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资讯

王明明:防止美术馆变成“空壳”

时间:2012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明明(全国政协常委、北京画院院长)
0

  近几年来,全国的美术馆建设突飞猛进,政府、民间、企业投资的美术馆拔地而起。其中许多场馆的体量、硬件设施水准已经达到世界水平,甚至出现了规模可观的超级美术馆。然而,蓬勃发展的美术馆建设也存在令人担忧之处。目前,一些地方性美术馆的实际情况是缺少收藏和研究,缺乏管理和学术人才,缺乏策展能力以及固定展览陈列,美术馆变为了一个“空壳”或临时性的展览馆。

  美术馆的落成开馆并不是终点,从一个建筑的架构到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这其中包括丰富的馆藏、完备的学术系统以及有规划的长期陈列。因此,在免费开放后的美术馆时代,如何提高美术馆馆藏的研究与利用、发挥美术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已成为美术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加大美术馆的收藏投入、制定收藏规划、规范藏品管理,是一个美术馆充实性和独特性的保障,然而收藏经费的制约已成为目前大部分美术馆难以扩大藏品的现实问题。近年来,艺术市场的活跃也带来了艺术品价格的不断攀升。对比之下,美术馆目前的收藏经费就显得相形见绌。中国美术馆年收藏经费2000万元,浙江美术馆年收藏经费1000万元,这个数额在市场中甚至买不到一件艺术精品。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国家艺术资源的流失以及观众审美欣赏的受限。

  因此,制定目标明确的美术馆收藏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收藏方式是建立在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针对办馆特色以及本地域艺术发展方向的特定范畴,具有学术性和特殊性的双项统一。以办馆宗旨和特色为方向,以学术研究为依托,美术馆的收藏规划才更趋于合理和有序。所以,制定美术馆收藏规划与加大财政对美术馆收藏经费的投入与动员社会捐赠相结合,是增强美术馆整体实力与健康发展的关键。

  时下,就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美术馆而言,普遍存在一项重要的运作缺失,即长期基本陈列的缺位。长期陈列是维系美术馆长久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所在,也是一个国家文化态度、价值取向最持久、最准确的呈现。然而就目前来看,重展览、轻陈列的现象在美术馆界较为普遍。一些美术馆以短期临时性展览支撑运营,展览组织、策划工作相对简单,学术深入程度有限。在2010年开展的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活动中,陈列已经作为考核重点美术馆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也是进一步进行美术馆评估的必备条件。

  作为收藏、研究、展示、普及教育的公益性美术事业机构,美术馆有责任对馆藏作品、专题研究成果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展示,以达到宣传、展现地域、民族乃至国家美术历史发展最高水平的目的。因此,建立美术馆长期陈列机制和考核机制,是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不仅是互通有无的过程,更是馆际之间相互学习、提高、探讨与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通过各馆之间藏品以及藏品研究成果的交流,使藏品的实际社会效益大幅度增加,完善研究展览的品质。从另一角度而言,国内美术馆可以向国际知名美术馆学习管理模式、办展理念、研究体制等先进经验,同时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间文化艺术的欣赏和对话。

  注重加强美术馆公共服务、教育及推广“以观众为中心”的思想如今已成为日渐普及的美术馆文化,拥有稳定的观众群体,并在美术馆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与其建立共识,满足观众的心理预期,不仅强化了美术馆的公共服务职能,更能促使观众成为美术馆建设的积极行动者。美术馆教育具有人文素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必要性,人们从美术馆得到的不仅仅是艺术信息、知识和文化经验,更重要的是对美育、文化价值乃至人类文明的体悟。因此,加强美术馆公共服务和教育职能,培养社会中志愿者的普遍参与,应成为美术馆管理、运营中的重点工作。

  美术馆免费开放的政策惠及民众,但同时“免费”也带来了美术馆经费、管理成本大幅度增加,以及展览质量和公共服务需求提升等问题。为此,国家应加大对美术馆这项公共服务设施的扶持力度,除了补贴门票收入的问题外,应对人员编制、收藏投入、管理投入等一系列问题提供资金、人员、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尤其是增加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员编制,从而使美术馆这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要部门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更健康、有效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编辑:孙育田)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