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安徽> 新聞中心> 要聞> 正文
扶貧小額信貸,如何落地見效
本文來源: 安徽日報 2017-05-25 07:51:40 編輯: 周雨濛 作者: 夏海軍
去年,全國共發放1500多億元扶貧小額信貸,我省僅為18.33億元,與其他省份差距較大。從全省看,脫貧戶中獲得小額信用貸款的只有14377戶,僅佔3.5%,多數貧困戶尚未享受到這一利好政策。

扶貧小額信貸是貧困戶增收脫貧的“啟動金”。去年,全國共發放1500多億元扶貧小額信貸,我省僅為18.33億元,與其他省份差距較大。從全省看,脫貧戶中獲得小額信用貸款的只有14377戶,僅佔3.5%,多數貧困戶尚未享受到這一利好政策。

今年,我省計劃新增扶貧小額信貸余額80億元以上,針對放貸規模小、使用資金不精準等薄弱環節,採取多種措施,爭取讓符合條件的貧困戶“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穩脫貧”。

“審批許可權下放到鄉鎮網點,實行信貸人員包村到戶,簡化手續、精簡流程、暢通渠道,讓貧困戶能夠就近辦理、省心辦貸”

今年,定遠縣張橋鎮貧困戶張德翠用5萬元的小額信貸開了一家小型超市。近日,她告訴記者:“貸款很快捷,不用任何抵押。有了這個超市,就有了一份穩定收入。 ”

定遠縣扶貧小額信貸的貸款額度一度佔全省貸款總額度的10%以上。該縣扶貧辦負責人鄧曉勇説,縣、鄉(鎮)、村分別成立評級授信工作小組,對全縣貧困戶進行統一評級授信。扶貧辦、鄉鎮、村與農商銀行、保險公司實行無縫對接,授信後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用信放貸。

省農信社力爭到今年6月底完成50億元的凈投放,9月30日完成年度投放目標。對此,省農信社主任鐘園表示,實行農商行一把手負責制,逐級下“軍令狀”、人人頭上有指標,用數字説話。

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的主要流程是評級、授信、用信、投保等四個步驟。從全省情況看,評級、授信環節順暢,部分地區授信額度很高,實際放貸很少,放款後也沒有及時辦理投保手續。

扶貧小額信貸具有特惠性,因而不能按照一般的商業貸款流程來運作。省扶貧辦副主任陳先德認為,各地農商行要適當降低準入門檻,放寬貸款條件,下放貸款審批許可權,簡化審批手續,讓貧困戶就近、方便、快捷地貸款。

近日,我省出臺《關于深入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對因無勞動能力、戶主年齡超過60周歲的貧困戶,經推薦審核後,可適當放寬條件。 “本縣由雙人面簽簡化為1人面簽,貧困戶無相關身份證明材料由村部、社區出具身份證明材料,貸款年齡由60周歲以下放寬至65周歲。 ”望江縣扶貧辦負責人説。

在皖各銀行紛紛表態,不做“抽水機”、要做“輸血機”。鐘園説:“我們把小額信貸的審批許可權下放到鄉鎮網點,實行信貸人員包村到戶,簡化手續、精簡流程、暢通渠道,讓貧困戶能夠就近辦理、省心辦貸。 ”

“只有建立風險防控機制,才能讓金融機構吃上定心丸,確保信貸資金能貸能還”

在扶貧小額信貸落地初期,考慮到放貸風險大,部分銀行放貸積極性不高。一位農商行負責人坦言,以前很擔心貧困戶無力償還,又缺乏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迫于政策壓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只有建立風險防控機制,才能讓金融機構吃上定心丸,確保信貸資金能貸能還。 ”省扶貧辦政策法規處處長靳貞來認為,通過設立風險準備金、落實幫扶和監管責任、給貧困戶投保等措施,解決資金安全問題。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各縣區都建立了風險補償金。其中,阜陽市所轄縣(市、區)風險補償金合計金額最高(8110萬元),其次是安慶市(6353萬元)。

《意見》指出,完善扶貧小額信貸貼息機制,各地進一步增加扶貧小額信貸貼息資金,省財政對31個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以及享受省級貧困縣待遇的葉集區發放扶貧小額貸款給予貼息補助。

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扶貧小額信貸要與精準幫扶結合起來。我省要求,各地要明確基層幹部、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聯繫人的幫扶責任和監管措施,開展跟蹤回訪,監督貧困戶用好資金。對因幫扶和監管措施不到位、導致資金出現風險的,實行責任追究。

針對少數貧困戶因為突發事故等意外情況,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力,以至于難以如期還貸的情況,部分縣(市、區)為貸款貧困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解決了因人身意外傷害而無力還貸的問題。含山縣副縣長雷經升介紹,2016年6月起,政府出資為全縣1.36萬貧困人口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共計提供2.86億元的風險保障,有效提高貧困人口的抗風險能力。

定遠縣為獲得信用貸款的貧困戶按照5萬元/人的年保險金額購買保險費為40元的“扶貧小額信貸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合同的生效日期應與貸款合同簽訂日期保持一致。

今年,我省加大創新金融扶貧,用好財政資金的“藥引子”和“催化劑”的作用,降低銀行風險,提高商業銀行放貸積極性。

“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市場走”

有效使用扶貧貸款,不僅能實現貧困戶增收的初衷,也能促進扶貧小額信貸健康運作。鑒于貧困戶致貧原因、自身能力與發展意願各不相同,所以,因戶施策、精準選好發展項目十分關鍵。

岳西縣蓮雲鄉蓮塘村貧困戶余方運,一直在外地打工,因為身體原因返鄉。去年底,他獲得扶貧小額信貸財政貼息貸款3萬元,購買了一輛4輪雙排座農用車。 “去年臘月開始下鄉賣蔬菜水果,除去成本和油費,每天凈賺100多元。 ”余方運高興地告訴記者。

在靳貞來看來,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引導和幫助他們選擇“學得會、能發展、有前景”的産業項目;對于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力的貧困戶來説,地方則可以發揮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能人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産業發展中的優勢,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其增收。

今年,蕭縣農商行篩選了1000余戶貧困戶,以帶資入股方式與林平紙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意向。該公司董事長李培凱説:“每戶50000元,共計5000萬元。貸款由銀行委託支付轉給公司,用于企業經營。企業獲得資金的支援,每年給每個貧困戶不低于3000元的分紅資金。 ”

我省明確“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市場走”的思路,讓能人大戶的經營成果直接惠及貧困戶。陳先德表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貧困戶”分貸統還模式,由貧困戶申請貸款,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統一使用、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償還貸款本金、共用收益。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