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新闻

做好“音乐使者” 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17年11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常 佳
0

做好“音乐使者” 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丝路交响》评介 

  中国故事、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之一。相应的,如何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成为当前中国文艺界的首要问题。

  近期,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排演并同期录制的《丝路交响》,令人耳目一新。该音乐会紧扣时代脉搏,以“丝路交响”切入当代主题,以“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献礼“一带一路”,曲目丰富,形式多元。呈现的作品包括:管弦乐作品《第一交响序曲》(关峡曲)、《中国民歌三首》(《炎黄风情》选曲,鲍元恺曲)、《火把节》(《云南音诗》之一,王西麟曲)、《茉莉花》(李文平改编/作曲)、《哈尼印象》(交响组曲,邵恩曲);民族器乐作品(带管弦乐)作品《长城随想曲》(二胡协奏曲,刘文金曲)、《百鸟朝凤》(唢呐曲,任同祥改编/作曲)、《思泉》(竹笛协奏曲,王云飞曲)、《良宵》(二胡曲,刘天华曲)、《楼兰姑娘》(琵琶曲,刘锡津曲)。

  从曲目设计看,其对时间、地域、民族、形式、题材等多方面做了整体考虑并尽可能兼顾,力求充分突出“中国”“经典”的主题。所选作品,既有脱胎于传统的经典乐曲,又有勇于探索的现当代原创;既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族器乐代表作,又有具鲜明民族、地域印记的交响鸿篇。无论哪一类作品,都饱含浓郁的“中国风格”。

  从呈现形式看,《丝路交响》以交响乐团作为“底色”的音乐景观,旨在烘托一幅中国音乐的“多彩画卷”。无论是二胡、唢呐、琵琶、竹笛等中国乐器的轮番上演,还是《茉莉花》《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中国民歌的器乐化表达,再到根植于传统音乐继而生发出的具有中国品质的交响乐呈现,皆彰显“中国气派”。

  中国的交响乐团如何通过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呢?首先,要树立立足中国文化、心系中华民族、体现中国精神的意识。其次,要努力跳出“交响乐是舶来品”这种认识所导致思维局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突破口与契合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这是交响乐团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而《丝路交响》在这方面做了一次很好的探索与尝试。

  好的策划设计是通向音乐会成功的第一步。2016年9月,为献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庆祝中国、希腊确定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赴希腊演出,好评不断,反响热烈。载誉归来后,该团总结经验,乘势而为,精心筹备,对音乐会进行全面升级与再次打磨,于2017年夏秋之际,重磅推出年度大作——“丝路交响”音乐会并进行同期录制。

  而如何实施落实则尤为关键。《丝路交响》发挥中国歌剧舞剧院兼有歌(剧团)、舞(剧团)、民(族管弦乐团)、交(响乐团)的优势,充分整合资源,形成了一个“中西合璧”“强强联手”的阵容。多形式、大体量的曲目设置,其驾驭难度并不亚于传统意义上的古典交响音乐会,它不仅考验一个交响乐团的技术能力与心理耐力,更考验乐团的艺术水准与职业操守。通过《丝路交响》,可以感受到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的踏实沉稳与锐意进取。乐团勇于担当音乐使者,用经典作品传播“中国梦”的时代精神,用交响音乐深情讲述中国故事,践行着中国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倡导多元、对话、交流、共赢的当代,艺术院团想要开创一条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独居自身风格的道路,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自我突破的勇气,以及懂得向前人、向同行、向市场等各方面潜心学习的智慧。做好音乐使者,讲好中国故事——是包括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在内的各国家院团、音乐机构、音乐工作者,在未来要不断探索、努力达成的目标。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