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新时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时间:2019年05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春雷
0

新时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长篇报告文学《县委书记》创作感言

《县委书记》 李春雷 著

党建读物出版社 福建鹭江出版社

2019年3月出版

  这部书的前身是一个短篇报告文学,于2017年9月27日在《人民日报》整版发表。发表之前,破天荒地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预告推荐。而后,又被新华社通稿播发,被全国数百家网站和数十家报刊转载。

  2017年3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任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因公牺牲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新闻媒体多维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学习。廖俊波的事迹全面披露后,被社会公认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

  很快,我参加中组部、中宣部联合组成的采访小组,赶赴当地,深入调查采访。

  多年来,我曾采访过许多典型模范人物,但廖俊波给我的感觉更为特殊和震撼:干净、干事、专业、担当,而且极具人情味儿。他,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党员领导干部!

  的确,在这个开放、多元且相对复杂、浮躁的社会里,他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干和实绩,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他对党、对国家、对父老乡亲充满真情,所以时时有干劲、有激情、有梦想;他善于学习、科学决策,具备厚实的专业素养,是一位学者型干部,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真正地做到了廉洁自律、清正无私、勤勉担当,是一位让党放心的好干部。惟其如此,他才能在各个岗位上都能做到雷厉风行、无所畏惧,从而立竿见影、旗开得胜,做出显著成绩;他才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使一个位于全省之末的贫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一个全新局面!

  廖俊波的成长和成功,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德才兼备是青年干部成长的通途。他出生于农村,天资一般,学历不高,原本只是一名乡村教师,应该说是一个完全的“草根”。只是依靠自己的勤奋与美德、才华加实干,他才进入了组织的视野,通过干部程序的自然优选,从而一步步成长和成熟,走向更高一级的平台,成为受到中共中央隆重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但是,面对这样的题材和人物,如何去创作?

  廖俊波虽然是一个典型人物,但他首先是一个真实、朴实、内敛的人。在他身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情节曲折的、轰轰烈烈的、催人泪下的典型故事,有的只是一系列细细碎碎、片片段段的小情节,而且还不系统,散落在他曾经从事的七个工作岗位上。

  说实话,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报告文学创作中,面对太多宣传英模人物的题材,已经形成套路,很难写出新意。多少年来,我们都想打破这种高大上的写法,却很少有人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我们都想在文本上更精致、文字上更精美、内容上更精妙,从而实现艺术性与真实性的统一,但又有多少作品能够真正地抵达?

  经过深入思考,我决心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与突破。

  首先,在主题上进一步精准和明确重点。廖俊波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但“党员领导干部”这个概念太广泛了,全国党员8900多万名,各层级的领导干部也不计其数,而且,他身上的闪光点又很多。那么,在廖俊波身上,最大的闪光点是什么呢?

  无疑,那就是他担负的神圣岗位——县委书记!

  郡县治,天下安,自古以来,县域治理都是关乎国家根本的最重点枢纽。在现代社会里,县委书记更是国家干部序列里承上启下的最关键环节,中央方针、政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主要在这里。全国有28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它们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最基层”“最焦点”,也是中央的“最关注”“最忧心”。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评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接见和勉励,这更加说明了中央的重视。作为受到中央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在前期的多岗位经历,都是作为一名称职和优秀县委书记的人生历练和基础准备,而在政和县的任职,正是他生命最成熟、最精彩的绽放,堪称新时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前有焦裕禄,今有廖俊波!

  所以,虽然书中的廖俊波有多个身份、多个职务,而且最高职务是市委常委、副市长,但我还是把创作重点聚焦在县委书记上。

  那么,现在又出现了新难题,那就是作为新时代的县委书记,他身上又具有多个亮点:勇于创业、敢于担当、勤于学习、善于团结、放眼长远、廉洁自律、科学规划、民主决策、关爱群众、重视文化等等。在这些亮点中,我应该更加关注什么呢?

  经过综合分析,我决定凝眸两个焦点。

  首先是敢于担当。担当精神就是党员干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标准,“敢于担当”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方面,廖俊波可谓突出的表率。他不仅勇于实干,更加敢于担当。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在所有岗位上,处处无私无畏,敢于负责,从而踏石有印、抓铁有痕。在拿口镇,他缔造了南平市第一个乡镇工业区;在邵武市,他创建了南平市最大的化工基地——金塘工业园;在浦城县,他建造了南平市实体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荣华山工业组团;在武夷新区,他再次勇挑重担,主持建造一个寄托着南平市未来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新型工业园和现代化新城。尤其是在全省经济最落后的政和县工作期间,他更是如此。短短四年时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财政收入从1.6亿跃升到4.9亿元,经济排名上升35位。没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哪里有可能创造如此突出的成绩?

  在这方面,我选择了大量鲜活的事例。这些,在书中都有一一呈现。

  但是,担当精神和别的主体工作,主要表现的是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有筋有骨的他,是他光辉的正面形象。如果在这方面着墨太多,又极有可能又回归传统套路,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

  于是,我马上调转笔头,把笔墨转向他的侧面和背面。那就是直接进入他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描述他鲜为人知的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枝有叶的另一面,着力塑造一个立体的他。

  在这方面,我索性反其道而行之。我故意选取了他身上的一些“不光彩”细节,比如:中学时期的叛逆、离家退学、访道学仙;考大学时名落孙山,通过补习,最终也只是考取一所普通大专院校;大学时期热衷于恋爱,不听团委书记劝告,致使组织失望,没有批准他入党;恋爱时,女方家庭不同意,甚至把他赶出门外;大学毕业后,身为独生子,却不顾父母感受,背井离乡,投奔女友;机会敲门,乡政府同意调入,他却犹豫再三;等等。

  同时,为了打破这个侧翼方阵的单调,我进一步挖掘他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又专门设计了另一条脉络,包括他的家庭、他的熨斗,特别是那一条奇特的金龙鱼。这些小故事,毛毛茸茸、水水灵灵,温馨可人,真实可信,摇曳着特殊的魅力和美感。

  其实,长期以来,在诸如此类题材的创作中,为了打破高大上的程式化,不少作家早已意识到从侧面用力,并试图突破。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实现理想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实现正侧面、主辅线之间的和谐结合、相得益彰和互相给力,而是造成了“两张皮”的生硬效果、水与油的分离效果,从而使作品结构失衡、语言失色、表里不一、松散无力,显得不生不熟、不伦不类、非驴非马、非李非桃。所以,并不是作家没有想法、没有努力,而是因为艺术掌控力不够,不能实现突破,从而不得不放弃创新、回归老路。这就是此类题材作品鲜有精品的最根本原因。

  在文学表现上,我追求一种介于散文、小说和新闻之间的文本,即在完全真实的故事基础上,主辅线推进,板块式组合,项链般串连,每个单元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连接,打通任督二脉,便于轻松阅读。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亚里士多德把语言置于文学作品价值的第四位,而高尔基强调是第一位。虽然对后者在创作上有所争议,但他的这一观点应该是普世的。人类是高级动物,其基本属性,就是对美的青睐和追求。比如青春男女,最理想的爱情对象肯定首先是美貌。况且,语言在文学作品里的作用不仅仅是美感,而是一个作家的气质与涵养、情趣与审美、格局与格调。而这一切,与思想、主题、情节并不矛盾。试想,一个在语言上臻入妙境的作家,对生命、对社会、对政治、对文明的体验或体味,更应该无微不至、曲尽其妙。当然,我更愿意特指那些真正具有人类意识的知识分子作家,比如鲁迅。

  三十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和揣摩文言白话、汉语英语,试图开拓其蕴含的空间和可能性。我从小喜欢历史和古典文学,大学专业却是英语。感觉最好的时候,曾经能够基本通读原著,也曾经从事翻译,更曾经在创作上试验欧化语言。记得30年前,我曾在《散文百家》上发表一篇创新试验散文,2000多字,却没有标点符号。岁月悠悠,年过而立,又度不惑,而今又知天命。综合考虑,我还是感觉最适合自己的语言习惯还是基于传统、融会中西的新型白话文,力求更简明、更精准、更精妙。言不在多,关键是要说到点子上,说出味道来,而且还要干净、纯粹。说到这一点,我也大有感慨。过去,看到评论家们评说某作家文字简约、干净,很不理解,也看不透。现在经历多了,有了经验,再来阅读一些作品,确实浅薄又重复,多是语言垃圾,鸡毛蒜皮白塑料袋。而且结构松散,没有章法,堆砌材料。有感于此,真是一言难尽,望洋兴叹。

  书归正传。在本书语言风格上,我努力追求精短、简明、干净、纯粹、传神,不多一字,力避重复,营造一种浓郁的气场,给阅读者以轻松的带入感。我自信,这本书,您肯定能读下去、读进去,而且会有所感应。

  以上,就是我在创作中的思考和追求。

  总之,我所有的希望和努力,就是试图给社会奉献一位有筋骨、有担当、有情义、有血肉、可亲可近、可扪可触、可学可做的新时代县委书记形象。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部书的前身是一个短篇报告文学,于2017年9月27日在《人民日报》整版发表。发表之前,破天荒地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预告推荐。而后,又被新华社通稿播发,被全国数百家网站和数十家报刊转载。一篇文学作品,同时被三家中央主要媒体重点推荐,前所未有,充分说明了廖俊波这个典型的时代意义。而后,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和鹭江出版社的编辑老师找到我,决定联合起来,进一步挖掘。于是,我又三次赶赴南平,深入采访,历经一年时间,五易其稿,才写出这本小书。呈放面前,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