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飞扬的大时代书写——改革开放30年中的中国书法家协会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18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此刻,深情回眸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注意到,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全社会渐渐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书法热”并持续走高。仿佛有一支倚天巨笔,正在历史的册页上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书写下一个庄严而神圣的结论:中国书法属于历史,也属于时代;属于民族,也属于世界。

    书法是文明的载体。或许可以这样说,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龙脉,书法艺术是与每个人最亲近也最温暖的艺术。有文字就有了书法,有书法就有了文明史。当中华先祖把自己创造的某个文字第一次刻在甲骨上,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就悄悄起源了。当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学写汉字,中国书法艺术的光辉就在他的生命中闪耀了。

    书写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记述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传承着炎黄子孙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与梦想,同时展示着自己千姿百态的独特魅力,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至高无上的光荣。

    中国书协 诞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艺术是时代之花。正是波澜壮阔的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中国书法艺术在书写大时代的同时,也铸就了自己的辉煌。

    中国书法艺术虽然源远流长,中国书协却是在改革开放的第三年,即1981年成立的。创办之初,十分热爱书法艺术的王震、谷牧、方毅、周扬、赵朴初、张爱萍、舒同、许德珩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巨匠对成立中国书协给予了热情支持。中国书协的成立,标志着书法家有了自己的组织,书法艺术发展的专业性、理论性、群众性以及社会影响力自此有了历史性的大提升。28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春风,伴随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步伐,全国广大书法艺术家和书法工作者努力弘扬传统书法艺术,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充分发挥创造活力,以激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异彩纷呈的艺术劳动,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创造书法艺术新高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使古老而寂寞的书法艺术从衰微走向复兴,从复兴步入繁荣,跃上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新高峰。今天,随着国民思想文化素质的广泛提高,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热爱,“书法热”已经持续许多年,名家与佳作之盛,具有相当书艺水准的民间书家、参与书法活动的族群和习字学生之多,张挂在全国各地宾馆、办公室及千家万户的书法作品之广泛,以及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之拓展,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1980年举办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时,征收到的作品仅1000多件;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2007年)跃升到56000余件。书法艺术已经从文人雅士的书斋中解放出来,成为公众广泛参与的艺术创作活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书法艺术大跃升、大发展的30年。

    2004年,在沈鹏主席的倡导下,中国书协制定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发展纲要》,从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和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内涵和指归,这就是:使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成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构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努力推动祖国书法艺术跃上时代高峰,以光耀于民族与世界艺术之林。

    “书法热”的形成,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使得群众有了研习和欣赏书法的时代氛围。其次,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国文联的高度重视,以及以中国书协为主体、以各团体会员为骨干、以基层书法组织和广大书法家为基础的书法家组织的积极推动,使得中国书法艺术从以往的个体行为和自生自灭的无序状态,跨入团结和谐、组织有力、活动频繁、队伍壮大、创作繁荣、基础雄厚的黄金发展期。中国书协现拥有14个专业委员会,36个省市区及中直、总政、中石油等团体会员。在7000余名中国书协会员中,既有高级知识分子、干部、教师,也有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业者、农民、下岗职工等。为加强同会员和广大书法家的联系,中国书协创办了《中国书法》杂志和《中国书法通讯报》。《中国书法》从1983年创刊迄今已出刊186期,《中国书法通讯报》已出62期。各级书法组织和会员通过“一报一刊”两个平台,及时掌握书法界的艺术发展走向,及时了解各地和个人书法创作成果,实现了信息共享、创新共享、成果共享,为推动书法界大团结大繁荣、开创书法艺术新境界新局面起到良好作用。

    书法热潮 热在中心 热在大局 热在基层

    任何文化艺术的“热”,不仅要有众多名家精品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同时还要“热在中心、热在大局”,这样才能使书法艺术在社会“热点”上引起关注、大放异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第八次文代会以来,中国书协围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全机关进行了多次学习大讨论。大家认识到,“书法热”仅仅停留在书斋里和书案上是不能持久的,必须把书法艺术更广泛地推广到群众中和社会上,才能让“书法热”真正和持久地热下去。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书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社会生活的“重点”当作书法艺术的“热点”。近几年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中,中国书协举办了多次大型书法展览。为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又先后举办了中国书协理事作品赴西藏展览、走进青海书法展览和首届西部书法篆刻展等,大大增强了书法家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扩大了书法艺术的社会影响力。

    艺术是属于人民的。用书法艺术服务人民、回报社会,是近些年来中国书协工作的一大亮点。在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以及援助东南亚海啸灾害的过程中,中国书协多次组织书法家捐赠作品、举办义卖、救助灾区,树立了书法家的良好社会形象。在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活动中,中国书协也都举办了主题展览和有声有色的创作笔会。2008年初,面对我国南方严重冰雪灾害,中国书协发动所有理事积极行动,义捐作品,短短时间就收到作品千余幅,所得善款全部捐给灾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书协迅速号召和组织全国各地书法家捐款捐作,短短数天就募集资金100多万元,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连续捐款两次共计220余万元。

    第五次全国书代会召开以来,中国书协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推动书法艺术“回报社会、服务人民”方面做出更为坚决的努力。中国书法家进万家行动计划在北京启动后,迅速得到全国各地团体会员和广大书法家的积极响应,很快形成上下互动、丰富多彩、高潮迭起的良好态势。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参加此项活动的书法家、书法工作者和书法爱好者已达百万人次以上,全国各大媒体均作了专题报道。“书家进万家”正成为中国书协的品牌性活动并引起社会的高度赞誉,同时也使书法艺术的魅力获得更大范围的张扬。

    在全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之际,中国书协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评选命名中国书法名城、名山和捐建捐助兰亭小学等影响广泛的活动。中国书法名城拟评选出10个,迄今被命名的有苏州、安阳、徐州、开封、绍兴和临沂6个城市。此外,在中国书协的积极组织和运作之下,书法家捐献了总价值近300万元的作品和资金,先后在宁夏、内蒙、四川等地区捐建或资助了7所兰亭小学,获得广泛欢迎。建在宁夏吴中市马莲渠乡的一所兰亭小学,那里原是一片寸草不生的低洼地,通过书法家的努力与奉献,一个新型小学在那里建立,一个绿色梦想在那里实现。当地领导和乡亲们倍感欣喜,连续承办了3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节和夏令营。没有兰亭小学的筹建,哪有这样的激情和壮举!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书协又组织书法家在重灾区绵竹捐助100万元,为劫后余生的孩子们建起了一所高强度防震的兰亭小学——为的是“让悲剧不再重演”。此外,与地方联合举办的“红枣红了”、“桃子熟了”等书法联谊活动,还有书法作品走进奥运场馆、走进沙家浜、走进港澳台等活动,使中国书法艺术焕发出巨大的魅力与活力,并大踏步、大范围地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改革开放30年间,书法艺术之花已开遍祖国大地。

    人才培养 决定了“书法热”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取决于它的价值、意义和魅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书协积极引导广大书法家坚持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道路,同时坚守“民族化、精品化、大众化”的创作方向,使得书法艺术在创作质量上达到新的高度,在群众性推介影响上达到新的广度,在书法史学、美学和理论研究上达到新的深度。近些年,中国书协一直以人才和精品为核心,以展览评奖和学术研究为两翼,在发现人才、培养队伍和繁荣创作、催生精品上狠下功夫,由此形成了书法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生动局面。

    28年来,中国书协克服了资金短缺等各种困难,连续成功地举办了9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展示了当代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准和发展创新的主流趋势,在全国形成一以贯之的高规格影响。展览从申办、征稿、评选、展出再到评奖,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一整套规范、成熟的操作方法,形成了阳光评选、学术评审、规范运作等一整套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的科学评审机制,在全国书法界树立了广泛认同的权威性,一大批书法大家和书坛新秀正是在这样的全国性展览中被发现的。此外,还有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妇女书法展等,凝聚了不同层面的创作群体,体现出各具特色的审美追求,适应了社会各界的多样需要。正书展、行草书展、楹联展、扇面展等单项展,更是各施所长、生动活泼、异彩纷呈。在此基础上,中国书协与中国文联共同主办了当代书法艺术的最高奖项——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书法界普遍认同,并成为广大书法家心目中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追求目标。2008年,遵照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提出的“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战略”的工作要求,中国书协启动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当代名家系统工程”,举办了全国千人千作展,并拟定在两年之内推出经典之作和书坛大家大展。

    展览评奖活动不仅全面展示了当代书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为广大书法家不断提高书艺水平、探索继承创新之路和书法爱好者迈入艺术殿堂,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和平台。人才辈出、佳作迭现,是“书法热”持续走高的重要标志。

    学术研究是书法艺术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支撑,中国书协成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了7届全国书学论坛讲座,并经常性地组织专题性学术研讨活动,使得当代书学研究已经成为包括书法史论、书法理论、书法美学、书法批评在内的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同样,教育培训在书法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地位。中国书协创办了函授培训中心,连续举办了16期面向全国的书法函授学习班,培养学员21000余人,其中高级班学员8600人,初级班学员12400人,并举办了13期学员作品展。2004年,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捐资100万元,资助中国书协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书法硕士生课程班,招收学员近百名,这一开历史先河的义举,为培养青年书法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向世界 充分发挥中国书法艺术的软实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兴趣也日益提升。中国的“书法热”已经热到海外,据中国人民大学海外文化调查表明,近年来,中国书法第一次超过京剧成为海外人士辨识中国的文化符号。书法艺术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海内外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多年来,中国书协坚持不懈,一直在为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而积极努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式,广开交流渠道,大大扩展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国际影响,充分发挥了书法艺术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特魅力和特殊作用。在纪念中国书协成立20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等重要活动中,中国书协邀请了国外名家及作品参会参展。为配合联合国人权大会并宣传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的巨大进步,中国书协与中国美协合作,赴瑞士举办了当代中国书画展及演讲会。1998年12月5日,中国书协在巴黎大学举办了现代中国书法展,江泽民同志为展览题词,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了展览,并称赞“书法是中国艺中之艺”。此外,中国书协还举办了中日女书法家优秀作品展、一年一度的中日诗书交流展和中日诗书论坛等多次国际性展览。

    2008年,经国际社会有关方面同意,中国书协接管了国际书法联络组织秘书处,并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展出了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泰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埃及、摩洛哥等18个国家的583件书法作品。

    2004年,中国书协提出了中国书法环球行计划,2006年开始实施。两年来,中国书法代表团先后访问了东南亚以及非洲、澳洲等8个国家,使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逐步走向世界并为世人所知。中国书协还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加强了与港澳台地区的书法交流,有力增强了“同种同文”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

    回首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书法艺术发展道路,我们深切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也是决定中国书法艺术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国书法艺术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毫无疑问,影响广泛、持之以衡的“书法热”必将造就中国书法艺术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