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金色吉祥”文艺演出在北京举行

时间:2019年12月0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秦兰珺
0

中蒙友谊在艺术中传承

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金色吉祥”文艺演出在北京举行

  2019年12月3日,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金色吉祥”文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图为演出现场。 

  2019年12月3日,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金色吉祥”文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图为演出现场。 

  2019年12月3日,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金色吉祥”文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图为演出现场。 

  2019年12月3日,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金色吉祥”文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图为演出现场。 

  2019年12月3日,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金色吉祥”文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图为演出现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蒙建交70周年。中蒙是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口岸相通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蒙古国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建交70年来,中蒙两国友好共处,携手并进,成为邻国间友好关系的典范。

  “金色吉祥”文艺演出是中蒙两国共同组织的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12月3日晚,演出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启幕。演出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主办,蒙古国驻华大使馆等机构协办,同时得到了蒙古国教育文化科技体育部的特别支持。来自蒙古国家艺术大剧院的功勋艺术家们携手中国艺术家,呈献了一台中蒙两国联合制作的高水准艺术盛宴。

  演出的乐团指挥由蒙古国著名指挥家、蒙古国功勋艺术家那木海•布彦巴特尔担纲。蒙古国功勋歌唱家恩和宝鲁德•安哈巴雅尔、蒙古国著名女歌唱家达瓦苏伦•熬特根吉日嘎拉、长调歌唱家策仁那达米德•图门吉日嘎勒、贺恩莫德赫•额尔德尼其其格、演奏家额尔德尼巴特尔•蒙赫巴雅尔、淖尔道格•居日门道尔吉、呼麦艺术家策仁达瓦•哈斯-额尔德尼、笛子演奏家恩和巴特尔•沃格莫尔等,以及蒙古国家艺术大剧院“策仁多拉姆•色布吉德”舞蹈团的舞蹈演员悉数登台,把《萨曲拉的九道旋律》《草原的传说》《黑骏马》《蒙古大草原》等经典声乐、器乐演奏、舞蹈节目及中国歌曲《青藏高原》带到中国最高艺术殿堂的舞台上,展现了蒙古国民间歌舞与传统音乐艺术“国家队”的不凡实力。

  来自《鸿雁》故乡巴彦淖尔天赋河套的中国蒙古族青年歌手呼斯楞与歌唱家傲日其愣、敖特根图娅、乌英嘎、乌云苏乙拉以及马头琴演奏家朝克吉勒图、巴特尔表演了《天边》《鸿雁》《乌兰巴托之夜》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来自北京十一学校舞蹈团的“小鸿雁”们以优美的舞姿表达中国青少年对草原的想象和憧憬。两国艺术家还携手共同呈献了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金杯银杯》。

  本次表演顾问、北京大学教授陈岗龙介绍说,蒙古人崇尚长生天,敬畏大自然,更热爱大地母亲;赞美太阳的恩泽,以辽阔大草原的主人自豪,白发苍苍的父亲母亲和热恋的故乡永远是蒙古人一生唱不完的主题;马背民族的喜怒哀乐都浸淫在古老的音乐中,蒙古的音乐艺术与生俱来就是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常青树。中蒙建交70年来,蒙古国音乐艺术多次走进中国国门,并被中国人民熟悉和喜爱。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蒙古歌剧《三座山》就被搬上中国京剧舞台,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成为中蒙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随着两国友谊的日益加深,中蒙两国的艺术交流今天已经深入到两国人民的内心深处,蒙古的马头琴、长调民歌、呼麦和贝柳(贝伊勒格)舞蹈等早已被中国观众所熟悉,而中国的国粹京剧、传统民歌甚至《青藏高原》和《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现代歌曲都被蒙古国青年们格外喜欢和传唱。

  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蒙关系进入快车道,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在各方的积极倡导下,中蒙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遍地开花,成为中蒙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有力促进了两国民心相通。在文化交流领域,中蒙两国各具民族特色、富于地域魅力的表演艺术,不仅生动展现出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貌,也体现了共处“丝绸之路”沿线、相互接壤的两国在地缘和文化上的相通之处,为两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金色吉祥”文艺演出密切了中蒙两国人民的人文和情感交流,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中蒙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必将代代相传。

(编辑:秦兰珺)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