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氣溫逐步升高,開車的朋友要注意了,如果平時對車輛的輪胎疏於保養,那麼在高溫和紫外線的雙重影響下容易發生爆胎。交管部門提示,駕車途中一旦輪胎出現問題,將會嚴重危及行車安全。隨着夏季到來,車主需重點關注愛車輪胎狀態,先給輪胎做個檢查,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保養。
關注磨損情況和使用年限
夏季高溫會加速輪胎橡膠的磨損老化,鋼絲層強度下降,因此要勤檢查輪胎狀況,並根據輪胎使用壽命時間和磨損程度及時更換。
一般情況下,輪胎使用壽命在2至3年或行駛5萬公里左右,超過使用壽命的一定要及時更換。當愛車的輪胎使用2至3年以後,輪胎的側面就會逐漸出現一些細小的荔枝紋,當發現輪胎的側面有大量細小裂紋時,就要更換輪胎了。此外,一般來説,輪胎磨損的壽命在3萬至5萬公里,但也要考慮經常行駛的路況和使用強度等。即便輪胎還沒有達到磨損極限和里程數,但輪胎使用年限已經達到5年或側面産生大量裂紋、鼓包、破碎等情況,也需要及時更換,消除交通事故隱患。
不光勤檢查還要會保養
保障夏季用車安全,要勤檢查輪胎狀況,也要注意輪胎的保養,主要是選擇適合夏天的胎壓和充入惰性氣體。
夏季用車,應注意調整適合夏季高溫的胎壓數值標準,避免行駛時胎壓過高引發爆胎。有部分車主常因害怕高溫爆胎,充氣時自行降低胎壓標準,殊不知這樣會使輪胎與地面摩擦力大增,胎體溫度急劇升高,老化速度加快,反而會加大爆胎幾率。因此,夏季溫度高,胎壓應適當降低,夏季胎壓可比正常值低0.1至0.2bar,一般在2.2至2.4bar之間為正常。
依據“熱脹冷縮”的物理定律,平時輪胎中充入的普通空氣,在夏季遇高溫後會發生膨脹,造成輪胎氣壓上升。長期高胎壓行駛存在爆胎隱患。夏季車主可給輪胎中充入“氮氣”等膨脹系數較低的惰性氣體。
用錯方法易毀胎埋隱患
夏季用車,為避免對輪胎造成人為的損壞,給輪胎降溫時應注意選擇自然降溫法,行車中避免急加速和急減速,停車時也要給輪胎做好“防曬”。
夏季車輛行至一段時間後,有的司機會往輪胎上灑水,幫助輪胎快速降溫,特別是大貨車司機,認為這樣做可以防止爆胎。實際上,這種做法反而更容易發生危險。用水降溫,會使輪胎整體冷熱不均,從而形成裂縫,更易爆胎。夏季用車,自然降溫法是最好的方式。在夏季,高速行駛2至3個小時後,盡量給輪胎一些散熱時間。
夏季不僅人需要遮陽防曬,輪胎也同樣需要。長期在陽光下暴曬,輪胎的橡膠受陽光紫外線照射,膠面會發生老化,增加爆胎隱患。夏季用車,盡量將車停放在可遮擋陽光的車位內。長期停放時,建議用輪胎罩或紙板對輪胎進行遮擋。(胡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