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和:有爱,就有明天!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18    作者:张守和    来源:中国文联网

    如果……

    如果可以,我们甚至不愿用文字来记录这场浩劫,因为语言的描述,在天地哀绝的伤痛面前,显得那么苍白;

    如果可以,我们希望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一刻的震撼,能被上帝改写;

    如果可以,我们愿意永远挽着那些冉冉而去的灵魂的手,给他们一生的温暖;

    如果可以,我们甘愿舍弃一切,换来那近10万人曾经的平静与快乐……

    可是,没有如果。

    唯一能让我们安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他们,接近那些在地震中顽强生存下来的人们,接近那些在废墟中倾力呵护希望的人们,接近那些抛弃生死奋力挽救生命的人们……我们能做的不多,可是,我们一定要做到!

    亲历……

    四川地震以后,北京舞蹈学院决定派编导系深入灾区进行抗震救灾生活体悟。5月26日,编导系召开全系教师动员会,具体落实院长办公室决定,在全系领导的精心组织下,编导系师生一行14人,5月27日以最快捷的速度抵达四川灾区。

    5月28日,全体人员来到绵竹市汉旺镇,夜宿帐篷。

    5月29日,一早下起雨,编导系一行14人随部队同志一路往其灾区作业点进发。首先到达东方汽轮机厂一分厂家属生活区。曾经在镜头里出现过无数次的景象残酷地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废墟!除了废墟就是废墟!在地上偶尔散落着磁带、毛巾等生活用品……只有这些还表明,这里曾经是一年利税上百亿的企业的家属生活区。

    东汽厂的子弟学校,名叫东汽外语试验学校,这所学校救出来的学生极少。大部分孩子都在我们眼前的瓦砾下丧生。在残破的教学楼前的废墟上有一束鲜花,粗粝的砖瓦间,被风雨打湿的花朵的柔弱令人不忍触目。路途上,经过汉旺中心小学。小学的操场上,零星散落着一些桌椅板凳,随行的人说,几天前这里停放了几百具遇难学生的尸体……我们一路走过,不曾增加行囊,可此时大家却分明感到了步伐愈加沉重。

    东方汽轮机厂1966年建厂,这场灾难使该厂直接损失达到了100多亿元。我们下午的任务就是和在这里作业的战士们一起进入该厂大楼抢运幸存的资料与零件。大楼已属危楼,编导系14人,从一层到十三层,冒雨抢运。一个下午,所有人挥汗如雨,没有停息。直到结束时离开,厂区师傅才告诉我们,工作期间,发生了一场4.6级的余震,大家丝毫没有察觉,而我们抢运出来的零件价值,据粗略估计,已达上百万。

    5月30日,到达什邡市、蓥华镇及仁和村。蓥华镇三面环山,距离震中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距离。蓥华中学是这个小镇上的唯一的中学,学校门口的墙上贴着当地政府张贴的关于认领遇难者尸体的公示。一对中年夫妇在废墟中向路人哭诉他们孩子的亡故,哭声凄厉,令人不忍。

    仁和村同样已化作一片废墟,该村旁的一处稀有金属矿里有数千名遇难矿工,到目前已经无法查询其真实身份。村民们都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生活极其艰苦。

    什邡市,部队为当地灾区的孩子们搭建的临时帐篷学校,一共数十间。在“爱心小学”学习的孩子从最小4岁到初二的学生不等。而对于地震,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灾难的理解因为各自受到伤害的不同而不同。大家向灾区孩子赠送了食品、衣物,并观看他们排练六一的节目。那些瞬间绽放出来的笑脸,稍许缓解了两天来的压抑,也让大家看到了重建中的希望和期冀。

    5月31日,部分老师由部队领导带领深入重灾区北川,其余人员驻守营地。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此时的北川,已经是一座“死亡之城”,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败的气味,为了防止疫病滋生,必须进行大量的消毒处理。我们不忍触足废墟上的任何一块砖瓦,只怕惊扰到那些依旧沉默于地下的灵魂。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北川,走到崖口再一次回望时,看到的是废墟中北川中学的那面鲜红的国旗,威严耸立、迎风飘扬……

    驻守营地的人员与战士一起为整个营地近400多人的伙食筹备而工作。一个老班长朴实的话令人动容:“军人么!有福可享的就不是军人了。哪苦去哪,没有苦还得找着苦吃。”平实的话背后,饱含着战士们质朴的拳拳之心。

    入夜,部队领导安排该部队抗震英雄为大家介绍此次抗震救灾的一线情况。他叫赵晓东,云南籍,年龄不大,只是连续的劳累让他看起来显得憔悴黝黑。但是一提起救援,他打起了精神——战士们为了救人,情绪高度紧张,吃进去的东西又止不住吐出来,为了能多争取一秒,甚至几天几夜地连续抢救……从当天地震发生开始讲起,一幕幕场景,一处处细节,真实得令人不敢逼视……赵晓东哽咽着艰难讲述,从来没有一场叙述这么令人难以承受,在场所有人必须调动起巨大的勇气倾听、恸哭、流泪……当赵晓东平静说出最后一句话,所有人肃然起敬:“在生命面前,真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

    6月1日上午,大家到什邡市爱心小学参加“六一庆祝会”,孩子们表演由志愿者们带领他们编排的节目。他们依旧展示着特有的天真与稚气,简陋的居所不能掩盖他们的活跃。大家向孩子们赠送了礼物以及5000元捐款,与孩子们共同游戏。在荒芜的废墟之间,这个节日的到来对他们而言显得尤其重要。演出的最后,孩子们唱起《感恩的心》,志愿者带领大家打起手语。没有人预料到,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孩子们,在那一刻都流下泪来,一边用力微笑,一边吞咽着汹涌的泪水……这个在泪水中度过的“六一”,给所有人心灵带来一场巨大的撼动。

    从出发到返回学校的短短6天,恍若隔世。编导系师生们在废墟中穿梭、劳作、煎熬、凝视、倾听、动容、流泪……为了最大限度减轻人员流动给灾区建设带来的负担,大家节衣缩食,杜绝一切可能的浪费,6天下来,几乎没有一个人吃过饱饭、洗过澡……

    凝聚……

    泪水已经流得太多,在此,我们不想刻意煽情描述种种细节,也无意罗列各种数据。6天的经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各种惨烈的画面、艰难的情势,不仅仅是灾区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整个国家政府和人民军队在这次救援行动中显示出来的迅速反应和透明公正的媒体开放态度。

    正是这样的态度,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戴,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让全世界为之惊叹。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看见那些熟悉的绿色身影,如同希望的化身,拯救着每一个脆弱的生命。不亲历第一线,我们无法那么真切地体会到,在每一个在场的政府官员、每一个战士、每一个默默的志愿者不休不眠的抢救背后,是怎样迫切焦急的心情。这样的心情,迅速化成巨大的情感力量,透过媒体,让无数人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凝聚起来,政府和民众形成了空前的合力。

    明天……

    编导系师生此行的6天,不仅是舞蹈人以身体亲历的经验,更是一次生死体验的洗礼。从触目惊心的震惊,到泪水流尽后的深沉反思,我们愈加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被忽略太久的生命力量被重新唤醒,这种力量督促着我们,因为国殇,而应愈加努力,以我们的身体铭刻历史的悲怆与人性的顽强。

    灾难没有吓退平凡普通的人民,反而点燃了蓄势待发的民族振奋的情感。我们希望,这片光芒照亮的,不仅仅是节日里孩子们那一张张含泪的笑脸,更是我们执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忘不了离开灾区回望时,看到的那一组字:四川雄起!中国加油!——那一刻,每个人疲惫红肿的眼睛里,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泪光,更是闪烁着一种历经锻炼的坚韧希望。是的,被压倒的可以再站立起来,被分散的可以再凝聚起来,只要心在一起,就永远都有希望!

    告诉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大灾现大爱——有爱,就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