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新闻眼

电视剧《阿娜尔罕》:人物命运和大的时代联系在一起

时间:2013年05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电影版《阿娜尔罕》海报

电视剧版《阿娜尔罕》海报

  上世纪60年代上映的一部名为《阿娜尔罕》的电影,在今天看来已成为红色经典,它讲述了一个新疆穷苦劳动妇女阿娜尔罕反抗地主压迫、和广大穷苦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求解放的故事。自此后,阿娜尔罕这个名字,似乎成为一种象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说,“半个世纪以来,‘阿娜尔罕’一直伴随着新疆人民的生活,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同事,都起了‘阿娜尔罕’这个名字”。由这部电影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目前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这也是新疆本土原创的电视剧首次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

  新疆本土原创难能可贵

  3年前,电视剧《阿娜尔罕》出品人、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韩子勇接到了将电影《阿娜尔罕》改编成电视剧的创作任务,随后组建了创作班子。他们把老电影的剧本找来,“很薄”,也找到了老碟片,仔细研究揣摩后,他们理解了这个任务的初衷:新疆的历史和内地还是有些不同的,“新疆的和平解放,新疆各族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内地的观众了解很少,新疆的年轻人恐怕了解的也不多。”他说,“而这个题材就是讲述那段历史的,先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然后新疆和平解放,阿娜尔罕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在他看来,因为这部剧里有很多展现新疆底层人民生活的场景,这对不熟悉维吾尔族农民生活的内地观众来说,也是一次知识普及,“比方说他们和宗教的关系,他们在旧社会和首领与管理者的关系等”。

  《阿娜尔罕》是不折不扣的新疆本土原创,这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感到难能可贵,“很多维吾尔族的艺术家们参与了该剧的创作,特别是老中青三代演员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这在过去的新疆题材电视剧里是很少见的。”他认为这部剧塑造了本民族人物形象阿娜尔罕、库尔班等,展现了维吾尔族的文化,如风俗习惯、宗教、歌舞,也展示了本民族的民族思维和审美理想。

  在王伟国看来,目前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太少了,“国产电视剧年产量达15000集,但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大约不到100集。我们有55个少数民族,无论从地域还是文化形态来说,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电视剧创作素材”。

  阿娜尔罕

  不是简单的良家女子

  韩子勇认为,《阿娜尔罕》首先是一部年代戏,“有大的历史背景”,其次也是一部爱情戏,“在那样一个压抑、封闭的环境下,阿娜尔罕这个个性倔强、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姑娘,不屈服于命运,她和库尔班的爱情,也历经曲折”。最终她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新疆解放前的社会形态和内地有一些差别,它不是单纯的封建社会,也不是像西藏那样的奴隶社会,应该说它是带有残余的封建社会,因此妇女的命运是很悲惨的,也因此阿娜尔罕这个形象才显得可爱。”他说。人物命运和大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这部剧在这一点的交代上脉络很清楚。

  “阿娜尔罕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良家女子。”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从这部剧对阿娜尔罕这个人物的塑造和表现空间上来分析,“创作人员在这个角色身上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让她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一点很有意思。”在她看来,阿娜尔罕是维吾尔族传统歌舞的化身,她与库尔班的纯洁、浪漫的恋情,与乌斯曼的生死较量,都和她对歌舞的热爱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升了阿娜尔罕这个人物在整部剧中的文化分量。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也看到了这个故事的时空穿透力,“如果说电影《阿娜尔罕》是当年一部反映妇女解放的经典影片的话,那么今天的这部电视剧,它所追求和强调的显然已经不再仅仅是对妇女命运的关注与诠释,而是更多地在表达人们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光明的热切向往,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心目中像黑色泥土一样的厚重的、美好的情感。”

  电视剧版的突破

  爱情和阶级斗争,是《阿娜尔罕》这个故事的两个主题。在《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看来,原作电影表达的主题更倾向于后者,即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电视剧同样表达了这两个主题,两者有一致性,但也有不同。“电视剧更多地侧重于表达追求爱情的一面,通过表达这一面来折射其他的面。”他说,“男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艰难曲折,成为一条叙事主线,在这个前提下展开了阶级对立、贫苦农民翻身求解放的过程。”

  彭程认为这样的设置更能够吸引观众,是该剧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契合了时代的审美观。同时,他还表示,在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段上,不论是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氛围和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电视剧都要比原作电影更出色一些,从而不仅艺术感染力更强,在主题思想表达的深刻程度上也要向前跨进一步。他特别提到电视剧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充分地体现了当今时代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认知,原作电影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导致人物标签化,对于人性的描绘是很少的,电视剧版既写了阶级属性,同时也写出了人性,不再是脸谱化、漫画式的处理”。

  主旋律题材的影视剧,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容易走入模式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看来,这是把一个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了,缺乏一种打动人心的戏剧化呈现。他认为,电视剧《阿娜尔罕》在主旋律如何拍得好看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它打破了电影版的阶级斗争视角,围绕每个角色的身份来设置故事情节,表明一个群体的某些特征,又通过这些来塑造人物。某种程度上对说教味很浓的同类影视作品是个突破”。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