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资讯

社会、媒介、历史与影视实践和影视学科的互动

时间:2020年11月2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金燕
0

社会、媒介、历史与影视实践和影视学科的互动

——2020·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综述

  2020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和第二届影视史学年会近日在京落幕,200余位影视界专家学者、从业人员、青年学子参会。史学年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广州大学分别开设分论坛。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说:“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影视行业需要积极寻找有效的对策,吸收一切有益的方式方法,守正创新,不断探索中国电影美学新范式,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反映时代面貌,体现影视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认为,文化自信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学术创新上。影视民族化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中国影协副主席尹力表示:“要健全创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让所有创作在法治条件下得到更大宽容度的运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认为,发展影视产业必须“注重科技发展对影视艺术形态的影响,注重文艺政策对影视创作的影响,注重审美趋向变化对影视消费的影响”。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分别从电影理论批评与中国电影的升级换代和国家电影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发展角度,阐述了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之道。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赵卫防认为,新主流大片以中国特色的重工业模式完成了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表达与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认为,中国影视要形塑当代生活与世界变迁的情境,展现当代中国流动性生存状况,同时要在流动中注意回溯文化传统之根。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认为“研究应当辨析影像艺术作品的东方性与西方性。”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认为“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与中国电影学派也构成个性与共性、局部与整体、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隋岩认为,网络群体叙事的互文性深刻影响了电影的社会性叙事。厦门大学教授李晓红认为,培养影视理论人才需要兼顾“跨学科”和“复合型”。

  在“中国特色影视产业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说道:“新时代中国影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将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探讨电影理论体系、产业结构、创作实践,乃至制作技术之间如何建构起有效的跨界联动,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表示,未来要完善电影工业体系、健全电影市场规则体系,努力提高中国电影的全球竞争力,最终实现电影强国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光明谈道:“中国电影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内容驱动、由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由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由单渠道向多渠道融合、由跟随性发展向创新发展。”

  霍廷霄、侯克明、孙承健、穆之飞、徐建、谢昆、米春林、郭建全、肖进、陈奕、路阳、曹盾、谭政、曹永、张晓龙、亚宁等学者与从业人员,分别从视觉开发、数字资产、虚拟制作、CG动画、产业协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专业探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晓清和敖日力格呼吁成立中国视觉特效奖项,反思人才培养在美育方面面对的新压力和新问题。刘军、杨乘虎、张智华、张歌东等探讨了算法、网络影视与短视频的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

  评论周还就中国影视民族化等问题展开研讨。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重新阐述了“民族化”概念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认为,电影理论应该充分考虑民族化的复杂性。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史博公认为,电影理论本土化的核心就是中国电影社会学的建构。浙江大学教授范志忠认为,西部电影以其独特的民族意识,实现了中国电影的自我身份建构与认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路春艳认为,日常生活景观的影像建构“恰恰是大众文化通过视觉语言呈现的有效路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认为,对革命历史与红色记忆的书写和现实题材主旋律的多样审美表达,体现了鲜明的民族化特色。南京大学教授周安华认为“主旋律”作为一个深具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命题,是一种熔铸大众意志与意趣,饱含现实生活内容与真实情感的创作。

  评论周邀请了各个高校历年入选国家电影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的年轻编剧、从业者以及专家学者,围绕融媒体时代下青年编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扶持计划十年来的得失、编剧的边界——跨界与融合、泛IP时代青年编剧如何破局等四个议题进行探究。

  评论周还从城市与影像等议题探究空间、地域文化的新视野与新路径。诗人欧阳江河、阿美、沈苇,导演郑大圣、阿年等都谈到了影像的史料作用和文献价值。清华大学教授苏丹说道:“电影借助历史和场所的精神,形成空间美学、文学图像和文本复合的审美状态。”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远婴,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武亚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喜清、刘乃康、副研究员孙萌等,也分别从历史、叙事美学等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编辑:包梦暄)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