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 > 正文
2024 09/26 11:11:10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天津薊州打造文化傳承發展特色聚集區

2024-09-26 11:11:10    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字體:
分享到:

  新華社客戶端天津9月25日電(記者張宇琪)24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在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郭家溝村召開“薊州區用好用活文化資源 打造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節點和特色聚集區”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薊州區委書記賀亦農介紹了薊州區用好用活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節點和特色聚集區的工作舉措,推介“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的薊州實踐。

  薊州區是聯合國命名的中國“千年古縣”、天津市歷史文化名城。賀亦農説,薊州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具有獨特優勢,也有決心、有信心打造成全市文化傳承發展重要節點和特色聚集區。

  在歷史文化保護利用方面,薊州區重點做到摸清文物底數、抓好文物保護、推動活化利用。薊州有2245年建置史,現存不可移動文物229處,保護面積在全市各區排名第一位,其中世界文化遺産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薊州區以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為抓手摸清文物底數,目前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4處。2024年,薊州區完成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兩個“規劃”編制工作,劃定區級文物單位保護區,並計劃實施平津戰役前線司令部舊址、白塔寺等文物修繕工程。

  薊州區正在實施“五個一”工程:建設“一街”,持續提升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漁陽古街品質,其中包括投資2900萬元的獨樂寺數字博物館;打造“一園”,投資5000萬元,按照5A級景區標準,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天津段)保護展示園一期工程;辦好“一展”,依託平津戰役司令部舊址,辦好平津戰役精品展;推出“一劇”,進一步打造《天下盤山》大型山水實景演出;編撰“一書”,出版《詩詞中的薊州》《典故中的薊州》《青史中的薊州》等系列叢書。

  在紅色文化傳承方面,薊州區打好紅色教育和紅色旅游“兩個品牌”,講好薊州革命故事。薊州區實施紅色資源保護利用五年規劃,着力打造京津冀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首選地。現在初步形成了以“兩館七點位”為核心的薊州紅色教育體系,打造了《一封未發出的雞毛信》《鐵血擔當鑄就歷史主動》等一批精品課堂。薊州區着力打造的5條紅色主題精品線路深受游客歡迎。其中“生態薊州·田園如詩”線路,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今年以來,薊州區接待紅色旅游游客210.8萬人次,增長70.4%。

  在文旅産業發展方面,薊州區堅持文化賦能旅游、藝術體育點亮鄉村,着力做到突出品質提升、突出文化賦能、突出宣傳推介“三個突出”,把文旅産業打造成全區“一號亮點”和戰略性支柱産業、幸福産業、民生産業。薊州區啟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投資4.9億元建設精品文旅項目26個,其中投資1.4億元的潮玩谷、投資4000萬元的“津門天路”正式運營。目前,薊州區精品民宿已經發展到405戶,為了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品質,還將開展精品民宿100強評選活動。薊州區大力推進國家文化産業和旅游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國家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建設,舉辦文化大師課和系列藝術節、音樂節、系列體育賽事,打造大平安書畫、玉石莊民俗等一批特色文化村。目前已開展長城國際馬拉松、盤山開山節等20余項活動。上半年薊州區接待游客1287萬人次,收入75億元,分別增長26.2%和12.3%。

  在文化惠民方面,薊州區圍繞新時代群眾需求,硬體建設和文化服務“兩手抓”。在完善提升鎮文明實踐中心、村文明實踐站建設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文體設施建設。今年以來,薊州區投入1000多萬元,新建體育公園1個,更新和新建健身園、運動場等設施67處,薊州區人均體育活動面積位居全市前列。實施送文藝下鄉系列活動,全年送戲下鄉208場,送電影下鄉1.1萬場,組織系列惠民演出,薊州區4個村“村晚”入選全國“四季村晚”示範展示點名單。(完)

【責任編輯:馮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