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無人機 > 正文
【“飛閱”中國】湖北長陽:泉水飛躍天塹 村民過上甜日子
2021-04-20 10:37:4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武漢4月19日電(劉桔、劉勝勇、覃丹)橫向跨度1480米、最大懸空高度600多米……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一條空中水管穿越懸崖,接連著兩山之巔,如同“空中飛線”。

  據了解,這條千米“飛線”,不僅解決了漁峽口鎮龍池村305戶村民的吃水難題,也助力這裏的村民過上了甜日子。

  歷盡艱辛找水源

  在龍池村,有一句民謠:“聽水響,看水流,人在山上為水愁”,折射了當地百姓吃水難的愁苦。

  龍池村緊鄰巴東縣,是長陽土家族自治縣39個重點貧困村之一,該村柳山片區平均海拔600米,山勢陡峭,且屬喀斯特地貌,不易儲水。長期以來,村裏因沒有水源,季節性缺水問題突出。

  龍池村已卸任的老支書柳昌群回憶,過去,村民吃的是“天河水”,大大小小的洼地就是蓄水池。後來,家家戶戶開始建水池儲存雨水,但一遇到幹旱季節,就只能從山下的池塘或河裏挑水吃。山路崎嶇,背著50多斤重的水,來回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

  “吃水難,吃到好水更難!”柳昌群説:“那時,家裏的衣服從沒洗幹凈過,集水場的‘牛腳水’(當地方言,意為能聞到腥味、發黃的水),哪怕混濁不堪,也得硬著頭皮用它洗菜、洗衣、洗澡。”

  “讓村民喝上幹凈安全的自來水,尋找水源是關鍵。”漁峽口鎮龍池村黨支部書記趙麗華説,龍池村附近並沒有高位水庫,也沒有山泉水,從山下的招徠河水庫抽水上山,垂直提水600多米,建設難度大,維護成本更高。

  一條艱難的找水之路,龍池村的歷屆村幹部走了好幾十年。

  今年50多歲吳遠道是龍池村村委會委員、飲水安全管護員,為了找水,他的腳步踏遍了龍池村的每一寸土地。他回憶,當時,村幹部們為了確定水源具體位置,前後6次爬上陡崖。終于,在鄰近招徠河村密林裏,尋得一處泉水。

  飛躍天塹架水管

  水源找到了,可是兩村之間卻隔著1400多米寬,600多米深的峽谷。如何引水進村,成為一大難題。

  “當時,長陽縣水利部門經過多次實地查勘、論證,最後決定通過架設‘飛線’的方式,將臨近的招徠河村高山上泉水引渡過來。”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水利和湖泊局局長傅建斌説。

  2018年8月,長陽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飛線”工程開工建設。但是,要將又重又粗的鋼纜和輸水管架設在兩山之間,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因兩邊都是懸崖,跨越峽谷的工程需要靠人工作業。”施工隊員向長江回憶説:“我們就係上安全繩,拉著0.4釐米粗的鋼纜,分別從對岸山頂下到招徠河水庫,坐船將兩根鋼纜在河中央對接,再用絞盤將鋼索拉直,之後再用細鋼索將直徑更粗的鋼纜拉過對岸……”

  施工隊員殷雲壽講述,那段日子,為節省施工時間,他和工友每天背著開水、饅頭、燒餅施工。“中午肚子餓了,我們就在懸崖上找一小塊相對平坦的地方,抱著安全繩,拿出饅頭和開水,匆忙吃完,繼續開工。”

  經過接近一年的艱苦施工,2019年6月2日,一條長度1480米的空中水管,終于架設完成。從此,汩汩清泉水,通過這條空中“飛線”,源源不斷地流入龍池村305戶村民家中。

  活水引來甜日子

  龍池村的村民不再“愁水”後,致富奔小康的勁頭越來越足。

  “我們這水可是山泉水,水質好著呢!”柳昌群擰開家裏的水龍頭,汩汩清泉水準穩流淌。他説,通水後,自己不僅在家種了板栗,還種了幾畝地的木瓜。“管理到位的話,一畝地能賺4000元到5000元,與以前相比,收入增長了很多。”

  “不少以前離鄉的村民,發現現在在家門口也能掙錢,陸陸續續開始返鄉。”趙麗華説:“現在,龍池村很多村民都開始養豬、養牛,不到兩年時間,就有20多戶村民發展生態養殖,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

  柳昌洪便是龍池村一位返鄉村民代表。今年,他結束了外出務工的生活,在家專心當起了“豬倌”。

  “我現在養了20多頭豬,每一頭都長得又白又胖。”柳昌洪信心滿滿地説:“今年的收入,肯定不比在外面打工差。”

  趙麗華介紹,2020年,龍池村全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9000元,與2015年每人平均收入約4000元相比,翻了一倍還多。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已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建設集中供水工程1663處、分散供水工程8029處,新增輸水管道6500余千米,並實現國家現行標準下飲水安全全覆蓋。

 

 

責任編輯: 王琳
【“飛閱”中國】湖北長陽:泉水飛躍天塹 村民過上甜日子-新華網
01003010145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1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