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电影>电影话题

开掘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价值

时间:2020年11月2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邱振刚
0

开掘中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价值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在京开题

  11月13日,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担任首席专家、北京电影学院作为责任单位的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京举行。

  此次会上,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丁亚平为组长,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研究员饶曙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皇甫宜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宜文、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涌、浙江大学教授范志忠组成评审专家组。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文旅部科技教育司社科处达昱岐出席了会议。王海洲从研究现状、选题的学术价值、总体框架与预期目标、子课题构成与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与创新等方面作了开题报告。王海洲表示,本课题研究将深入传统文化关键肌理,回溯民族特性,利用本土资源阐释中国问题,学习、融汇优秀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部分到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力图真正做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电影中的传承创新,塑造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该课题共设五个子课题,分别为:精神文脉——“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中国电影中的传承与弘扬发展研究”、诗意观念——“中国电影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承与转化发展研究”、镜韵语言——“中国电影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转化发展研究”、乐舞衣钵——“中国电影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转化发展研究”、叙事摹本——“中国电影对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传承与转化发展研究”等。王海洲、南京大学教授周安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周登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后尹鹏飞分别阐述了各子课题的具体研究设想和计划。

  评审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范志忠说,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而电影基本上被视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二者在接续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值得深入剖析的文化现象,例如新民俗电影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视角,这也反映出该选题的确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饶曙光说,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丰富复杂的内容,要进行认真甄别,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对于其中积极优秀的部分,要坚持现代化转化,并使之与现代电影的观念、语言和新的发展相适应。通过《哪吒之魔童降世》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影片的成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为今天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课题在研究中还要注重梳理传统的故事题材,力争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一个丰富的资源库、知识库、故事库。王一川说,课题组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开拓思路,从新的视角出发去考察电影是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一部分,因为当前电影已经和电视剧、流行音乐等一样,是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并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美质,是艺术美中的新链条,具备了古代艺术传统的不可替代性。中国的电影中包含着传统诗词、戏曲、小说等古代艺术形式中不具备的内容,所以课题要思考中国电影不仅仅是继承了中国文化艺术传统,本身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组其他成员也在本次论证会上发表了意见。经过认真研讨,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选题的重大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中国电影民族风格建构和中国艺术精神传承都是重要的命题,不仅有学术价值,也有实践意义。专家组表示,责任单位北京电影学院对此项目高度重视,课题组指导思想明确,研究思路清晰,实施计划周密,团队力量强,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研究态度严谨,追求目标高,相信能够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编辑:包梦暄)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