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文理融通,才能書寫出大寫的人生
視頻 | 尚可:文理融通,才能書寫出大寫的人生

尚可:文理融通,才能書寫出大寫的人生

尚可:杭高是一所“大學校” 每一處都有歷史和故事

杭州高級中學是一所老學校,從1899年成立開始,它走出了無數的名家大師和各界的精英,許多對中國近現代産生過深刻影響的歷史人物,像魯迅、李叔同、陳望道、沈鈞儒、陳叔通、夏丏尊、馬敘倫……這裏還走出了51位兩院院士,還有許多革命的仁人志士。因此,杭州高級中學也是浙江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浙江革命的發源地之一,它每一步都有歷史、每一處都有故事。

在杭高大門口進去,有一條有600多年歷史的甬道,這條甬道是明朝時候是浙江貢院,這條甬道走過了無數的名家大師、無數的英才人物,一代代的杭高人從杭高的大門走向了甬道,跟隨著前輩的足跡,走進杭高。

尚可介紹,杭高還有一個獨有的特點,就是它不僅是一所高中還是一所“大學校”。“大學校”並不是指它規模有多大,更多的是説它辦學的一種胸襟和境界。學校堅持不媚俗、不求功利、追求理想、堅守規律,同時對學生要求全面發展、全能發展、持續發展的辦學大理想、大目標,這是杭高所獨有的。

尚可:學校不僅是讀書的地方,更是尋找夥伴共同成長的地方

對于學生來説,學校裏滿載青春和回憶。在杭高,高一學生入學時,老師都會寫寄語送給學生。尚可介紹,在杭高有一個開學禮,為了豐富活動的形式和內涵,把更多的效益發揮出來,我們就讓全體老師給每一位新高一的學生寫寄語,有的學生非常看重,若是覺得不滿意,還會要求專門再寫。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就架起溝通的橋梁,就結上了“對子”。

他還表示,除了老師和學生“結對子”,也鼓勵學生和學生結對。因為高一的學生一進校園他首先要適應、容納,熟悉這個校園,非常重要的是結識一些新的朋友,找到一種新的感覺。這些源于一個基本理念:學校不僅是讀書的地方,還是學生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成長的地方。

尚可:文理融通,才能寫出大寫的人生

與尚可熟悉的人常説:“尚老師是數學老師裏語文功底最好的老師”。在談及個人時,尚可表示,我是把文理融通,作為自己的一種追求,現在杭高也一直在提倡這種育人理念。

對于如何理解文理融通,尚可認為,人文解決的是人的靈魂,解決的是生命的意義,人文可以擴大生命的內涵,撐起靈魂的天空。而理科解決的是面對世界觀察和研究的一種方法論。這兩者缺一不可。再打個比方,這就像人字的一撇一捺,一撇代表著人文,一捺呢,可以作為剛性的理科,所以一定是文理融通,才能撐起這樣一個大寫的人,才能夠書學出大寫的人生。

那麼如何文理通融,在語文教育上杭州高級中學又有哪些獨特之處。“希望在科學的天空中也飄揚人文的色彩,在人文的沃土上去培養科學人才。”尚可表示,我們的語文教學特別有特點,我們現在語文教學的必修課程是杭高自編的課程,已經用了三屆。我們把原來國家的語文課程,作為學生輔助教材,我們再綜合各種版本,加進杭高的元素,杭高校友的文章,乃至于八股文等等。

尚可:杭高的教育是“三寬、四自”

“教育要符合規律,不能夠硬性的灌輸,要觸動和喚醒,喚醒了以後,才會主動接納和認同,這才是精神的轉換過程。”尚可説。

對于杭高的教育理念,尚可曾提出“三寬、四自”。何為“三寬、四自”?三寬,即寬廣、寬容、寬鬆,四自則是:自覺、自律、自主、自強的能力。他講述了一百多年前李叔同在杭高任教時發生的一件事情:當時一位學生一件毛衣不見了,毫無疑問是某個學生拿走了,李叔同堅持以情感人,以愛來化人,通過絕食的形式,等待學生主動歸還毛衣,最終,毛衣歸還了。他還收到一封信,包含著當事人的道歉和感謝。如今,李叔同的故事依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杭高人,它的溫度沒有降低,光輝也沒有暗淡,依然為今天所傳誦。

尚可表示,我們需要站在學生成長的高度,以一種寬闊的胸懷,寬容的態度,給大家創造一種寬鬆的氛圍,這就幫助學生形成自覺、自律、自主、自強的能力。經常有大學老師講,杭高的學生後勁很足,杭高學生彈性很足,原因就在此。

“我們希望能夠創造一種適合學生成長的一種教育,成為培育精英的卓越學校。希望培養成這樣的杭高人:善良、豐富、理性、高貴。”尚可説。

  • 尚可校長説:“善良是道德底線,也是一種悲天憫人的博愛情懷;豐富,要有豐富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中學生要有全面發展的課程。”

  • 杭高是一所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的學府,像魯迅、李叔同、陳望道、沈鈞儒、陳叔通、夏丏尊、馬敘倫,都將這裏作為一個人生的驛站。

  • 尚可表示,我們需要站在學生成長的高度,以一種寬闊的胸懷,寬容的態度,給大家創造一種寬鬆的氛圍,這就幫助學生形成自覺、自律、自主、自強的能力。

  • “我們希望能夠創造一種適合學生成長的一種教育,成為培育精英的卓越學校。希望培養成這樣的杭高人:善良、豐富、理性、高貴。”尚可説。

尚可:百年名校也要與時俱進

新華網杭州4月6日電(宋玨) 在杭州,杭高很有名,是眾人眼中的百年名校,名家大師輩出,業界精英薈萃,魯迅、李叔同、陳望道、沈鈞儒、陳叔通、夏丏尊、馬敘倫,都將這裏作為人生的一個驛站。

2010年7月,尚可成為杭州高級中學的校長,作為 “當家人”,尚可享有殊榮,也肩負如何讓這艘大船繼續領航之重責。這位富有浪漫情懷和嚴謹思維的的校長,以“人文引導、文理融通”理念,帶領新一代杭高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續寫屬于杭高的傳奇。

成長是不斷試錯的過程

人們常説,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事實上,杭高從2012年前後開始踐行的“三寬四自”辦學模式,就是尚可校長教育理念的最好體現。

“三寬”是指寬厚、寬容、寬鬆。尚校長説,學生是不斷的在試錯中成長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要實現“君子不貳過”,就要靠教育發揮作用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尚可看來,教育就需要有寬厚的胸懷、寬容的態度、寬鬆的氛圍。

“四自”,一是自覺,二是自律,三是自主,四是自強。對杭高學子來説,“四自”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創新和自主發展,促進學生在共同基礎上的個性發展、卓越發展。

堅守教育情懷 延續百年名校的“老”和“大”

在許多人眼中,杭州高級中學是一所低調的名校,在尚校長看來,杭高這所百年學府,具有“老”和“大”兩個特點。

尚校長説,杭高是一所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的學府,從1899年成立開始,走出了無數的名家大師和各界的精英,許多對中國近現代産生過深刻影響的歷史人物,像魯迅、李叔同、陳望道、沈鈞儒、陳叔通、夏丏尊、馬敘倫,都將這裏作為一個人生的驛站。杭高是院士成長的搖籃,已走出了51位院士。這裏還有像俞秀松、施存統許多革命的仁人志士。所以杭高的每一步都有歷史、每一處都有故事。

杭高還是一所大學校,這個“大”,代表的是大氣開放、相容並包的辦學胸襟。拒絕媚俗、不求功利、追求理想、堅守規律,讓學生全面發展、全能發展、持續發展,這種辦學的大理想、大目標,同時也是一種大境界,是杭高所獨有的一種傳統。

與時俱進 在弘揚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發展

初來杭高時,尚可校長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覺得杭高既需要對百余年的歷史文化沉淀做出梳理總結,又需要解決傳統的弘揚和現代的與時俱進如何呼應的問題,眼前的生存發展和心中追求的教育理想該如何平衡。為此,杭高在辦學理念等方面做了很多的梳理,還特地發起了一場關于“杭高人核心品質”的大討論,最終,主題詞被概括總結為這四個詞:善良、豐富、理性、高貴,這八個字也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

尚可校長解釋説:“善良是道德底線,也是一種悲天憫人的博愛情懷;豐富,要有豐富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中學生要有全面發展的課程;理性,其精髓是獨立思考,要有理性的分析思考和判斷,不能人云亦云;高貴,則是指靈魂和人格的高貴。”

做守正求新的教育者 育創造未來的卓越人

説起杭高未來的願景,尚校長則表示,在他眼裏,學校不僅僅是學生讀書的地方,學校應該是創造條件,讓學生尋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從而共同成長的地方。從這個角度出發,他的教育理念,其實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做守正求新的教育者,育創造未來的卓越人。

尚可認為,作為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的百年名校,杭高要致力于培養引領未來的精英、領袖,這是一所名校應盡的歷史使命和崇高的責任感。他期待每位杭高人都能在杭高人文精神的引領下做到文理融通,做一個善良、豐富、理性、高貴的杭高人。(完)

杭州市教育局 | 新華訪談室 | 新華網浙江頻道 | 浙江電視臺新聞頻道

聯合出品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