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美术评论

一所多媒体艺术的“无墙学院”

时间:2020年11月23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施晓琴
0

   10月底的宁波东钱湖畔,一场集虚拟影音视觉、动态激光灯效、媒体空间装置为一体的展演拉开了“近未来:可能生活”2020跨媒体艺术节的序幕。漫步于拥有着百年人文历史的韩岭古河街上,一件件具有未来科技感的装置和影像作品,或隐或明地遍布在古街的小巷与房屋之中,不仅开启了多重时空的对话碰撞,更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这些作品,都来自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年轻的学子们,他们平均年龄21岁。

  10年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高世名初创跨媒体艺术学院时,和同事们的共同愿望是希望建立一所“没有学院派的学院”,一所“无墙的学院”。如今,愿景落地。

  在个性和共性之间 

  2015年,“跨媒体艺术”获批教育部新增专业,也是从这一年起,为推动教育实践落地,促进教学相长,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跨媒体艺术节,到今年已是第六届。它的意义在于“以展演带动教学与创作”,师生在每学年开学初就着手为艺术节进行筹划和创作,并且延续一以贯之的开放性、交流性以及国际视野。

  而紧密联系社会,关注现实与未来生活则是跨媒体艺术节始终坚持的定位。从第一届“迷因城市:骇进现实”(杭州)、第二届“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上海)、第三届“未来媒体/艺术宣言”(法国)、第四届“全息书写 Holographia”(北京),第五届“演化论”(杭州)到今年的“近未来:可能生活”,每一届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当时所处社会语境而展开的观察与思考。

  “跨媒体”,这一词汇本身所指代的媒介的丰富性,也使得它的教学模式必然与传统的艺术教育有所区别。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本届艺术节总策展人高世强认为,传统艺术教育以媒介为本体,强调对媒介的掌握与打磨,对于如何运用媒介与世界、社会、人生形成“对话关系”注重较少;而跨媒体艺术旨在超越媒体限制和趣味羁绊,更加注重前述“对话关系”的个性建构。

  以创作集体作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是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这些年在教学与外沿持续推进的模式。“创作集体和集体创作不一样。相比集体创作是完成一个任务,创作集体则是每个参与者怀着对作品的热情,在个性和共性之间平衡,这样每个人的创造力都能在作品中体现,也才更鲜活动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艺术节学术主持管怀宾说。

  “你现在就是一个社会人”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呈现出来的教学模式是非常不一样的。它使得人人参与其中,并且每个学生都饱有强烈的存在感和旺盛的创作欲,同时,也学会在观察和思考中培养独定的艺术观。

  参与艺术节,老师们的要求是,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要抛开“学子”的身份,真正的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家,要秉持着对自己作品负责的态度进行一个完整的创作。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牟森告诉记者:“很多同学把‘等我踏入社会’当作是一个时间节点,我告诉他‘你现在就是一个社会人’。”因此,从入学第一天起,跨媒体学院的老师们就开始强调学生的独立感受与思维建构中的判断性。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以何种方式推进成为首要问题。以媒介展演系为例,牟森认为,通过媒介史考古,拓宽眼界和视野,培养学生的眼力,始终是清晰的教学路径。此次艺术节中,媒介展演系以瓦萨里“DISEGNO”为名,以诺思洛普·弗莱“高山、花园、洞穴、熔炉”为结构,20名本科生对应巴勃罗·聂鲁达“二十首情诗”,通过20件作品向20世纪的20位艺术家致敬,同时梳理了20世纪媒介史的源流和变迁。而“一支绝望之歌”则通过一件作品致敬今年去世的贝尔纳·斯蒂格勒,从而以此纪念整个20世纪艺术史。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亦是对艺术节主题“近未来:可能生活”另一个角度的诠释。

  “此次媒介展演系的展览暗含着对20世纪100多年历史的缅怀,也是一次回顾。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习艺术史的角度,这些创作实际上也使20世纪艺术史与学生个体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一种呈现。可能的起点,已经从这里开始。”管怀宾如此评价。

  要完成这样一件件涵盖声光电的大型装置和表演构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拓宽了艺术创作需要学会的技能边界。“工程是实现作品的一部分,艺术家要以‘工人意识’来把握这个过程。不光是对材料、结构的熟悉,与供货商家的沟通、物流的效率、施工的进度等,都是影响作品最终呈现的因素。这是贯彻在我们教学中的理念,现在甚至有不少艺术家找我们年轻的学生为作品提供解决方案。”虽然严格,但谈及自己的学生在一次次的创作与实践中个人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牟森满是骄傲与得意。

  关注“人的保存与发展” 

  事实上,今天的艺术教育已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美学支撑及价值取向深度关联,而面对变化如此之快的5G时代,跨媒体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着诸多困惑。为此,今年的艺术节,除了六大展演板块外,还特别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举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近未来”的艺术教育。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研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艺术节的教育意义,他认为,当下艺术和教育的根本责任,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下,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为此,学院和教育者们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思辨空间,重新思考艺术和教育、创造与传播、生产和消费、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共同追问:面对“技术-信息-资本-权力”网络所建立起的总体性全球治理,我们如何重塑艺术的创造与教育?面对这种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新的生命政治,作为一种“人学”的艺术和教育如何展开?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曾表示,跨媒体,就是要用跨越媒体来激活当代,是要打捞起所有的历史和当下的碎片,切入当代的生活和生命体验,进行艺术的转型与变革,借助革命性的艺术精神,重构一种宏大关怀的文化意识,重建学院先锋。

  近几年,随着科技与媒介的巨大变化发展,知识系统的流变性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实质性问题,而这一点给学院教育带来了更大挑战。学院如何在其中建构知识系统,既是一个问题,也是一项课题。管怀宾表示,无论是跨媒体还是实验艺术教育,作为今天艺术教育的一个侧面、一块试验田,既不能固化技术指标,也不能完全游离教育的内涵建设。他说:“我们相信唯有深度的追问和前沿的思想才能推进课程中的实验;才能实现所谓技术媒介与思想锋芒相交叉的实验艺术意义;才有可能在一种开放的语境中,遭遇对置各种纷杂的艺术事象和现实问题;才能对现有教学系统的设置进行必要的学术判断和有效的链接补充。”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