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线不能断
艺术交流 VOL.《艺术交流》|张世瑾

   
风筝的线不能断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哈亦琦

983年哈亦琦在美国国际风筝会上表演放飞“五鱼燕”风筝

①九龙燕(瘦燕)    ②年年有余
③彩蝶风筝          ④钟拍子
⑤龙凤呈祥(肥燕)      ⑥牡丹蝶
哈亦琦
  风筝的发明与运用,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且多应用于军事领域。到唐五代时期,放风筝才成为一种供人健身娱乐的户外活动。当前,中国有以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为主的四大风筝产地。当人们谈到北京风筝时,民间流传着“南城大沙燕,北城黑锅底”的俗语,其中“南城大沙燕”所说的是有着170余年传承历史的“哈氏风筝”,又称“风筝哈”。 
  “哈氏风筝”的创始人哈国梁通过研究摸索,在爱好的驱动下开始探索制作风筝的工艺。在随后的家族传承中,“哈氏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完善,自成一格,不仅在当地颇有名气,更是蜚声海外。1915年“哈氏风筝”第二代传承人哈长英的四件风筝作品《蝴蝶》《蜻蜓》《仙鹤》《凤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银奖。
  作为“哈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的哈亦琦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潜心风筝技艺研究。他在风筝艺术风格创新,造型的几何化改造,风筝元素的现代性转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颇多成果。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哈氏风筝”校园行活动中,哈亦琦拿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哈氏风筝”三代传承人的作品,更有流传至海外的前两代人作品的复制品。除了大、中、小不同规格的风筝作品外,哈亦琦还展示了8副颇具代表性的风筝画谱供观者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长久的工作,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怎样才能不辜负政府、社会、民族和后人的期望,只有不断地学习、继承、创作和发展。”哈亦琦说。
  “我”眼中的非遗传承
  2008年“哈氏风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扎、糊、绘、放的艺术中凝聚着前人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智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的哈亦琦从自身经历出发,道出了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小时候,父亲每天都在做风筝,当我也对风筝产生兴趣后,他教我做第一个风筝时并不教我技巧,而是把他几十年还有几代人做风筝的优势告诉我,让我自己去体会。这就是非物质的,如果让我用文字写出来具体该怎么做,不见得能写出来”。
  成功的实践无疑是对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最好的验证。1983年,哈亦琦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参加旧金山国际风筝大会。在常用的制作材料都不理想的情况下,哈亦琦决定挑战一下自己,他计划制作一个八尺的大风筝。这里的八尺是指风筝的宽度,其他部分要以适当的比例进行制作。考虑到风筝放飞的场地是在海岸边,风筝必须要抗住将近六级大风的考验,哈亦琦的脑海中浮现出父亲曾经传授的经验——“面对大风要将骨架加厚,加厚的那部分一定是中间部分,要加厚一倍,而且引线的角度要与直立的风筝呈小于90度的角,这样才好控制风筝腿部的摇摆”,哈亦琦回忆说,“这都是父亲告诉我的经验。”当风筝大赛正式开始后,在那只没经过试飞的风筝《五鱼燕》飞上蓝天的那一刻,哈亦琦心中满是骄傲,因为他代表的已经不只是“哈氏风筝”,还有中华民族。
  旧金山国际风筝大会成为哈亦琦的“出师之战”,他收获的特别奖是大会成员对“哈氏风筝”的认可。在哈亦琦看来,这次成功更多的是验证了他对祖辈经验的吸收,对风筝技艺的理解,非物质文化在这种代际之间的口传心授中得以留存。但随着时代的演进,文化潮流的转变,风筝这一传统的消遣方式似乎正在失去它原有的影响力。怎样让风筝在当下的文化传承中保持活力,这成为萦绕哈亦琦心头的问题。
  做好传承中那片绿叶
  “我们不是大艺术家,是一片绿叶,我们能在有生之年做些小事,能让小叶总是绿的,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没白做。”哈亦琦说。
  早年间,祖辈们制作风筝多是出于商业目的,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回顾自己的传承经历,哈亦琦感慨不已,他说:“我生在了好时代,政府给我们很大的资助,让我们不再为生活奔波,能把时间用在传承上。”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一直激励着他,成为
  支持他再“多做一点”的动力。
  自上世纪末期开始,随着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哈亦琦被国外优秀的风筝设计制作技艺启发,借鉴创新的念头悄悄萌发。西方文化中的抽象概念和几何造型深深吸引着哈亦琦。上世纪80年代,他尝试对风筝进行几何化改造,并探索结构的变化对风筝放飞的影响。其中,哈亦琦1982年的小型风筝作品《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整个风筝由两组相互垂直的八个圆形纸片组成,用线取代竹子进行相互间的牵引,在减轻风筝的重量同时,也勾连出菱形的图案。小巧的风筝只由一根线连接,稍稍用力牵引便能放飞,美观与实用兼得。哈亦琦表示,几何化实验的目的还是为理解、改进传统风筝造型提供思路。
  除去对结构上的思考,哈亦琦还发挥他美术专业出身有油画功底的优势,在风筝彩绘上花费了很大心思。哈亦琦绘制风筝时多用渐变平涂法和烘染晕色,把色彩按面的层次进行变化,形成颜色的块、面对比,冷、暖对比,稳重与跳跃的对比,有着强烈的远视觉色彩效果。哈亦琦的代表作品《蓝丹蝶》用色大胆,他借鉴青花瓷的用色,汉代纹饰配以厚重的蓝色,让“蝴蝶”的典雅气息倍增。
  创新是一种传承的方式,哈亦琦以此为使命一直在努力。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开始考虑多样化的传承方式。他走进各级课堂,讲授风筝制作技艺和文化;他收徒传业,摒弃“传家人不传外人”的传统观念,向热爱风筝技艺的青年一代传递火种;他举办展览,系统地展示“哈氏风筝”,让观者可以近距离感受风筝的魅力。除此之外,哈亦琦受父亲生前嘱托,进行着工程量巨大的风筝画谱的绘制工作。2016年哈亦琦将用时10年时间完成的100件(套)画谱作品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2019年,他还在竭尽全力绘制余下的170幅待完成作品。
  近年来,哈亦琦的“老花眼”日益加重,看着自己不断变厚的眼镜片,他戏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回首沧桑岁月,哈亦琦感慨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他仍在努力,以求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再多留些东西给后人。
QQ截图20191218095852.png
VOL.2/2019
QQ截图20191218093517.png
VOL.1/2019
1.png
VOL.4/2018
1.png
VOL.3/2018
VOL.2/2018
VOL.2/2018
1.png
VOL.1/2018
VOL.4/2017
VOL.4/2017
VOL.3/2017
VOL.3/2017
VOL.2/2017
VOL.2/2017
VOL.1/2017
VOL.1/2017
VOL.1/2014
VOL.1/2014
2013_4
VOL.4/2013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