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 > 正文
2024 05/06 10:42:07來源: 今晚報

立夏之後陽氣盛 注重“養心”清淡飲食

2024-05-06 10:42:07    來源: 今晚報
字體:
分享到:

  昨日迎來立夏節氣,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在立夏之後,天氣漸漸變熱,萬物日益繁盛。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南開醫院推拿科康復科主任趙金生&&,夏季是一年裏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重視“養心”。

  晚睡早起 養心靜心

  立夏時節,晝長夜短。日出早,日落晚。人們應順應天時,起床時間要適當提早,入睡時間可適當延後,以充分享受陽光的照耀。如果白天睡眠過多,會影響陽氣的生發,使人長時間處於睏倦狀態。午飯後消化道供血增多,大腦供血相對減少,人們往往昏昏欲睡,可以午後小憩。午時陽氣最重,此時小憩也有利於養陽。若無法入睡,也可閉目或聽音樂靜坐,使身心平靜。但需注意午睡時間不要過長,以15至30分鐘為宜。這樣有助於體力的恢復,提高下午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中醫學認為,夏季五行屬火,與人體的心臟是相對應的,因此這個時節要學會養心。要穩住心神,運動強度要適宜適度,不宜劇烈,可以選擇在氣溫較低的早晨或者傍晚進行活動,有益於養心。天氣漸熱,汗出偏多,而汗為心之液,若過多流失,則容易心液不足,運動後應及時適當地飲用溫水以補充體液。可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慢跑等相對平和的項目。

  另外,過高的氣溫易令人煩躁、緊張、焦慮、易怒或鬱鬱寡歡,若情緒波動過大易致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中老年人,心神不寧容易使得血壓、心率出現異常,甚至影響正常作息,造成生物鐘紊亂。要避免大喜大怒大悲,做好情緒調節,做到精神安定、心情舒暢、安閒自樂、笑口常開。可選擇釣魚、下棋、種花、書法、繪畫等偏靜的文體活動以舒緩心境。

  飲食關鍵在“清”

  隨着天氣越來越熱,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減少鹹味及厚味,以低脂、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主,起到清心火的作用。切勿為了一時涼爽,貪食冷食冷飲,增加胃腸道負擔。也應避免海鮮、啤酒、水果、冰飲齊上陣,誘發痛風。

  剛剛立夏,雖未到酷暑,但也常有高溫天氣出現,極易讓人不思飲食。這時可適時吃點苦,有利於清熱解毒,增強食欲,如苦瓜、杏仁、苦蕎麥、蓮子。還可吃些楊梅、桃、西紅柿等酸味蔬果。夏日汗出偏多,建議三餐中增加湯、粥類,以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可用百合、蓮子、赤小豆、綠豆、陳皮、山藥、茯苓等熬粥,以健脾養心。另外,黃瓜有除熱利水、清熱解毒的功效,對天熱引發的口渴、咽喉腫痛有緩解作用。(莊媛)

【責任編輯: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