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美术>美术话题

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策展手记

时间:2020年11月23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丁澜翔
0

塞外驼铃

​——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策展手记

  1943年,关山月偕夫人与赵望云、张振铎,历尽艰难,辗转跋涉,经河西走廊,入祁连山,出嘉峪关,到达敦煌临摹壁画。在这一非凡的写生旅程中,关山月获得了完全不同于岭南地域风貌的视觉体验。本次关山月美术馆以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的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的作品为基础,联合敦煌研究院,推出专题展。该展已入选“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展览以新的视角来探讨和研究关山月西北写生和敦煌临画,重新认识那一代美术家的艰难探索和实践,启发我们反思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发展、本土与世界等问题,同时也为新时期中国美术的发展与价值建构提供新的资源。

  展览主标题取自关山月1943年创作的《塞外驼铃》,这幅画首次亮相于1945年1月13日,彼时关山月在重庆举办“西北纪游画展”,郭沫若亲临参观并题诗作跋。选取“塞外驼铃”作为展览主标题,一方面,希望利用“塞外”标示地域与空间,以“驼铃”的意象帮助观众建立想象;另一方面,是基于这幅画背后的历史寓意。“沙漠之舟”——骆驼,在抗战的民族危机中,尤其是在关于北方战事的视觉建构中,逐渐成为代表多民族共同支持抗战的符号。奔走在西部驿运干线上如江流般的驼队,开辟了国际运输路线,源源不断地将援华物资运抵大后方和前线。关山月画的不仅仅是作为塞外风景的驼队,而是作为全民抗战坚强后盾的驼队,郭沫若应该参透了其中的寓意,才感叹“铃声道尽人间味”。

  展览由“一本书和一个展览”引出,“一本书”即是1948年8月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为关山月出版的《关山月纪游画集·第一辑·西南西北旅行写生选》,高剑父为该书题字。全书共收录关山月西南西北写生十五幅。“一个展览”即是关山月从西北归来后,于1945年1月13日在重庆举办的“西北纪游画展”。展览采用倒叙的方式,以当时的实物(画集)和事件(展览)为媒介,引出关山月的西北之行。通过“一本书和一个展览”的媒介,观众可以更顺畅地进入展览的历史语境之中,拉近观众与作品的心理距离。

  随后,我们设置了“向远西行”的序章板块。展示关山月在川渝的交游和创作,这也是他得以结识赵望云等人,并相约去西北写生的起点。进入展览的主体板块,我们以关山月行旅的路线和地点为线索,分为“河西走廊”“敦煌烛光”“冰雪生活”3部分,构建关山月一行在西北行路写生的历史和地理序列,并以此为框架,将作品按照相应的叙事逻辑忝列其中。

  展览的第一章节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作为中国唯一的衔接起中原、北部草原、西域绿洲与青藏高原四大区域的走廊与过渡地带,是我们观察并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互构和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切入点。关山月与赵望云、张振铎一行前往敦煌的西行之路正是从西安经兰州一路向西,沿着河西走廊深入西部,他们经张掖、酒泉,出嘉峪关,又折入祁连山,西北民族的真切生活场景在关山月的笔下转换成跃马奔驰、塞外行旅、驼运休憩等母题。第二章为“敦煌烛光”,经过河西走廊的艰难跋涉,关山月一行终于到达目的地——敦煌。面对精彩绝伦的敦煌壁画,关山月被完全折服,他立即投入到临摹与研究之中。为了延长工作时间,关山月妻子李小平不辞辛苦,替他秉烛掌灯。晚年,关山月手书“敦煌烛光长明”来纪念这段难忘的经历。该板块展示了关山月临摹敦煌作品20余件,关山月运用写意画的技法,以意临的方法来临摹,他实际是以敦煌壁画为依据,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理解和体会,立足自己的角度,来重新演绎敦煌壁画。第三章为“冰雪生活”,临罢敦煌,已入隆冬,关山月与妻子李小平暂别赵望云、张振铎,冒风雪前往青海继续他的西北纪游写生之旅。他在德令哈、西宁塔尔寺等地描绘少数民族生活,又在黄河沿岸描绘北方冰雪之景。在章节的安排上,我们遵循关山月西行的路线,根据地理区域进行划分。如此叙事,能帮助观众建立整体的空间序列,仿佛重走了关山月的西行纪游之路。

  在展厅现场,我们安排了4个视频,帮助观众理解展览,加深观展体验。在展厅序厅,装置有290×190厘米的LED屏,播放展览的动态海报和西行路线动画,海报的背景是“墨浸黄沙”,我们取敦煌鸣沙山之沙,撒在卡纸上,再泼墨而成此图。“塞外驼铃”集自郭沫若的书法,其中“驼铃”来自郭老提关山月《塞外驼铃》的诗句。背景音乐由三频合成,曲子是魏凡的《伎乐天》,由作者亲制的曲颈塔尔琴演奏,该乐器参考了丝绸之路上的古乐器和石窟壁画上的乐器形制。我们还录制了塞外风沙声和鸣沙山驼队的驼铃声。黄沙漫天,驼铃悠悠,曲颈塔尔琴声将观众的思绪带入到那个特殊年代的西行文化之旅。进入展厅,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主题形象,我们将一段抗战影像投影到黑黄主色调的形象墙上,寓意着关山月的这段旅行是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下,略显压抑的基调体现了整个展览的文化语境。在“河西走廊”章节,我们混剪了关于河西走廊的风景片段,帮助南方的观众感受河西走廊的草原、戈壁、大漠与雪山。通过风光视频的展示,也间接建立了画中之景与河西实景的联系。最后一个视频媒介是放置在“敦煌烛光”板块的纪录片《敦煌画派》,详细向观众讲述关山月与敦煌的故事。

  数字化媒介是观众与展览互动的重要方式。为加深观众对关山月西行路线、创作、交游、活动的理解,我们制作了“关山月西行互动地图”。该互动地图以时间轴和写生路线为主,展示关山月在西行过程中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行经位置的创作和经历。观众可点击屏幕上的时间或地点查看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与作品。特别开发的大型拼接屏,支持多位观众同时操作,每位观众可以在对应的屏幕上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画报也是我们“折叠时空”、勾连历史与当下的重要媒介。展览的叙述从1945年关山月“西北写生展”的现场照片和三条展讯开始。三张报纸(《大公报》《中央日报》《新闻报》)将观众与当年的展览建立关联,利用报纸的媒介,我们还模仿民国画报的板式,设计了“关山月西北纪游画报”,将展讯、作品、地图、文献、章节、1945年展览照片、2020年展览现场等内容按照展览的历史逻辑排版。每一份报纸都是时空交汇、充满历史感的媒介,配合展览的叙事,拉近观众与历史现场的距离。

  本次展览的策划基础和出发点是详细的文献梳理和深入的艺术史研究,提炼出展览的主题和线索。从策展主题到展览实施,我们的策展团队做了大量的交互设计,运用多种媒介,建立观众与展览的链接。

  (作者系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