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月14日電(王寧、金鑫)由天津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天津宏觀經濟論壇(2024)暨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報告發布會”1月14日舉行。會上,發布了“天津社會發展2023年十大亮點、2024年十大看點”。
“‘十項行動’見行見效,天津高品質生活圖景漸次展開”“20項民心工程賡續接力,用心用情為美好生活‘上新’”等2023年社會十大看點,反映了過去一年天津社會和諧有序、“津”彩紛呈的發展格局。與此同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發展,高效能治理‘有溫度’‘見力度’”“醫療衞生健康服務提質增效,聚焦看病‘小細節’提升群眾就醫體驗”等成為2024年社會十大看點,寄予了社會各界對天津社會發展的美好期待。

亮點一:“十項行動”見行見效,天津高品質生活圖景漸次展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背景下,“十項行動”為天津統籌推進改革發展、民生保障、社會治理各項重點任務提供了目標指引,高品質生活圖景日益清晰呈現。
亮點二:20項民心工程賡續接力,用心用情為美好生活“上新”。2023年,天津連續第17年實施20項民心工程,緊扣困擾群眾生活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聚焦兜底保障、設施建設、生活服務等多個領域,不斷擴展“惠民半徑”,將民生之盼變為民生之讚。
亮點三:打贏防汛抗洪救災“遭遇戰”,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2023年夏季,海河流域發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面對汛情“大戰”“大考”,天津將超過24億立方米洪水下泄入海,總體實現了“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擊”,取得了防汛抗洪救災的重大勝利。
亮點四: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優化升級,區域協同發展“惠民生暖民心”。天津實施異地就醫結算十項便民措施,不僅優化了天津參保人異地就醫服務,而且提升了異地參保人在津就醫服務。參保人憑升級版醫保就醫憑證在京津冀實現“一卡通行”,為京津冀群眾異地工作、養老等提供更大便利。
亮點五: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持續增加,津城“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天津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輻射引領2.0工程,先後優化市教委直屬學校合作辦學,優化區域教育發展共同體,優化遠城區區內城鄉學校幫扶共同體等,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布局更加合理,覆蓋面和受益面進一步擴大。
亮點六:公共基礎設施“內外兼修”,城市更新既有“面子”也有“裏子”。天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同步實施非成套老舊房屋改造試點,既保留原建築歷史風貌,又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延續了城市歷史文脈。大力開展城市管網設施“冬病夏治”,更新提升城市健身空間,不僅解決問題存量,而且擴容高品質生活增量。
亮點七:“津牌養老”助力幸福銀發生活,老有所養躍升為老有頤養。天津&&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機制,形成“津牌養老”服務品牌。新上線的“津牌養老”智慧養老服務&&,實現政策、資源、服務、監督一網通辦,幫助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不掉隊。
亮點八:“百姓志願”濃聚社會溫情,新時代天津文明實踐品牌增亮添彩。天津涌現出一批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標識化的志願服務。通過“志願+”,將志願服務與養老敬老、鄉村振興、公共文化、社區治理等深度融合,有效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亮點九:魯班工坊“出海”揚名,“一帶一路”上的技術驛站“津味十足”。發源於天津的魯班工坊“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魯班工坊圍繞工業機器人、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鐵路運營、汽車工業等70多個專業,為合作國培養了大量熟悉中國技術、了解中國工藝的技術技能人才,正成為“一帶一路”上人文交流的知名品牌。
亮點十:文化生活場景“津”彩紛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天津持續打造多元化的文化生活場景。宋元時期文物精品特展、首屆天津音樂節、海河戲劇節、“你好,天津”網絡短視頻大賽等,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場景,也增強了天津的城市文化底蘊。

看點一: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亮出“成績單”,社會領域深度協同值得期待。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之際,社會領域的深度協同未來可期。在社會政策、公共服務、商貿文旅等方面,天津均有可持續釋放的勢能,通過加強聯動協作、持續增加供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看點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發展,高效能治理“有溫度”“見力度”。根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方案》,天津將圍繞加強黨的領導、為民服務、安全維穩三個板塊,推進實施政治引領工程、綜治能動工程、法治保障工程、德治教化工程、自治強基工程、智治支撐工程,確保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序有效推進。
看點三:防洪減災工程體系迭代提升,建成經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優質工程。為全面提升防汛減災工程體系,天津計劃2024年汛前,完成43項水毀工程修復,實現55項災後恢復重建工程全部開工。建成後,全市防洪減災工程體系將得到全面完善和提升,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加強保險保障。
看點四:醫療衞生健康服務提質增效,聚焦看病“小細節”提升群眾就醫體驗。天津居民醫保待遇保障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高,有效減輕就醫負擔。逐項落實《天津市基層衞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通過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等12項內容,進一步方便城鄉社區居民就近、便利獲得基本醫療和衞生健康服務。
看點五:道路交通出行品質優化提升,“智慧交通”讓高品質生活駛入“快車道”。2024年是天津開展城市道路交通“十項攻堅”的首個完整年,智慧交通建設成效值得期待。天津計劃用五年左右補齊道路交通領域管理服務和基礎設施短板,全力創造安全、暢通、有序、綠色的高品質城市交通出行環境。
看點六:便民生活服務“一圈一策”,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成“幸福圈”。天津“一圈一策”的便民生活服務將呈現新的圖景。建設“國家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行政區,打造一批市級高質量“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近在咫尺”的便捷生活在越來越多的社區成為現實。
看點七: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融入現代生活,津沽文化標識引人“近悅遠來”。2024年是落實《天津市關於讓文物活起來實施方案(2022—2025年)》的關鍵一年。天津將在文物價值挖掘、文物資源數字創新、文博跨界融合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走進大眾生活,煥發時代光彩。
看點八:生態環境“顏值高、有內涵”,“美麗天津”輝映美好生活底色。2024年是天津實施“六大生態修復重點工程”的開拓之年。北部山區生態修復、河湖濕地生態修復、平原森林提質增效、海洋及岸線整治修復等重點工程都將得到有效推進,美麗天津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為美好生活鋪就“綠美空間”。
看點九:“書香天津”帶動“全民閱讀”,馥鬱書香涵養城市文化軟實力。2024年1月,《天津市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正式實施。通過加強優質閱讀內容供給,保障全民平等享有基本閱讀權益,形成便利可及公共閱讀圈等多項舉措,在天津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看點十:東西部協作深化社會治理合作,雙向奔赴續寫新時代“山海情”。天津將東西部協作和支援合作納入全市“十項行動”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通過持續開展科技、醫療、教育三支隊伍“組團式”不間斷幫扶,引進新技術、新項目填補當地“空白”,讓群眾幹有信心、病有“醫”靠、學有優教。(完)