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笔耕不辍二十载 求实寻真著佳作 ——资深学者刘桂秋《唐文治年谱长编》问世

时间:2020年09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春梅 刘洛君 刘士伊
0

笔耕不辍二十载

求实寻真著佳作

——资深学者刘桂秋《唐文治年谱长编》问世


《唐文治年谱长编》 刘桂秋 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出版

  说起江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桂秋,江大学子学人很快就能勾勒出一幅单车骑行、吟唱唐宋词赋的“老夫少年图” 。看着满头白发,刘桂秋的精气神却不因年岁稍减,就在今年6月,刘桂秋倾尽10余年编纂的《唐文治年谱长编》问世,这无疑是对他数十年研究无锡文人文史之功绩的响当当的证明。这也是无锡乃至吴地文化研究学人所了解的刘桂秋的魅力和影响力之所在,刘桂秋其人、其文,让世人看到江南读书人的底气、生气和元气。

  刘桂秋主要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民俗学”“民俗学与中国饮食文化”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兼及中国民俗学、吴文化研究及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个案研究,出版有《汉诗选译》《陆游诗词选译》 《吴地节日风俗》 《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锺书》 《无锡名人》 《无锡国专编年事辑》等多部专著,参与了《历代爱国诗选》 《无锡词典》 《历代小品大观》 《中国文学大辞典》 《徐霞客与山水文化》 《无锡文库》等广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典籍编纂工作,撰写多篇有关钱基博、钱锺书、东林书院和无锡国专的高水平论文。可以说,刘桂秋所作之功乃这些领域的持续推进中不可忽略的基石性工作。

  2004年,刘桂秋积数年之力撰写的《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锺书》出版后,开始搜集资料,着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 ;经过六七年的持续努力,该书于2011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在写作《无锡国专编年事辑》的过程中,他辑集收存了作为无锡国专校长的唐文治的许多相关文献资料,故《无锡国专编年事辑》出版后不久,即开始《唐文治年谱长编》一书的写作。所以说,刘桂秋在近20年中先后撰作的三本书,内中自有某种逻辑连带关系。

  唐文治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国学大家,一生经历丰富,生前撰写《茹经先生自订年谱》 《茹经先生年谱续编》 ,对生平事迹做了较为简要的自我记载。1984年,苏州大学校史办公室将《茹经先生自订年谱》 《茹经先生年谱续编》合为一编印行,题为《唐文治年谱》 。近年来有系列成果问世,如凌微年的《唐文治》 、余子侠的《工科先驱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 、陆阳的《唐文治年谱》等。这些有关唐文治的年谱、传记仍有许多不够翔实完备之处。与唐文治相关的许多史料文献埋藏在故纸堆中,需要进一步勾稽爬梳;其生平中不少空缺疑难和错讹谬误之处,仍需挖掘填补和辨正厘订。这是刘桂秋起意撰写一部《唐文治年谱长编》的基本动机。

  在20余年治史的过程中,刘桂秋始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无法完全复现还原的,尽管如此,作为治史者,仍要竭尽全力去求历史之“真” ,要穿透重重遮蔽,深入到历史的细部和深处,尽最大努力去抵近历史的真实面貌。本着这样的态度和原则,对唐文治本人著述的搜辑是《长编》最基础的工作。刘桂秋花多年心力进行钩沉辑佚,并择其与生平行事相关者采入谱中,编成近7万字的《唐文治著述编年目录》 ,作为年谱的附录。除唐文治自身著述之外,重点在与唐文治生平相关的其他文献资料的搜辑追寻,刘桂秋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力搜检。

  他曾多次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苏州大学档案馆等单位,因不允许用复印、扫描、拍照等复制手段,便一字一字地抄录了一批相关的档案文献; 2015年盛夏,他在上海图书馆附近的一个快捷酒店住下,连续一周,在该馆一字一字抄录“盛宣怀档案”中的100多件盛宣怀、唐文治往还函札及其他相关资料;在无锡图书馆,他陆续用了很长时间,比较完整地查检了《锡报》《新无锡》等民国时期的老报纸及其他乡邑文献,辑集大量唐文治的散佚著述及生平资料;利用《申报》全文电子数据库,下载相关资料30余万字,并经细心校核整理,择其有用者采入谱中;通过对上海图书馆的“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持续不懈的追索,同样获取了一大批相关的文献资料,其中以唐文治晚清为官时期和执掌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12年改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政时期为多。

  像这样经广泛搜寻而得的文献资料种类既广,性质各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时对于同一件事情,诸家记载也常常会角度不同、详略不一,甚至歧说并出,互相抵牾,这就需要治史者进行精细的考辨厘定、订伪正讹的工作。刘桂秋在本谱的撰作过程中,每记叙一事,除了与此事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外,还常常扩大范围,搜集各种相关的内证外证,将其连属起来加以研求考证,以求最大程度地去“抵近历史的真实面貌” 。

  “梅花香自苦寒来”或“十年磨一剑”这样励志的话语似乎随处可见,刘桂秋的治文精神却将其落到了实处,这是时间、心力和饱满的精神打磨的成就,是人文精神与优秀文化传统的当代实践。我们对文化的自信,便由这些扎扎实实的心力积淀而来!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