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團隊成員揭秘“天使粒子”發現的背後
2017-07-25 10:1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上海7月25日電 題:科研團隊成員揭秘“天使粒子”發現的背後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王琳琳、周琳

  近日,美國《科學》雜志報告説,多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團隊,首次發現了被稱為“天使粒子”的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證據,破解了困擾物理學界整整80年的難題。

  多位頂尖物理學家認為,“天使粒子”的出現讓科學家終于找到了絕佳的量子電腦材料,將大幅提升現有計算速度和效率,進而引發人工智慧等行業的深刻變革,是一項裏程碑式發現。

  到底有多少“已知”將被這一重大發現顛覆?“新華視點”記者專訪了團隊主要成員。

  “天使粒子”:正反同體,比量子還小

  “天使粒子”,即馬約拉那費米子,是一個比已知最小物理單位量子還小的單位。

  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有兩大家族,費米子和玻色子。過去,物理學家認為,每個費米子必然有其反粒子。唯獨一位名叫馬約拉那的物理學家認為,宇宙一定有“正反同體”的粒子存在。科學家將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稱作馬約拉那費米子。

  80年來,物理學家為找到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展開了艱辛探索。2010年至2015年,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斯坦福大學與清華大學教授張首晟團隊發表了3篇論文,精準預言了用什麼材料的器件、怎樣的實驗方案、如何測量能夠找到“正反同體”的粒子。而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和上海科技大學等實驗團隊依照張首晟的理論預測,成功發現了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

  張首晟將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命名為“天使粒子”。他説,這個靈感源于小説《天使與魔鬼》。“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

  發現:偶然中的驚喜,審稿審了整整一年

  馬約拉那是“天使粒子”的最早預言者,不幸的是,他在一次乘船旅行中失蹤了。

  “歷史上總有一些科學家會逆常人而思考。對于這種反常規,大家通常的反應是要麼接受、要麼批評。可悲的是,對于馬約拉那的大膽猜想,大家睬都不睬他。”張首晟説。

  在尋找“天使粒子”的過程中,張首晟坦言,從事基礎科學研究,他的內心是孤獨的。“有時一個新穎的想法,大家可能根本不理解。有時,道路眼看就要到終點了,突然發現,整個都不對。這種心情是極為痛苦的。”

  該實驗設計的主要貢獻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王康隆也説,“天使粒子”的發現是“偶然中的驚喜”。“我們最初的設想是找到一種理想的拓撲絕緣體薄膜材料,因此累積生産了3000多片薄膜,但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套設計方案非常適合觀測‘天使粒子’,所以做了重新規劃。”

  雖然張首晟團隊2015年就預言,如果在磁性拓撲絕緣體上面再疊加一個超導體,就會組成拓撲超導體,由此將找到“天使粒子”,但是,將磁性的拓撲絕緣體與超導體疊加並不簡單。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上海科技大學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助理教授寇煦豐説,磁性拓撲絕緣體和超導體這兩個材料會互相影響,要找到一個準確窗口,讓這兩個對抗的材料互不幹擾非常難。最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洛杉磯分校的共同努力下,合成了這種疊加器件。

  經歷了一次次無功而返和對材料參數的不斷優化,王康隆團隊終于抓到了機遇窗口,在電學測量實驗中成功觀測到了張首晟團隊理論預言的“半整數量子臺階”,也是“天使粒子”存在的證據。

  “第一次觀測到‘天使粒子’時,驚喜而振奮!這是大自然對孤獨者的獎賞。”張首晟回憶,論文送審期間,他們還在不斷復盤,確保結論經得住檢驗。

  王康隆説,“審稿人審了整整一年,他們每提出一個疑問,我們都會用30多頁紙回復。為此,我們增加了很多補充實驗。”

  應用:讓拓撲量子電腦走出“紙面”

  “天使粒子”的發現,對構建拓撲量子電腦意義重大。世界上最快的超級電腦100年才能完成的計算量,拓撲量子電腦0.01秒就能完成。盡管計算效率驚人,但業界認為,量子計算距離真正應用至少要50年,因為科學家還沒找到合適的量子計算材料。

  “天使粒子”的發現破解了這一難題。張首晟説,量子比特很不穩定,用它存儲資訊,稍有一點幹擾就會讓資訊瞬間丟失。相反,“天使粒子”只有量子比特的一半,如果將兩個“天使粒子”放得遠一點,它們就會變得極其穩定,即便環境嘈雜,資訊也不會丟失。

  王康隆説,“天使粒子”的發現讓拓撲量子計算真正走出“紙面”、走向應用。“接下來,觀測並操控‘天使粒子’是實現拓撲量子計算最基礎的工作。我們將著力讓兩到三個‘天使粒子’織在一起,通過互相作用,進行儲存和計算。”

  此外,“天使粒子”還將推動人工智慧實現“量子的跳躍”,“人工智慧的核心是演算法。如果依托量子電腦開展運算,人工智慧就可以將以前多個步驟才能完成的計算簡化為一步,從而最快找到最優化解決途徑,這將引發各行各業的深刻變革。”張首晟説。

  啟示:傳統科學方法論應當變革

  在科技革命、産業革命加速變革的當下,有人説,原始創新難上加難。為何這一次華人科學家能在西方主導的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嶄露頭角?張首晟認為,這得益于跨界思維。

  “拓撲,是經典的數學概念;絕緣體,是一種材料。通常,這兩個領域的科學家會在各自的領域內思考問題,採用‘窮舉法’,把每種可能性都試一遍,效率很低。”張首晟説,採用跨界思維,他將數學與材料學融合,很快在理論上預言了找到理想材料的方法、條件和方案。

  “理論預言接連被證實啟示我們,科學研究需要進入下一個認知階段,告別傳統的‘窮舉法’,跨界可以加速科研成果的發現進程。在拓撲量子的領域,每一個材料、器件與效應都是最先由理論預言出來的。”張首晟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楊婷
相關新聞
  • 華裔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有助于建造更穩定量子電腦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道西媒稱,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做出了一個非凡的預言:宇宙中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擁有一個“反粒子”。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首次對全球大型食肉動物分布區的減少情況進行了分析。
    2017-07-24 07:39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137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