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 > 正文
2024 10/17 14:36:18來源: 新華網

聚焦高質量發展 |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三年,看天津如何打造“新風範”

2024-10-17 14:36:18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分享到:

  新華網天津10月17日電(記者宋瑞、王寧)海河畔的西式建築原浙江興業銀行大樓已有百年歷史,如今飄着縷縷咖啡香氣,成為世界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在天津的首家旗艦店;洋樓薈萃的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原蔡氏家祠的中式庭院獨具一格,如今伴着美酒與歌聲,成為年輕人休閒放鬆的“樘院”;渤海灣的深處,一個個泥灘荒灘,如今一座座成為人氣火爆親海公園……

這是10月16日拍攝的位於天津金街的原浙江興業銀行大樓。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這樣中西文化融匯、傳統現代交織、人與自然互動的休閒消費場景,在天津並不鮮見。東臨渤海,北依燕山,天津歷來商貿繁盛。近代天津已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形成了獨特的津商文化。商業基因一脈相承,如今更是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

  得益於良好的區位優勢和開放包容的城市基因,2021年7月,天津獲批成為率先培育建設的五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三年來,天津不斷優化消費環境,集聚全球人氣和資源,推出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體驗,打造出一座獨具“國際范”“新潮范”“文化范”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這是位於天津五大道的“樘院”(原蔡氏家祠)一景。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國際范:集聚全球消費場景

  夜色漸濃,天津意式風情區內音樂瀰漫,游客悠閒地漫步游覽,哥特、羅馬、巴洛克等多種風格建築映入眼簾,不經意間有種穿越到意大利的錯覺。

  在此經營一家純正意大利風味餐館的意大利人雷納托·佩戈拉羅感受明顯。“近期,餐廳的外國客人多了不少,我們接待了來自意大利、墨西哥、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旅客。”

這是天津意式風情區內的建築和雕塑一景。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兩位韓國大學生來到這家餐廳品嘗地道的意大利美食。“現在‘China Travel’在社交&&上很火,我們趁此次短期留學的機會,來中國多走走、多看看,是很有趣的旅行體驗。”

  行至一座紅磚三層建築前,目光被其別致的設計吸引。這裡是剛開業半月的鐘書閣天津店。走進其中,通高玻璃立面、深藍階梯構成的前廳和螺旋形扶梯,設計感十足。不少書友在兼具視覺衝擊力和充滿文化內涵的閱讀環境中享受“悅讀”的暢快。

  “開業至今,客流量已突破20萬人次。僅國慶期間,書籍銷售近7000冊,不少消費者還對店內的文創産品情有獨鍾。”鐘書閣天津店店長王海波説。鐘書閣的定位不僅僅是一家書店,而是通過其獨特魅力和社交屬性,成為城市的一處“文化客廳”。

這是鐘書閣天津店內一景。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紐約茱莉亞學院榮休院長約瑟夫·W·波利希日前來到這裡,為正在學習中文的外孫挑選了兩本漢語書。“出發前我承諾給他帶一個禮物,正巧來到了如此漂亮的書店。”波利希説,他希望外孫能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為了吸引外國游客前來,天津營造了便利舒適的國際消費新環境。截至7月底,天津市已建成18個支付服務示範區,可受理外卡商戶2萬戶。據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數據,境外人員在津支付交易量較年初大幅增長。僅今年7月,外籍來津人員使用境外銀行卡刷卡消費0.91萬筆、1739萬元,較2月分別增長72%和43%;使用移動支付消費13.3萬筆、1672萬元,較2月分別增長113%和105%。

  攜程公關部高級經理劉然介紹,今年國慶假期,天津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9%,成為入境游前15的目的地。

  三年來,以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契機,天津持續優化頂層設計,在展示中國文化和天津魅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發力,讓更多國內外游客走進來、留下來。

  試點之初,天津就制定了《天津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5年)》,又於2023年升級&&了《天津市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行動方案(2023-2027年)》,提出6方面、18項量化指標、24項重點任務和120項創新工作舉措。天津連續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均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納入天津市重點工作範疇,並率先從立法層面頒佈《關於促進和保障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決定》。

  “這些政策為天津加快建設國家消費中心城市提供了堅實保障。”天津市商務局消費促進處處長賀曉陽説。在他辦公桌上,一份厚厚的&賬詳細記錄着天津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120項具體任務的完成情況。“我們與各區、各部門建立工作‘直通車’機制,擬定專項任務清單,全面工作調度更加扁平化與精準化。”

  政策“保駕護航”,國際消費環境日益優化,疊加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等開放&&,天津不僅吸引諸多外籍旅客前來打卡,還集聚了越來越多的全球商貿載體和品牌。

  今年8月,美國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山姆會員商店在天津的第二家店舖舉行開工儀式。“天津首家店舖開業後,連續多年銷售額保持雙位數增長,這也堅定了我們在天津追加投資的信心。”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區域總經理解振興説。未來,天津的兩家會員店將更好滿足全市乃至京津冀地區高端化、多元化消費需求,全面提升中心城區消費能級。

  新加坡品牌嘉佩樂柏典酒店的中國北方區域首店落戶意式風情區並開工建設,日本餐飲品牌壽司郎的中國華北首店落戶天津,Sunnydays超市會員店、挪客(Naturehike)露營生活方式集合店等天津首店密集落地……近三年,天津累計新引進400余家國內外知名首店,首店數量較培育前翻一番,進一步增強城市消費能級。截至今年上半年,天津市在營大型商業載體超100家,較2021年增長約30%。

  “我們在商圈建設中注重植入新品牌、新業態、新場景,加快打造多功能、綜合性消費新空間,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費環境。”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孫劍楠説。即將啟幕的海河國際消費論壇,也將聚焦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開展研討,更好地發揮天津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示範引領作用。

  新潮范:新式消費“嚮往地”

  夜幕低垂,海河沿岸燈火明亮。紐約茱莉亞古樂演奏係小提琴專業研究生安娜瑪麗·舒伯特一上船便直奔遊船甲板,“天津之眼”、解放橋、津灣廣場等城市美景令她應接不暇。

外籍游客在乘坐海河遊船。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天津的夜景太美了,我完全沉醉其中,我有太多想要觀賞和體驗的內容。回去後,我會將此次中國之行和朋友們分享。”她説。

  “我們將長久記住這個夜晚。”紐約茱莉亞古樂演奏係總監羅伯特·米利説,“這次中國之行會成為大家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

  海河經濟“有新意”。天津津旅海河遊船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宋琳介紹,近年來,海河遊船煥新了永樂碼頭、津灣碼頭、金阜碼頭等水岸消費場景,開發了津味早餐航班、相聲演藝航班、音樂演出航班等特色文旅觀光班次,讓海河上“流動的舞&”滿足了更多國內外游客的個性化消費需求。據統計,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海河遊船共接待國內外游客近300萬人次。

  持續舉辦的海河龍舟賽、“橋見海河 邂逅浪漫”主題音樂匯等特色活動,以及沿岸載體推出的光影主題秀、無人機展演、街頭跳高等商旅文體融合活動,也讓“海河+”內涵愈發豐富。

天津交響樂團的演奏者在天津津灣廣場親水&&為市民游客演出。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除充分挖掘城市特色資源外,天津集成國內外商旅文要素,引入著名諮詢公司、國內外商協會、頭部運營商、品牌商,把消費新場景注入傳統商業載體,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標誌性商圈。

  歷時三年更新改造的和平印象城去年盛夏開業,國潮主理人、二次元、夜經濟三大主題業態,結合樓頂打造的“飛機IP”主題酒吧、休閒餐吧、口袋公園等多元空間,這座商場迅速躋身城市潮流地標。

  天津和平印象城項目合夥人鄭崢説,自開業以來,和平印象城的客流量達1600萬人次,銷售額7.13億元,引入商家約150戶,引入首店佔比超60%。

這是和平印象城樓頂的“飛機IP”主題酒吧。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近年來,擁有天津市最多大型商業載體的金街商圈聚焦市場“年輕力”,培育“現象級”消費高地。金街管委會主任龔泓如介紹,如今,商圈夜間10點以後仍正常營業的門店有200多家,日均客流量近40萬人次。

  作為天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地標,京津佛羅倫薩小鎮周邊涌現出創意米蘭生活廣場、V1汽車世界、澳康達(京津)名車廣場等差異化發展的新商業載體,形成了國際化、高端化、智能化的新商圈。

  今年7月,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比拼在天津市武清區的V1汽車世界上演,吸引了數十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車手同場競技。來自法國的本傑明説:“天津引進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賽車教練,幫助提高賽事水平,這是很好的人文交流方式。”

  V1汽車世界投資開發商、標杆環球董事長李學海説:“我們通過國際性賽事引來了各路商機,成為餐飲零售、旅游購物、運動休閒、時尚生活的優選目的地。”

  不僅如此,天津依託國際郵輪母港大力發展郵輪旅游經濟。今年以來,已有“翠德丹號”“海洋旋律號”“世鵬奧德賽號”“銀影號”等多艘國際訪問港郵輪訪問天津。越來越多國內游客也通過天津國際郵輪母港,乘坐郵輪開啟“世界之旅”。

  在全新升級的“愛達·地中海號”上,濃郁的地中海風情和中國文化元素交織,世界各地精美菜肴、購物名品琳瑯滿目。鄧女士一家三口此前乘坐該郵輪前往了日本和韓國。“郵輪旅行很火熱,家人不僅能感受出國購物消費的樂趣,郵輪上的一些海洋文化活動很受孩子喜歡。”

  自去年9月底天津郵輪復航以來,天津邊檢總站東疆邊檢站已累計查驗郵輪&&境(港)人員超過50萬人次,&&境(港)郵輪超過220艘次。

郵輪停靠在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如今,天津聚焦“山、海、河、樓、港”消費特色,圍繞“圈、街、樓、店、網”消費載體,優化“商、文、旅、康、創”消費供給,着眼“吃、住、行、購、服”消費環境,形成了五維特色消費體系。

  “經過培育,天津新業態、新場景、新體驗的消費場景蓬勃涌現,地標商圈提檔升級加速,時尚發布、藝術展演等一批首秀活動密集開展,加快構建層次結構清晰、空間布局高效、功能業態完善、空間品質宜人的商業消費空間體系,滿足了多元化、多層次、品質化的消費需求。”孫劍楠説。

  文化范:“津味”濃郁的消費目的地

  今年國慶假期,被譽為話劇搖籃、曲藝之鄉、戲曲大碼頭的天津,根據不同景區點位的環境氛圍與建築風格,精心設計演出並佈置打卡裝置展位,將整座城市打造成“戲劇沉浸式大舞&”。這也同樣點燃了大眾的消費熱情,帶動商業“好戲”連連。

  在天津重要地標金街大銅錢廣場,這裡緊鄰近代劇作家曹禺創作戲劇《日出》的背景地——惠中飯店原址。國慶期間,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以巨型銅幣鑲地式紀念浮雕為舞&,生動再現了中國現代話劇史上的瑰寶《日出》經典片段,觀眾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置身陳白露的奢華舞會之中,回味民國時期的天津往事與風土人情。

《日出》經典片段在天津金街大銅錢廣場上演。新華社發

  天津星巴克旗艦店經理李潔説:“在此期間,眾多戲劇、曲藝演出在店舖二樓露&進行,不少游客觀賞的同時也走進店舖成為消費者,帶動了銷售業績的攀升。”

  近年來,天津加快商旅文體深度融合,各大商家和品牌紛紛同文旅體娛業態聯動,推出相應産品和服務,創新消費場景吸引顧客。

  天津大悅城三星堆文物復刻藝術展吸引了遼寧、山西、重慶等地游客,和平印象城《又見悟空》藝術展全國首場落址天津,帶動商場銷售業績有所提升……僅國慶假期,天津市商務局監測的58家購物中心累計銷售額和客流量分別同比增長5%和13.8%。

  小洋樓是天津的特色文旅消費名片。天津聚焦五大道、意式風情區、解放北路、中心花園等片區,打造了“萬國建築博覽會”特色消費場景。

  傅佳是天津張園紀念館(以下簡稱“張園”)的一名講解員。去年9月,經過表演訓練的他,喬裝打扮成百年前的小人物,帶領觀眾回到我國近代波譎雲詭的風雲歲月,開啟了一場“邊看、邊聽、邊感受”的“穿越”之旅。

  始建於1915年的張園見證了天津近代歷史的變遷。去年,張園入選了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首批“沉浸城市故事會”國家級試點名單。沉浸式的演繹方式讓觀眾得以深度感受城市文化特色。

  天津北方對外演藝交流公司總經理郭鴻斌介紹,這裡2023年收益和游客量分別同比增長200%和300%。

  自2021年以來,天津相繼引入德雲社、開心麻花等知名劇場,在小洋樓、老舊廠房、影院、酒店等多類型場所舉辦脫口秀、沉浸式演出,打造演藝新空間,帶動文旅消費不斷攀升。

  天津還壯大升級消費産品品牌,讓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等生活消費品老字號走進更多消費者的視野。

  紐約茱莉亞古樂演奏係低音提琴專業研究生艾瑞兒·沃爾頓日前來到一家狗不理包子店舖品嘗這一美食,“很美味。我還親手包了包子,製作過程非常有趣,是一次新奇體驗。回到美國後我也想自己試着做一做。”

  此外,天津還借助大型會展活動消費引流的優勢,打造以會展中心為牽引的消費新商圈。不少外國旅行博主在前不久舉辦的首屆中國文化旅游産業博覽會期間,在渤海灣畔觀海聽濤,到薊州探訪黃崖關長城,漫步古文化街感受傳統文化,感受着天津中西合璧、南北兼容、雅俗共賞、鮮活靈動的城市氣質。

外國博主在首屆中國文化旅游産業博覽會上合影。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美國演員魯本在天津廣東會館,第一次觀看了傳統風格的中國表演,“這非常有特色”。“中國的每座城市都是獨一無二的,令人神往,天津也是如此。”來自摩爾多瓦的全職旅行博主愛琳不僅品嘗了天津的許多特色小吃,更零距離體驗到了優秀的中國文化。

  2024年上半年,天津共接待國內游客12981.47萬人次,同比增長18.5%;國內游客旅游花費1282.01億元,同比增長27.9%。

  南開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研究院課題組發布的《天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研究報告》顯示,經過三年的發展,天津的消費城市印象和目的地形象在國際國內消費者心目中已經佔據了部分“心智”空間,更大的潛在消費群體正在形成。

  “天津正在傳承百年商埠底蘊,利用特色資源稟賦,擦亮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津字招牌’。”孫劍楠説,未來,天津將繼續促進商業與文旅、體育、醫療、教育、康養等産業融合發展,建設成為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嚮往地、全球消費資源聚集地、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完)

 

  策劃:萬方、邵香雲、楊麗

  統籌:李鯤、許健

  記者:宋瑞、王寧

  圖片:趙子碩、孫凡越

  海報:馮娟

【責任編輯:馮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