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书法>书法话题

书法创作应重视对本体的开掘

时间:2019年07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彭庆阳
0

   当代书法艺术的理想如何定位?

  “以精品奉献人民”之“精品”就是源于“对书法本体的挖掘”,“用明德引领风尚”就是“对崇高美的呼唤”。“本体”源自哲学中形而上学所关注的是现实的本质,也就是存在的本质。笔者以为书法本体是指书法本体语言的表达及其文化内涵、书者心迹的流露。我们常常称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为书法的本体语言,即“笔墨语言”,它是书法本体要素之一,但不是唯一。书法作为一门富有特色的艺术语言,它的本体相对有着一定的稳定性、载体性和传承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如本体语言中笔法的从单一到多元、字法的从复杂到简约、章法的从简单到丰富、墨法的从单纯到多彩。书法艺术的发展会随其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而改变,这里面的本体因素是书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质力量,所以便有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说法。
  当代书法全民性的热潮沸沸扬扬已有多年,对书法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其全面繁荣和喧闹之下,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书法本体的漠视和缺失。时下的书法作品由于受到“展厅视觉”的影响,出现了重形式轻内涵、重技法轻内容的境况,其形式制作的精美、装饰色彩的诱人成了“展览体”书法的亮点。诚然,重技法没错,这是对书法本体语言的重视及其表现,但在重技的同时不应该淡化、更不该失“道”——传统文化信息的表达和书者心迹的流露。面对书法本体的流失,理应还原和追回,并结合时代文化的发展进行开掘。
  书法本体的表达既是书者功力和技法的展现,也是书者文化素养、人格心性的流露,从而折射出书者所处的人文环境和时代背景。试观书法史上那些经典名作,无不如此,给人以不同寻常的审美观念、启示后人的创作理念。所以,书法审美是建立在书法本体之上的,书法本体的缺失或偏离,必然会带来书法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的偏离。真要扭转书坛上抄袭模仿、低级趣味、以丑为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为艺术而艺术”的现象,必然要实现书法本体的回归、开掘,以及对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彰显,才会让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人、书中有德,进而从书法的“高原”走向“高峰”。
  当今的文化建设在国家全局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于书者而言,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这样一个具有创作精品、成为经典的氛围与语境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创作艺术精品,也完全相信可以创作出时代的经典之作。只要书者忠实于对书法本体的回归并开掘,“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书法魅力在于其内在充实的显现,经典之作是厚积薄发的结晶。真去这么做了,今日的书法精品或许就是后人心目中的“经典”。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