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天津11月28日電(記者王寧)記者從天津市武清區採訪了解到,近年來,武清區深入實施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從富民、惠民、便民、安民入手,着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成效已顯。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武清區副區長姜述英介紹,武清區在楊村、東馬圈、崔黃口三個鎮街搭建了充分(智慧)就業系統,在人口密集的商超、社區、行政村新增了近50個基層公共就業服務站點,初步形成“15分鐘就業服務圈”,群眾不用走出社區即可享受優質公共就業服務,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實施專項幫扶。截至10月底,武清區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72萬人,就業指標完成率全市第一。
武清區人力社保局局長張大國説,就業增長的基本動力來自産業發展,武清區聚焦加快建設京津産業新城“新産業之城”,着力構建“3+3+4”産業體系,好利來、澳康達等一大批項目先後落地,市場主體吸納就業能力不斷提升。圍繞服務好這些企業和項目,人社部門建立了“人社送單、企業點單、人社辦單”工作閉環,根據企業需求開展針對性招聘,滿足企業用工需求,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
辦好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教育是實施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的題中之義。武清區教育局局長劉洪生介紹,武清區不斷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夯實教育教學質量,優化學位建設。2024年,武清區已完成5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建設,新增小學學位2430個、初中學位1500個。計劃2025年建成4所學校,新增小學學位1890個、初中學位1200個、高中學位1800個。
保障全民健康是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的落腳點。武清區衞生健康委主任徐迎俠説,武清區衞生健康委圍繞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立足幸福武清建設,結合自身職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下一步,將繼續創新健康供給方式,增進人民福祉。
此外,武清區堅持惠民為先,着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便民為重,着力提供更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堅持安民為要,着力營造更加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
姜述英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心聚力增進民生福祉,努力回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努力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