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教育经费保障网

2024-05-15 05:56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织密教育经费保障网

2024年05月15日 05:56   来源:经济日报   曾金华

  财政部近日下拨1582亿元资金,引导和支持地方进一步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手笔”的经费投入给教育发展注入动能,特别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释放出浓浓的民生暖意,预计惠及超过2000万学生。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从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到很多地方“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都体现了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成效。

  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总体呈现紧平衡,教育经费如何有效保障受到高度关注。此次财政部下达千亿元级资金,且同比有所增长,传递出国家对教育持续优先保障、加大投入的明确信号。这次经费下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实在在帮助基层解决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比如,加大农村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补助力度,支持地方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等,这些务实举措将提升基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获得感。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还需进一步巩固、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一方面,要继续保持财政教育投入强度。“一个一般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至关重要,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还需注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可持续性发展。

  另一方面,要强化绩效管理、严格资金监管。教育经费规模越来越大,更需重视优化投入结构,资金安排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特别是要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同时,硬化预算执行约束,把每一笔教育经费都用到关键处,发挥出最大效益。一些地方“重硬件轻软件、重支出轻绩效”,或者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现象都应坚决纠正。对挤占经费、挪用经费、截留经费、套取经费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教育是国之大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将更有力推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金华)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