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舞蹈展演展江南文化风情
http://www.cflac.org.cn    2009-06-19    作者:孙茜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弘扬江南的锦绣文化,促进江南舞蹈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和常熟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江南文化节·江南舞蹈展演”于5月25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主席白淑湘,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冯双白,中国舞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甲芹,常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理,市政协副主席张生元等领导到场观看。白淑湘在开场前致辞,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推动和繁荣我国的舞蹈文化尤其是江南舞蹈文化的创作,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反映新时期江南文化风情的新作和佳作,衷心地希望江南舞蹈展演活动能够传承江南文化兼收并蓄的文化根脉,创作更多富有和谐秀美特质的舞蹈作品。

    展演活动开始后,来自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的21个节目,按照业余组和专业组两个组别分别登台亮相。这些入选的节目均是根据江南生活题材创作的舞蹈作品,有反映江南地区人民独特劳动生活的,如:《水车》用群舞的方式象形地排出水车的造型,表现了劳动者踩动水车灌溉农田的劳作场面。《河埠头》则表现了一群江南女子手端木盆在河边用棒槌“打”衣服时嬉戏欢笑的景象。在反映江南民俗文化的作品中,《老宅门》讲述了江南地区的女性不屈从封建制度的约束,打破枷锁束缚的故事,而《苏绣》则通过芭蕾舞这种外来艺术形式,唯美地展现了江南手工艺瑰宝“苏绣”,于穿针引线间展露巧妙技艺,于精美绣品中呈现逼真细腻。还有展示江南秀美景致的《好一片美丽的茉莉花》、《江南雨》,反映江南人民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傲雪·梅》、《我生长的地方》等作品都深受欢迎。整场节目体现出了江南舞蹈创作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地域特征浓郁、鲜明的特点,也真实反映出了江南人民在新时期的生活气息及时代风貌。

    作为首届江南文化节活动之一的“江南舞蹈论坛”于5月26日上午在常熟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专家齐聚一堂,相互交流与沟通。白淑湘、冯双白、李甲芹、中国舞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李淑芬及常熟市副市长钱向宏等出席论坛。中国舞协理论研究部主任林力平主持论坛。

    在研讨会上,冯双白表示,在中国广阔的国土上,民族众多,传统舞蹈的宝库中文化样式多样,江南舞蹈在实际舞台创造中、人们心目中已经拥有独特的地位。如黄素嘉所编创的舞作,像一幅幅江南水乡小景,表现出独特的江南风情,在艺术上也形成水灵典雅的风格,这种舞蹈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捕捉和进行理论上的总结阐发,在快速发展的现实中很容易被忽略。在时代突飞猛进的当下,我们还是需要一片精神上的净土绿水,而江南舞蹈就正具有这一独特的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在推动文化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此次江南舞蹈展演的举行是具有推动作用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舞协在这里不仅拥有创作基地,更让常熟文化在区域的共性上找到立足点,打造一张当地文化品牌,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导黄素嘉在江南生活了62年,长期致力于江南舞蹈的编创。通过多年的研究她深切体会到,所谓江南舞蹈,就是通过反映江南风貌、生活、历史,形成了江南舞蹈的形态和风格,江南舞蹈必须柔美、典雅、轻盈、圆润、内秀和水灵。她说:“江苏人民养育了我,也为我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的灵感,舞蹈是人文的传承,特别感谢常熟市对于舞蹈事业的推动和重视。我相信通过这次舞蹈盛会的举行,不久的将来,江苏的舞蹈一定会创造出一片灿烂的新天地。”

    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副教授田露深有感触地介绍说,在常熟举办这样的舞蹈活动,对于地域文化的推动与发展特别重要。江南的舞蹈和文化在中国舞蹈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舞蹈的品格与气质是很中国化的,但汉族民间舞历史上多偏于北方,而忽略了江浙的文化,如何去认识和宣传,如何去领悟它的审美,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去推动。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主任王伟也表示,江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推动江南舞蹈的发展意义重大。如今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忽视了江南特质舞蹈的教育,应该从地域文化开掘创作的源泉,抓住江南舞蹈特定的审美元素,从品格精神的塑造着手,大力发展、繁荣江南舞蹈。《舞蹈》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赵士军、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同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江铃、苏州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于丽娟也分别发言,整个舞蹈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