。

    随着冷战时期的结束,世界的发展开始趋向多元化,人类更加关注未来的发展。因此,无论是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还是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都不约而同地把主题确定为对历史与未来环境和人类自身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全球热点问题上。世博会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筹划和运作。

    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是为了纪念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

    1998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办的以海洋为主题的博览会,是为了纪念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发现通往印度的航线500周年。会场用地原是该市东部一处废弃的石油储油罐旧仓库区和垃圾焚烧场。为了使这一地区得以再生,葡萄牙政府决定联合地方政府利用世界博览会的契机对其进行整体改造,因此得名“博览会城”,总面积达330公顷,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再开发项目之一。从1994年到博览会开幕,政府一共投入了约17.5亿美元,对整个地区的道路桥梁等交通系统及市政设施进行了改造,而博览会区是其中首先开发的部分,约70公顷。该计划如果顺利完成,“博览会城”的各类建筑规模将逾185万平米。由于博览会场馆与城市区域发展统筹规划,展区交通、市政设施和主要公共设施都能为将来所用。先期开发的博览会区与未来发展区,在空间尺度肌理及景观设计,包括道路照明、对历史景观元素的挖掘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统一性和延续性。

    2000年的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展区规划也很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主旨,把保护资源作为重要的议题。汉诺威是德国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具有规模设施相当完备的国际会展中心,因此,无论在1992年开始规划论证还是最后定案,都把对原有展区的利用视为首要原则。本次博览会展区总规模160公顷,其中90公顷利用原会展中心区改造扩建,新设展区仅70公顷,这种依托型规划方式在博览会史上还属首次。新设展区与原有会展区日后有性质上的根本差别,而两区又恰好处于高速道路的两侧。新设展区规划目标是形成一个以居住为主的新市镇,因此,将来新区的商业和娱乐设施都将利用博览会期间的一些主要公共场馆,例如,博览会广场中心会场、欧洲大道和德国馆都考虑到了将来的使用,并为市政景观创造良好基础。这届世博会提出了“汉诺威原则”,其核心是“设计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2005年世博会在爱知县的濑户市、长久手町以及丰田市举行,会场的总面积约占73公顷。日本政府延续了以往以世博会带动地区经济复兴和发展的思路,试图借此振兴日本中部的经济。会场的建设将最小限度地影响现存环境条件,以保证丰富多彩的交流和表现世博会主题“自然的睿智”。但我们看到虽然日本政府表示给所有正式参展国免费建造展馆,但还是备受各国参展者的冷遇,同时,当地市民出于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而一再要求压缩展场规模的举动,也令人深思。

    在建筑成就上,塑造民族精神,体现国家文化,回应展会“可持续发展”主题的一批建筑脱颖而出。特别是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和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为当代建筑的探索指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纵观150多年间举办的36届注册类世博会,它们见证着时代的进步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历程。每一届世博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标志着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